投資的功夫在詩外

投資的功夫在詩外


01


前面十二篇我們講的都是如何通過投資賺錢,但其實絕大多數人不明白的是,真正的功夫在詩外。


在股市裡,如果比的是所謂的投資能力,那其實還是在價值鏈的底層,真正的高手拼的是投資能力之外的資源。


那些所謂的交易高手,每天追漲殺跌,驚心動魄,承受巨大的壓力,風險與不確定性,還不一定能賺到錢。如果運氣再不好,那麼人生都不一定過得好。


投資的功夫在詩外


可是有些人,不管股市漲跌,他都是能賺到錢,這就是人生贏家。


最大的獲益者,當然是發股票的。只要公司一上市,市值至少幾十個億,就在公司業務做砸了,利潤虧的一塌糊塗,上市公司的殼賣殼也能賣個幾個億十幾個億,天下還有比這更好的生意嗎?


再看證券公司。證券公司賺佣金賺手續費,賺融資融券的利息,賺IPO的佣金,不管股市漲跌,它都賺錢,它的區別就是賺多賺少而已。


再看基金經理。基金賺的是管理費,每年比如說2%,10個億的話,每年先收2000萬再說,這樣不管基金本身漲跌盈虧,不管買基金的人虧不虧錢,基金公司的業績也就是賺多賺少的差別,基金經理的收入是不會低的。


還有的人是行業裡面的專家,或者行業裡的頂層人士。他要麼是真的很專業,很懂得這個行業的變化與信息,要麼他能接觸到很核心的信息。


這些群體賺的錢哪裡來?當然是股民的。這個市場本身是有很強的零和遊戲性質的。所以在二級市場裡,靠交易賺錢的,是股市賺錢的最難模式。


02


以上賺錢的原因與投資能力都無關,比的是你能不能進入這些圈子。


前幾天看到一個媽媽掏10萬塊讓小孩學炒股,這媽媽不懂的是,炒股不是你交了學費就能學會的。就算要炒股賺錢,最好的路徑是培養孩子好好讀書,以後去做基金經理,那就是旱澇保收了。


如果這些領域你都進不去,那沒辦法,只有從二級市場的紅海來搏殺賺錢了。


有拼勁也不夠,真正拼能力也還是在股市之外,那就是你有沒有強大的現金流。



投資的功夫在詩外


雖然股市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長期還是上升的,這時候比的就是持續的現金流,誰有持續現金流就可以持續定投優質公司,大概率還是會賺的。


對於有持續現金流的人,股市越跌,他可以一直買便宜的好公司,股市漲當然更賺錢。但是對於沒現金流的人,股市一跌,那壓力就大了。如果你沒別的收入,股市跌一年你可以扛,跌個好幾年,你可能就得割肉拿錢出來生活了。


所以我始終不建議大家全職來做投資,這個事情太艱難了。全職炒股就是個偽命題,如果是真的“職”,得有人給你發工資,股市有嗎?


投資要研究,但是要把它置於你的整個人生系統規劃之內,系統化的思考和安排,讓你的事業與投資互相輔助,這才是投資真正的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