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主持挖掘的定陵,許多珍貴文物毀於一旦,使他罵名不斷

郭沫若,這位新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文學奇才,卻好像並沒自己贏來多好的名聲。和王國維、羅振玉、董作賓並稱的“甲骨四堂”的他,好像也沒有在甲骨文研究上為自己獲取多高地位,但是就他的經歷來看,他的文學才能以及歷史底蘊和價值貢獻必然是十分突出的,但就是口碑不怎麼好,當初魯迅在世時還經常寫文章來批判郭沫若,好像他特別不被當時同時代的人所接受,但是好像歷史研究中他又常常讓人提起,忽視不了他的基礎研究。其實他被詬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主持挖掘帝王陵墓。

郭沫若主持挖掘的定陵,許多珍貴文物毀於一旦,使他罵名不斷

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曾經挖掘帝王陵墓的想法也終於有了落實的條件。其實他當初最早想要挖掘的秦始皇陵,但是因為各種條件不現實,所以就放棄了,之後又轉向武則天的陵墓,認為她的墓中有真品《蘭亭集序》,但還是被阻止了。在之後就轉向了明朝皇帝的陵墓,最早是要挖掘朱棣額長陵的,他猜想其中應該有著完整的《永樂大典》,但是在考察實地時並未找到長陵的陵墓口,倒是發現了萬曆皇帝的定陵有一處塌陷的地方,認為這可能就是墓道口,所以定陵就深受其害了。

郭沫若主持挖掘的定陵,許多珍貴文物毀於一旦,使他罵名不斷

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各種科技水平相較於國際上都是極其落後的,而考古水平更不用說,沒有專業的設備技術以及文物保護方法,使得定陵的發掘在倉促的準備中就開始了,要說他們有的,可能就只是一腔熱情了,畢竟在這之前,有幾個人真正見過帝王陵墓的內部,但是這種擾人清夢的活動真的是有點不太道德。

郭沫若主持挖掘的定陵,許多珍貴文物毀於一旦,使他罵名不斷

定陵挖掘時,考古人員從入口進入墓室,被室內的金碧輝煌完全震驚了,無數的字畫以及絲綢服飾、瓷器珠寶幾乎遍地都是,這在任何人的眼中可能都是一筆珍貴的財富。之後考古人員就開始了整理這些陪葬品,但是經驗不足的他們很快就發現,字畫和絲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碳化,手一碰就變成了碎灰。這些常年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幾乎沒有了空氣接觸的機會,這次定陵挖掘雖然給了它們重見天日的機會,但也給了它們氧化的條件,因為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不是很成熟,這些珍貴文物一下就煙消雲散,消寂於歷史之中。

郭沫若主持挖掘的定陵,許多珍貴文物毀於一旦,使他罵名不斷

而在對萬曆皇帝的棺槨研究中,他們發現了萬曆皇帝長達近三十年不再上朝的原因,並非是歷史中所說萬曆皇帝是怠政之人,不理朝事,要知道這數年的時間裡朝廷秩序仍然在正常進行,沒有出現什麼禍國亂政的危機局面出現,這真的是一個無為皇帝形成的局面嗎?他們發現萬曆皇帝一隻腿正常伸直,另一條腿有點向外彎曲,這也證實萬曆皇帝可能有腿疾的傳言。為了不讓大臣們看到自己的難處,萬曆皇帝就把自己放在了後宮,在深宮之中處理政務,這並非是人們所說的那樣。當然萬曆陵中還發現了一頂金冠,極為華麗。但是萬曆的屍骨因為當時時代的原因,被一把火燒為灰燼。

郭沫若主持挖掘的定陵,許多珍貴文物毀於一旦,使他罵名不斷

而當時萬曆身穿的龍袍也讓考古學家大為吃驚,這對於研究明朝服飾文化以及帝王形象有著重要作用,但同樣因為技術原因,這件龍袍到今天成了破破爛爛的“乞丐裝”,讓人十分惋惜。這些因素使得郭沫若深負罵名,是文物史上的一件悲哀。但是郭沫若的成就我們自然不用懷疑,他的一些理論觀點在今天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切莫一葉障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