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综合内科张医生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二甲双胍这类要是最常见了,虽然最常见但也并不一定最了解,今天就具体说一下这个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控制血糖的药物,控制血糖的机制是怎样的呢?



  1. 本品的降糖机制和磺脲类不同,它不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其降糖作用主要是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增加糖的利用,这一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动物试验证实本品可增加小肠的无氧酵解,使空肠对糖的利用增加20%。
  2. 抑制肝糖元异生,由于减少糖元异生引起继发基础血糖减低而降低基础肝糖输出。
  3. 通过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由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特点,本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者的受体结合点和增加低亲和性的结合点的数量从而改善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动物试验证明本品还有受体后作用,使胰岛素刺激的糖元生成增加,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作用增加和使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加。

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二甲双胍主要控制的是空腹血糖,其实也可以降餐后血糖,只是它不同于胰岛素促泌剂以及胰岛素那样,可以很快地降低餐后血糖,而是比较平稳的降低餐后血糖,而几乎不对糖尿病的患者带来任何低血糖的症状以及反应。所以临床上有专门的药物控制餐后血糖,也就不用二甲双胍了。

在使用二甲双胍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1. 既往有乳酸酸中毒史者及老年患者慎用,由于本品累积可能发生乳酸酸中毒, 一旦发生,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应监测肾功能和给予最低有效量,降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 发热、昏迷、感染等应激状态,外科手术和使用含碘造影剂做检查时,应暂时停止服用本品,因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恶化。
  3. 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胰岛素合用时,可弓|起低血糖。服用本品时应尽量避免饮酒.易导致低血糖或乳酸酸中毒。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4. 本品可干扰维生素B12吸收,建议监测血象。可予以补充适当的维生素B12。

总结:空腹血糖可以降,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临床上也有专门控制餐后的特效药,所以一般不把二甲双胍用作控制餐后血糖。


医疗工作者张


首先要说,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

关于二甲双胍总是众说纷纭,二甲双胍被称为“神药”,因为除了降糖之外,二甲双胍还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对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等等作用。

二甲双胍在国内外指南中被推荐为一线降糖药物,在临床应用已60余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该药物不仅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是降血糖的基础药,是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

1.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成葡萄糖时,二甲双胍会降低肠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和总量。它还能抑制糖原分解,降低肝糖输出,从而减少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总量。

2.二甲双胍会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胰岛素活跃起来,提升其工作效率。

3.二甲双胍可以激活AMPK酶,激活的AMPK酶会使体内消耗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4.二甲双胍被吸收后会在肠道部位聚集,促使肠道组织将大量葡萄糖快速酵解成乳酸,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这些乳酸会随血液进入肝脏存起来,在血糖下降时又重新通过肝脏处理变回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

与其它的降糖药相比较,例如胰岛素促泌剂或是胰岛素等,二甲双胍降餐后血糖的没有那么迅速,但不代表它不降餐后血糖,只是它是比较平稳的降低餐后血糖,而几乎不对糖尿病的患者带来任何低血糖的症状以及反应。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的效果也特别好,因为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晨起的高血糖,所以在睡前服用二甲双胍,这样可以维持夜间的血糖于正常范围之内,以免空腹的血糖高于正常。

如果服用了二甲双胍后,餐后血糖还是非常高,那么建议可以选用其它的降糖药物或是联合其他的降糖药物,并且只靠药物降糖是不够的,在饮食上,生活习惯上也要多加注意,饮食多清淡,少糖,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可以帮助降低血糖。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糖尿病或糖尿病用药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西药降糖不治病,越吃病越重,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自欺欺人的骗局。

