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修祠堂,按每家男丁数量每人分摊3000元,女性不用分摊出钱,这样合适么?

一点三农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每个人3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看来题主的村子里经济条件还是很可以的,不过我认为每个人分摊3000元就有点不合理了,在没有物价局的物价清单之下,任何人不能巧立名目强行收取费用,一切要本着自愿的原则。

如果题主的村子里,修建祠堂决定之前已经召开了会议,且2/3以上的农民同意此事,那制定分摊3000元的标准是合理的,但从法律上还是说不过去,只能说以自愿为主。就拿公路的建造来说,过去集资款是村子里分摊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而分摊的部分每个人都交,但在去年国家就表示,修建公路不能强行分摊收取,需要以村民的自愿为主。

当然女性不用出钱,其实这也是大多数村子里的做法,毕竟闺女今后要嫁出去,而嫁进来的女方可分摊可不分摊。但从道德上来说,如果不缴纳这笔费用的话,在村子里可能就抬不起头了,而在祠堂中可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而在祠堂修建之后,还会立一块功德牌,将每个人捐赠的名字写下来,可以一直保留到后代,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也是一种荣誉。

当然大多数的村庄,修建祠堂都是自愿形式缴纳的,一般都是由家族中有本事的人发起并捐款,而村民也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捐赠,有钱的多捐赠一些,没钱的少捐或者不捐,这样才能避免矛盾。

不过修建祠堂是好,可以增加家族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如果村子里的其他人都没有意见,题主最好还是捐赠了吧,毕竟在农村谁都不想被人另眼看待。


惠农圈


近年来,农村修祠堂续家谱现象比较兴盛,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生活的日益提高,农村人在解决温饱之后有精力来思考精神上的满足。农村的主要特点是聚族而居,家庭团结历来都受到重视,修祠堂、续家谱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家族间的凝聚力,也是人们慎终追远、敬祖礼宗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修祠堂,是在空间上展现家族的繁荣昌盛,续家谱是在时间上展现家族代代传承、兴旺发达。修祠堂和续家谱,说白了就是在世的人们在情感上与祖先的连通,是对祖宗的一种汇报和交待,也是对祖宗的一种感恩,更是希望得到祖宗的保佑,让家业继续兴旺发达。

不过,我们这里不探讨修祠堂和续家谱有无必要的问题,事实上这两个行为延续了数千年,自应有其存在的价值。那么,修祠堂也好,续家谱也好,总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这经费是哪里出呢?

其实自古到今,经费来源是差不多的。过去家庭有祖产庙地和坟产,有时候也有房食地(即家庭中拿出一部分土地,收入专门用来支付祭祀费用),这些收入会用来一年一度的家族祭祀,但续谱时候所产生的费用较大,单靠这些费用肯定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募捐和摊派。

现在农村修祠堂和续家谱,集资摊派的方式和旧时是一脉相承的,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募捐,募捐有对象是族中较为发达者,对于捐资多者,可以聘为谱书编纂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也可以在谱书中立传介绍,捐资修祠堂者,会在祠堂内立功德碑,予以载明;第二种是募捐和摊派相结合,在募捐费用不够时,再在族中摊派。第三种是为表示公平,不进行募捐,只在族中进行摊派。修族谱时,如果只录男丁,则只向男丁摊派,如果男女兼收,则男女人口均摊派,有时候女性摊派男丁一半的费用,因为男丁的子女都上族谱,而女孩子嫁出后是外姓人,子女不入谱。而修祠堂时,往往只向男丁摊派,因为女孩要出嫁,将来不会在本族祠堂内接受香火。

