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史公「第一卷」1.炎黃之爭

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

炎帝作為共主統治天下。然而沒有一個王朝能夠逃過盛極必衰的輪迴,上古時期也不例外。傳至第九代炎帝姜榆罔時期,神農氏徹底衰落,無力約束諸侯,天下進入混亂之中。

亂世必出英傑,應運而生的公孫軒轅龍行虎步,既然天下共主無能,那麼這個主人的位置也到換人的時候了。公孫軒轅招兵買馬,訓練軍隊,並用武力征服了不聽話的部落,使其為之效命。看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並非齊天大聖獨創,而是每一位志在天下的豪傑所共有的雄心。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公孫軒轅在太歲頭上動土,自然引起了天下共主的反感,姜榆罔怒而起兵教訓那些敢於蠢蠢欲動的宵小。結果導致更多的人投靠公孫軒轅。公孫軒轅眼見自己的實力一天大過一天,姜榆罔也擔心自己本就岌岌可危的王位徹底坍塌。二者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

穿越太史公「第一卷」1.炎黃之爭

阪泉之野薑榆罔大敗於公孫軒轅,偏居一隅卻並不甘心放棄王位。和他同出一脈的蚩尤勸其加入造反陣營共同收拾如日中天的公孫軒轅,許是被公孫軒轅打怕了,或是公孫軒轅暗中許諾過什麼。姜榆罔拒絕了蚩尤的聯盟,結果涿鹿之戰蚩尤大敗,為公孫軒轅所殺。

至此天下最大的三個部落,蚩尤統領的九黎部落群龍無首,已不成氣候,姜榆罔的神農部落日薄西山,只有公孫軒轅的有熊部落如日中天,識時務者為俊傑,四方諸侯公推公孫軒轅為天子,稱為“黃帝”。姜榆罔的王位就此終結。

黃帝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並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

舉國上下一派欣欣向榮,然而千秋大業不可能憑藉一人一家之力長治久安,蚩尤夸父叛亂仍歷歷在目,黃帝想起了拒絕參與蚩尤之亂的姜榆罔。神農氏九代統治天下,根基深厚,經驗頗豐,並且大家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於是黃帝與炎帝攜手共治(當然以皇帝為最高領導人),天下這才徹底歸於平靜。

這或許可以稱之為“炎黃合流”吧?看來民國時期的“寧漢合流”古已有之。

然而阪泉之野的仇恨真的那麼容易忘記麼?“炎黃合流”也許只是一個暫時聯合的共治政府。


分享原創的歷史專欄、短篇、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