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疫情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解读

今年的春节平静得十分不平常。新冠肺炎的汹涌袭来让很多人都大门紧闭,静悄悄的街道也意味着经济活动的近乎停滞,许多餐饮商铺老板照常支付工资和房租,却看不到一分钱收入。不只是现金流为零的餐饮业,许多中小企业因为员工无法到岗迟迟不能开工,订单无法交付,收入也就断了。

幸好,――中央银行为经济保驾护航,央行早已完成了以下的操作:

在短短一周内,央行迅速向市场投放了1.2万亿的流动性,利率较疫情之前水平均有10个基准点的降幅,积极应对市场可能缺钱的情况,随之而来2月20日公布的LPR也下降了10个基准点,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一直对降息降准这些工具是很谨慎的,通过以下央行政策解读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独创货币政策调节工具,以便大家更好解读央行政策的力度和意图。

中期借贷便利(MLF),这种工具因为其英语缩写首字母,又被市场亲切地称为“麻辣粉”,这个昵称非常贴切,因为既然属于“借贷便利”,便是央行给市场提供流动性,起到刺激的作用,就像我们在冬天吃下一碗热腾腾的麻辣粉,过瘾又带劲儿。

麻辣粉是央行较为定向的流动性投放,主要用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最近一次投放的期限是一年,到期之后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展期。吃麻辣粉得“自备碗筷“,银行用国债、央票等高评级的信用资产作为抵押,每次央行先主动烧好一大碗麻辣粉,再由银行自己决定要不要以及要多少,报完价后看谁能吃上。有些银行说希望打包一点麻辣粉回去给伙伴,但央行认为前提是伙伴们得把粉吃完才可以再回来问央行拿。也就是说,央行一早发现没法全顾上所有银行,只能让部分银行把”麻辣粉“带给其他伙伴,但是也不能白带货啊,那些愿意多干点活的银行总得拿点劳务费。所以,央行最近一次MLF的操作利率为3.15%,到了商业银行那儿报给贷款人就是4.05%,央行也允许那些愿意多带点”麻辣粉“回家的银行们赚0.9%的”劳务费“――利差。

利率一跌,最开心的可能就是十分依赖信贷的地产业了,不论是开发商还是业主都能享受到比以前更优惠的利率,减轻还贷压力。企业看到央行一下子多煮了这么多麻辣粉,还比以前便宜,这样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不用担心有债还不上。一个月前上证指数当日暴跌8%的惨痛记忆还历历在目,但到了月底却又重新站回了3000点,券商板块也因为流动性增多交投活跃,成为了直接受益者。

就操作的手法上来说,央行也更加“细腻”,原先都是25个基准点为单位调节麻辣粉价格,而从去年开始已经精细到了5个基准点,更好把控价格和市场反应。要牢记,麻辣粉的特点就是“麻过辣过即成往事”,这也很好反映了MLF只是一个中期的货币工具,期限通常在三个月至一年间。相较于降息降准,其刺激作用只在中短期有效,非常应对适合这种一次性、影响较大且短期的事件。因此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还要注意政策的窗口期,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