其实,这三种出资方式,都是自古传承下来的,讲起来都是有道理的。作为族中人,大部分人家是不在意这个费用,都会主动拿出应德的费用的。像题目描述的这种修祠堂只向男丁摊钱的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大家都一样,就不存在不合适的问题。至于合适不合适,主要是摊多少的问题。一个男丁3000元,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说,这个费用确实有点高,可能有些农民接受不了,不愿意出这部分钱。现实中,也确实有些地方修谱和修祠堂时,因为某些族人不交钱不配合,而被排除出谱书之外,或者排除祠堂之外,不允许其进祠堂祭祖,其家人去世后也不得入祠堂受族人礼拜。这就造成族人不睦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修谱和修祠堂时,都是要从族中选出德高望重的几个人来主持,帐目是要公平公正公开的,绝对不允许从中谋利的行为发生,如果有人在这样的事情中谋利,那是要遭报应的。所以,针对此题,这种摊派方法和摊派款额,到底合适不合适,主要看主持者是否公平公正,账目是否公开。再是,族中办事,应该照顾大多数人,要量力而行,修建祠堂也好,续族谱也好,都要量力而行,如果资金筹措难度大,就没有必要搞豪华的大规模的祠堂,敬祖祭祖,关键是心诚,有这么一个公用的祭祖地方就行了,不在其豪华与否。晏子也是农村出身,这是晏子对农村修祠堂和续族谱的认识,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齐东晏子


搞这些没用,钱不钱是小事,续个家谱写上你的名字又能怎样?我有几十年沒回老家了,确切的说对老家也没啥印象了,前几年老家来了电话说要续家谱修祠堂,我告诉他们我们这一股(堂弟,叔伯弟,亲弟)及后代40多人就不用续了,他们说现在不续家谱以后就不给续了,也不准进祠堂祭祖,我说行,以后我们也不准备回老家了,搞那些封建宗族观念有啥用,而且我们这股人取名也不按字辈排,想叫什么随便取。


微风吹过886


农村新修祠堂按每家男丁3000收取费用,女方不收,这样就公平合理了。如果一家没有儿子都是女儿,因为女儿结婚以后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进祠堂所以说就不用征收三千元新修祠堂费用,如果男人去世了,只剩下女人媳妇儿子了,按道理来说修祠堂和男丁一样收取三千元费用那是应该的公平合理。


站集镇孔治业


我生了二个女儿,祠堂没点过灯,以后也不再生了,如果要修祠堂,让我出三千,抱歉,我做不到,因为祖宗没保佑我生男孩子啊,很简单的道理,我自己都没香火传承了,管他什么祠堂…我结婚时去过祠堂祭拜,生娃前去过,生二娃前去过,然后就没有了…不管了…你们谁爱弄去弄,反正我不…


四散画虎烂


农村新修祠堂,按每家男丁人数每人收3000元,女性不用分摊。合不合适,我来给你分析一下。

首先从性别上分析,合不合适。可能你的长辈或者领头号召族人修建祠堂的时候,是从男性的角度考虑的,男人作为家族的顶梁柱,理应担当起修建家族宗祠的主力军,因为这从角色上说,就是男人是家族里的后代,以后会一直生活在这里,而女性,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就会结婚嫁人,到时候跟家族已经没有太大的联系,嫁出去的人如泼出去的水。所以,你们领头人从这点考虑,只要求男丁分摊修建费用,有一定的道理。

其次,从你们村的整体经济收入来分析定的分摊费合不合理。一个家族想要新修祠堂,说明你们家族的人多多少少都不会太穷。放在十年前,我不敢下这个结论你们家族有没有钱。现在社会发展了,以前农村里很多人都交不起学费,现在基本上在家里都会建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房子越建越高,也有些人在大城市或者县城里买有房子。当人们手里有闲钱了,就会想到把家里的房子,宗祠等修建更好看。而修建宗祠,则需要靠家族里的人出钱出力,且有长辈或者家族里有点影响力的带头人捐钱捐物,有钱的捐个十几万或者几万,没钱的捐个几千几百,最后把尾款分摊到各家各户。当家族里齐心协力把祠堂修好后,在门口的墙壁上立一个功德碑,把每家每户谁捐的多少钱记上去,让后人知道,当时是谁谁谁出了钱,把家族里的祠堂建起来了。

所以不要小看农村里修建一个祠堂,这需要带头人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也需要家族里的团结一致,众人拾柴火焰高。而通过修建宗祠,可以让家族香火更加旺盛,让后人有属于自己的信仰,也会使得家族里的人更加团结,这也是修建祠堂的好处。即使经济条件不允许,而为了建家族祠堂,在我看来,这3000块钱分摊费确实不多。我家族里的祠堂十年前就重建了,当时也是每家每户硬着头皮掏钱建的,现在想想还是多亏了当时的带头人积极做工作,让家族里的上祠堂下祠堂里的人都很团结,现在家族里有什么事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林枫城主