二型糖尿病,只有纯中药才能治愈。

中药治疗二型糖尿病,可以做到一剂见效。

实事求是,才是治愈二型糖尿病的真理,不实事求是,治愈糖尿病是不可能的。

吃中药就吃中药,不运动,定时定量饮食,不吃西药,天天测血糖,以血糖升高为无效,以血糖下降为有效。判断中药的疗效。

中药治疗糖尿病是调理寒热阴阳平衡,使血糖下降的,也是恢复胰腺功能起的作用。

同一个方子,今天吃了血糖下降,明天有可能升高。这就是糖尿病用中药治疗的难点。

再难没有长征难,毛泽东思想永向前,实事求是,是胜利的根本。

本人2017年,血糖空腹十点,用纯中药治疗,到2018年元月一号,降到4点8。停药至今血糖还正常,天天喝酒,


京城名医张一帖


餐后血糖是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通常以餐后两小时作为血糖监测的时间节点,显著升高可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控制餐后血糖达标,不仅有助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那么,二甲双胍可降低餐后血糖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多数糖尿病患者均认为二甲双胍只能降低空腹血糖,实则不然,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与全程药物,二甲双胍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降低血糖,虽然以降低空腹血糖为主,但同时可降低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升高可由多种机制引起,胰岛素分泌缺陷、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以及餐后肝糖原持续输出,均可升高餐后血糖。二甲双胍虽然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也不能抑制升糖激素的分泌,但却可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可抑制肝糖原的输出,因此,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依然可使用二甲双胍。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单用29周后可使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4.0mmol/L,同时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约1.0%-2.0%,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可减轻靶器官损害。但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单用二甲双胍并不能完全控制餐后血糖达标,此时多需要联合用药。

除二甲双胍以外,有诸多药物可供糖尿病患者用于控制餐后血糖。比如α-糖苷酶抑制剂中的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二甲双胍与该类药物药物联用时,可同时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磺脲类药物中的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药物作用时间相对较短,适合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主要促进胰岛素分泌降血糖,与二甲双胍作用机制互补,二者适合联合使用,但磺脲类药物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老年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需慎重。此外,口服药中的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以及DD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均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虽然格列奈类药物也可诱发低血糖,但严重程度低于磺脲类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单用时不易诱发低血糖,但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联合用药需合理控制起始剂量,尤其是老年患者为低血糖易发人群,建议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

综上,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餐后肝糖原的持续输出降低餐后血糖,单药治疗难以控制餐后血糖达标时,可考虑与α-糖苷酶抑制剂、短效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DDP-4抑制剂等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增加餐后血糖达标率。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双胍类的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且较为经典的一个降血糖药物。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药物当属盐酸二甲双胍了。

首先小克来为大家普及以下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机理: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的减少肝糖的异生和肝糖的输出,并且促进无氧情况下的糖酵解,并且可以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脑,血细胞,骨髓,肠道,皮肤等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效的降低血糖。

所以说二甲双胍是可以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的,那么二甲双胍所对应的适应症又有哪些:

1.超重或者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来降低血糖,如阿卡波糖等;

3.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且包括1型糖尿病。

4.肥胖症的患者,有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

二甲双胍类药物的禁忌症:

1.2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清除率大于133,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外伤感染的患者。

2.糖尿病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本类药物,主张使用胰岛素。

4.维生素B12缺乏,叶酸和铁缺乏患者。


希望以上文字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克大夫


二甲双胍是经典降糖药物之一,二甲双胍在各个指南内都推荐用于没有绝对禁忌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及时是胰岛素依赖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能否降低餐后血糖?

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

第一、二甲双胍可以抑制消化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第二、二甲双胍抑制肝脏葡萄糖转化为血糖,可以抑制空腹血糖及24小时的基础血糖值,基础血糖下降前提下,餐后血糖不至于升的过高。

第三、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氧化和代谢,也可以帮助降低餐后血糖。

所以综合上诉三条药理机制,二甲双胍是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


但要说到主要的降低餐后血糖药物,二甲双胍肯定不是排第一位的药物。更好的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主要是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

瑞格列奈是迅速且短效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患者在餐前15分钟~半小时口服瑞格列奈,进餐时瑞格列奈便开始促进胰岛素分泌,起降血糖的作用,约1小时左右药效达峰值,随后药效迅速下降,4-6小时左右瑞格列奈药效消失,从而实现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目的。

阿卡波糖是安全有效的餐后降糖药物,阿卡波糖通过抑制肠道中α-糖苷酶(参与双糖、寡糖和多糖的降解)的活性。而延缓小肠对糖的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还可延缓碳水化合物来源的葡萄糖的降解和吸收。通过这种途径,阿卡波糖延缓并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并且由于平衡了葡萄糖从肠道的吸收,减小了全天血糖的波动,使平均血糖值降低。

所以说二甲双胍是有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的。但是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是降低餐后血糖更好的药物选择。


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 ! ! !


