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上海灘土皇帝”的杜月笙,為何晚年會落魄到借錢的地步?

被稱為“上海灘土皇帝”的杜月笙,為何晚年會落魄到借錢的地步?

說起杜月笙,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什麼“上海灘土皇帝”、“青幫大佬”、“上海灘教父”等等稱謂。總之在他的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標籤,這其中既有褒義的,也有貶義的。當然了,作為民國時期的一個傳奇人物,自然功過是非頗多。

早年的杜月笙起家比較艱難,不過上天也算是眷顧他,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還是在上海灘打下一片天地。發家之後的杜月笙,生活水平直線上升,在上海灘的名望也越來越高。不過,在杜月笙晚年的時候,卻似乎過得不怎麼好。生活一度困窘,甚至到了“借錢”的地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被稱為“上海灘土皇帝”的杜月笙,為何晚年會落魄到借錢的地步?

杜月笙

1948年春,杜月笙參加了國民黨政府召開的“行憲國大”,捧蔣介石當總統。當時國民黨發生了嚴重的財政危機,於是蔣介石便派遣兒子蔣經國到上海去實行市值改革,發行金圓券,並要求民間要將所持有的“外幣”及金銀一律都兌換成金圓券。

但是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沒有照辦,於是蔣經國便以投機倒把罪將其逮捕,並關押了半年的時間。杜月笙家族在幾經周折之後,其勢力也大不如前了。雖然杜月笙的那些所謂的徒子徒孫和一些親朋故友都還對其有照料,但實事求是地說,杜月笙一家的生活狀況已經隨著時局的變化,一步步在走下坡路了。特別是在杜月笙去到香港以後,其生活則過得更加艱辛了。

被稱為“上海灘土皇帝”的杜月笙,為何晚年會落魄到借錢的地步?

杜月笙

就拿住宅來說,杜月笙在上海杜公館是何等寬敞明亮的大豪宅,但是到了香港之後,卻只能蝸居在一個小住所裡面。因為房間太過擁擠,已經有家庭的孩子只能出去找地方住。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在臨死前所遺留下的遺產卻只有十萬美元和十萬港幣這麼一點。

當然了,也許你會說這並不是一筆小錢,但是這對於曾經那個揮金如土“上海灘土皇帝”的杜月笙來說,的的確確是一筆小錢。再者來說,他的家庭人員眾多,這些錢又怎麼能夠維持家中日常開銷呢?

被稱為“上海灘土皇帝”的杜月笙,為何晚年會落魄到借錢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這兩筆錢中的十萬美元是從宋子良手裡面要過來的。而這十萬元港幣則是原本是要交給大弟子陸京士,將其作為恆社經費的。但是陸京士不忍心,於是便只有在杜月笙面前假裝收下這筆錢,然後等到出門的時候又將它交還給了杜月笙的妻子。

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在臨終前還燒掉了很多人曾經向他借錢打下的欠條。這或許就是這位曾經在上海灘叱吒風雲的青幫大佬做的最後一點努力吧!

那麼問題來了,杜月笙在生活困窘的時候,真的找別人借過錢嗎?

被稱為“上海灘土皇帝”的杜月笙,為何晚年會落魄到借錢的地步?

實事求是的說,並沒有。而之所以會有這個說法,實際上就是來源於他的大弟子陸京士。

話說在1951年的時候,杜月笙病重,於是就叫人給弟子陸京士發去電報,讓他來香港給自己的處理後事。等到陸京士來到香港之後,杜月笙便叫妻子給他拿了十萬元港幣,還說這是陸京士存在自己這裡的。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這是杜月笙找陸京士借的,但其實並不是,這筆錢是杜月笙想讓陸京士拿去當作恆社的經費。

陸京士心裡也很清楚,自己根本就沒有在杜月笙那裡存過什麼錢,也知道這是杜月笙給恆社的錢,但是現在恩師病重,家庭本就難以為繼,自己要是拿走這筆錢,那豈不叫人笑話嗎?但是恩師的話又不能不聽,所以只能假裝收下,等到出門的時候再還回去。這才是杜月笙“借錢”的真實情況。

參考文獻:《杜月笙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