我们村前两年建了祠堂,只要是这个村的,未婚的人头算每人1000,然后还是要捐钱。关于费用,很简单,红白喜事要做的,你想进去里面,那就得交钱,你不交钱不好意思,不能进。有的说我小孩子户口在他们的妈妈那边,然后人家觉得可以。等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百年那个了,不能进去里面跪拜。


思集行动


我们家现在没祠堂了,具体真不太清楚,听说及按常理来讲,修建祠堂是属于宗族大事。按理来讲没啥大事或祠堂有问题,不会轻易修缮,除非族亲出有名望人物,为光宗耀祖扩建修缮祠堂,要是这样一般谁提出谁出钱或出大部分钱来修建。族亲应该在修缮过程中帮忙听差遣尚可。毕竟革命有先后 能力有大小,别说修建祠堂,哪怕孝敬父母也要量力而行,感觉男丁3000人均要求做法实属不多,传统女孩早晚嫁出去别家人,不出钱正常。另外现在节约型社会,孝敬祖辈也是应该的,但相对而言没必要鼓肚子硬撑的去铺张浪费,又不是集资盖学堂。宗族的事情宗族商量,有人五体顾不住六身,那还有钱管这些,我觉得无论咋说也要切合实际,没能力并不代表对祖宗的不孝 不尊 不敬!


141913鑫圭杂苑


有钱了,不知怎么花!就折腾一下,但有的没钱也要顶硬上,这样似乎不怎么好。

我老家听说也要搞,是按人口算的,不分男女,己嫁出去的就不用交了,男的,即使户口己迁出(包括参加工作,户口己不在本村)也会叫你捐款,虽然不会限定金额,但你肯定不会比在村里种田的还出得少,要不然,丢了面子被人笑话。

农村宗族修建祠堂,似乎有一种风气,每个村好像都在搞,每个人摊派几百到几千的都有,但没有听说有什么硬性的(強迫),实在没钱的好像也没其它办法。但是有钱不出,似乎没什么人敢。农村都是同宗同祖,除非你永远不回去,(就算你永远不回,老家也有亲朋丶宗亲,万一真的就你不出钱,他们都会被人笑话丶奚落),所以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还是不要搞对抗,毕竟是自己老家,自己的根源所在。

谢谢!


遠方的狼1


这几年,一些地方农村重修族谱、新建祠堂之风日盛。按说,盛世之下,修祠堂、族谱也是为了后代子孙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方便,更能体现一个家族的凝聚力。不过,如果按照每家男丁数量将修祠堂的资金每人分摊3000元,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一般来说,修建祠堂都是本族族人自愿捐款修建,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修建祠堂看似是一个家族的内部事情,其实也有着其社会价值,对于研究传统民俗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能够以血缘关系凝聚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于家族团结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祠堂,在有的地方叫宗庙,也有叫家庙的。想必大家应该在电视剧中都会看到过去祠堂,那是一个族人商议大事的地方,也是处理违背族规的族人的场地,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场合。祠堂里供奉的是一个家族的先祖,族谱上会详细记载一代代先人的功德,以及家族的变迁,对于教育后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大多族人修祠堂,都是本族人中的翘楚者提出倡议,自己以身作则捐出大额款项用于祠堂的修建,这也是一件积德的善事。于是,在他的感召下,有经济实力的本族人就会踊跃捐款,等到积攒够修建祠堂的款项,就会由筹委会监督,开始修建祠堂。修建祠堂都是在经济条件好了以后,才会发起的行为。如果是分摊资金筹建,就会惹得族人怨声载道,实为不明之举。

其实,修建祠堂,让族人有个祭祀聚会场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祠堂是寻根问祖、联络宗亲感情的重要纽带;同时,它还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讲堂和阵地,是族人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修建祠堂的风气就越甚。

盛世修谱建祠,是民族繁荣昌盛的体现,对于传统的谱牒文化研究及宗族联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修谱建祠,最好是在自愿捐款的原则上进行,如果硬加摊派,那就违背了修建祠堂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