DOCTOR刘


二甲双胍虽然是一个老药,但却也是一个经典的降糖药物,同时也是很多指南中仍然作为首选推荐之一的降糖药物,之所以能在临床运用超过60年后,仍然能够有这么高的临床地位,与二甲双胍用药安全性高,降糖效果明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认为二甲双胍仅仅能够加强空腹血糖的控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二甲双胍对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于空腹血糖的调节,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异生而达到的,而二甲双胍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则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机理——

1. 二甲双胍能够提高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2. 二甲双胍能够减少小肠内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餐后血糖的作用。

3. 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餐后血糖水平。

4. 二甲双胍能够增加肠道GLP-1水平,GLP-1可以抑制胃排空,减少肠道蠕动,从而控制摄入,对餐后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因此,二甲双胍不但具有良好的空腹血糖控制作用,对于餐后血糖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我国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服用二甲双胍,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下降1.8%,这个数据也是证明二甲双胍了二甲双胍有明确的降糖疗效。

一般对于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升高情况不严重,一般可以首选二甲双胍来作为血糖的控制药物,为了减少该药物的胃肠刺激性,可以先从低剂量起始,日剂量先选择500mg,身体耐受后,逐渐增加至1000mg,最大推荐剂量为2000mg,在这个剂量范围区间内,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其降糖效果会逐渐增强,而如果日剂量超过2550mg时,降糖效果提升会逐渐减少,而副作用风险则会提高。二甲双胍不伤肝肾,对于心衰患者也可以结合情况适量服用,而且和大多数的口服降糖药也可以同时服用来协调降糖,因此,在我国2018年版的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指出,二甲双胍应该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和全程药物,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可以一直保留在糖尿病人的用药方案中。

如果您服用二甲双胍,发现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而餐后血糖控制的不够理想,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查找原因——

1. 饮食控制做的怎么样?糖尿病的控制绝不仅仅是吃药控制血糖就够了,生活上的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锻炼同样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方面。如果虽然吃了药,但饮食上不控制,胡吃海喝,摄入量过大,餐后血糖当然是难以得到良好控制的,想要控制好餐后血糖,控制好饮食的能量摄入非常重要。

2. 如果也已经严格控制了饮食和运动,服用二甲双胍仍然发现餐后血糖控制不好,在已经服用日剂量达到2000mg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加服其他降糖药物,特别是有助于餐后血糖控制的药物来加强餐后血糖的控制,比如胰岛素促泌剂、阿卡波糖等药物,都有改善和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也都是可以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的降糖药,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选用。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二甲双胍可以控制餐后血糖 。

餐后血糖是监控血糖的重要指标,餐后的血糖值如果快速升高,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所以保证餐后血糖的稳定可以有效减少危险的出现。

二甲双胍的地位!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在临床主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

二甲双胍还可以用于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首选药物。它主要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糖原分解、降低肝糖输出、不会导致体重显著增加等作用。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选择要点!

二甲双胍是以降空腹血糖为主,餐后由于胰岛分泌缺失,升糖激素的分泌,肝糖源的持续输出都会引发血糖升高,二甲双胍虽不能帮助胰岛素分泌也不能抑制升糖激素的分泌,但是却可以控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还可以抑制肝糖原的输出,所以二甲双胍是可以抑制餐后血糖升高的。

但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不能完全抑制餐后血糖升高,所以还要联合用药来控制餐后血糖达标。二甲双胍在单独使用时不易引发低血糖,但联合用药时会增加低血糖风险,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药物用量。

二甲双胍的应用注意!

在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注意:有乳酸酸中毒史患者和老年患者要慎用!

1,二甲双胍累积过多会引发乳酸中毒,导致生命危险。

2,有发热,昏迷症状的患者,使用造影剂时需停服二甲双胍,避免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

3,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

4,服用二甲双胍时,尽量不要饮酒,降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5,二甲双胍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所以可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B12。


综上来讲,二甲双胍是可以控制餐后血糖的,但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区别,在应用过程中也有不同的效果,如果想要依靠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如果餐后血糖过高就不能单一服用,否则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控制,还会导致餐后血糖不稳定,进而诱发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罗民教授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中十分经典的药物,其药理作用明确,副作用小,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首选药物之一,既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也能降低餐后血糖,我们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甲双胍主要作用于肝糖,能够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同时作用于外周肌肉、脂肪、肠道等组织,减少胰岛素抵抗,提高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二甲双胍不能能够治疗糖尿病,也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长期有效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大家应听从专业医生指导,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合理用药,同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以稳定控制血糖水平达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先说一下二甲双胍是如何降血糖的: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就是肝脏往外输出葡萄糖的意思),降低空腹高血糖;通过延缓葡萄糖从胃肠道内吸收入血,可以降低餐后高血糖;同时可以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代谢,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从上述机制来看,二甲双胍是一种从多方面降糖的药物,既可以降低空腹高血糖,又可以降低餐后高血糖,除了降低血糖之外,还有一定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和一线降糖药物,特别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拜唐苹)是主要用来降低餐后血糖的降糖药物。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