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

红星照耀神州


明宣宗驾崩后,年仅9岁的朱祁镇继位,没有别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一条,朱祁镇是明宣宗的嫡长子,当然《明史》记载有可能是宫人所生,只是被孙皇后抚养长大而已。但是无论如何,明宣宗是有儿子的,在古代并不讲究兄终弟及,而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总之只要还有后人,一般就没有立旁室的。

整个明朝只有明武宗朱厚照和明熹宗朱由校由于死得太早还没有孩子,一个将皇位传给了堂弟,一个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弟弟。

那么明宣宗驾崩后,就没有人想过从朱姓王爷中选择一个继任者吗?宣德九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享年三十八岁。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此时宫中讹传将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现在无从得知这个谣言是从何传起,但是眼看局势就要失控,为了皇位的稳定,当时的太后张太后,也就是前一段热播剧《大明风华》中朱高炽的皇后,当机立断,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流言才得以平息。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遵宣宗遗诏。

还有就是明宣宗驾崩后,给朱祁镇留下了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及礼部尚书胡濙五位顾命大臣,其中英国公张辅算是靖难之后明朝第一名将,三杨内阁也堪称是明朝最强内阁,这样的安排可比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强多了,可以说在没有皇帝的一段时间内,这五人的意见基本就是皇帝的意见了。

而且由于上边所说的古代封建礼教的传统,朱祁镇登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枫叶0829


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明朝,继朱元璋、朱棣之后鲜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在军国大事上善于纳谏,愿意听取内阁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平定了皇叔朱高煦叛乱,维护了皇权稳定,交趾叛乱派大军围剿,为节约军费减轻百姓,停止对交趾用兵,导致交趾再次独立。

但是朱瞻基在位时期,君臣关系融洽、政治相对清明,边防相对稳固,与其父亲一起被称为明代的”仁宣之治”。可惜这么有作为的皇帝年仅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了。那明宣战驾崩之后,朝廷大臣为何没能在其他王爷中,选择一个继任之君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那又是谁呢?

朱瞻基死后宫中就讹传,立襄王朱瞻墡为帝,那襄王是谁呢?襄王是朱瞻基的亲弟弟,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和朱瞻基一样同为张皇后所生,也是嫡子,同样也很贤明。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时皇后命襄王与郑王(朱瞻飐仁宗庶出第二子)监国,等待朱瞻基回来继位。后来汉王朱高煦造反,朱瞻基亲征乐安,依旧是郑王与襄王监国。仁宗崩,皇后命与襄王监国,以待宣宗,宣德元年,帝征乐安,仍命与襄王居守。《明史•诸王•仁宗诸子》可见朱瞻墡颇受大臣欢迎,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以至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以后,有朝臣建立襄王为帝,襄王则上书立太子朱见深,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积极营救朱祁镇,朱祁镇回来被关在南宫,襄王朱瞻墡上书朱祁钰把朱祁镇的伙食弄好些,且率群臣去拜见朱祁镇。英宗复辟以后,石亨等诬陷于谦、王文迎立外藩,朱祁镇就怀疑是襄王朱瞻墡,不久在宫中见到朱瞻墡的所上二书,而襄国的金符在太后宫中,才对襄王放松警戒,并且对他礼遇有加。襄王也活到了孝宗成化十四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于谦、王文有迎立外藩语,帝颇疑瞻墡。久之,从宫中得瞻墡所上二书,而襄国金符固在太后阁中。《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由此,同样作为嫡子的朱瞻墡,两次成为皇帝的机会,第一次是朱瞻基驾崩,第二次是朱祁镇被俘。朱祁镇被俘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且朝中大臣又希望他能够出来,可是他已经在襄阳就藩,就上书立太子朱见深,让郕王监国,自己则专心辅佐。那第一次朱瞻基驾崩,俩侄子还小,希望立长君维持国家稳定,是谁决定立的朱祁镇呢?

诚孝张皇后力排众议立朱祁镇

诚孝张皇后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皇后,从洪武二十八年被封为燕王世子妃,到明英宗正统七年去世,辅佐仁宗、宣宗、英宗三代帝王。不像影视剧《大明风华》中那般被孙氏打压。仁宗皇帝为太子时,经常被汉王、赵王排挤是张氏从中周旋才得以保住太子的位置。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宣宗皇帝朱瞻基登基以后,军国大事皆听从太后裁决,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可见这张皇后是多么贤明,可以宣宗朝的繁荣是离不开张皇后的功劳。宣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曾给张皇后留有遗诏说天下大事向皇太后陈述。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明史•宣宗皇帝传》

宣宗于乾清宫驾崩时,太子朱祁镇只有九岁,当时是的襄王还在朝,因为襄王贤明又是嫡子,于是宫中开始讹传说将诏立襄王为皇帝,于是皇太后张氏,不是《大明风华》中孙若薇,召集群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朱祁镇哭泣说:“这就是新天子”于是群臣高呼万岁,谣言才停止。同年襄王朱瞻墡迁徒襄阳就藩。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有大臣请张太后垂帘听政,张皇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停止一切不太急的事物,教导皇帝时时向前人学习,在安排一些得力的大成辅佐就可以了,所以王振虽然受宠于皇帝,但是太后在他不敢独揽大权。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总结 张太后为何不立襄王朱瞻墡

英宗正统七年张太后直到临死前,还在听取杨士奇等会人的汇报,可见张太后临终前还在为大明,殚精力竭、呕心沥血。那他为何不选同样贤明的亲儿子,而要立幼小的孙子呢?也许就如同她自己说的一样”毋坏祖宗之法“,所以才选择立嫡而不立贤,愿意辅佐幼主,而不是把持朝政恋权。


麇子文史


明宣宗驾崩后,因为英宗朱祁镇当时才九岁,主少国疑,刚开始朝廷内外确实曾经传出过张太后要立她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为帝的消息。为了稳定朝局、制止流言,张太后立刻召集诸王公大臣到乾清宫,当着大臣的面,她指着太子朱祁镇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这时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才彻底平息。



(明英宗)

都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张太后不选择一个年龄大些来继承宣宗的帝位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

宗法和礼教舆情不同意

为了保证朝局稳定,中国自古以来的皇位继承制度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特别是在明朝这个制度更是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在太祖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中,更是将这一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

除了朱元璋,张太后的丈夫明仁宗在位时间就皇位继承问题也有过明确的指示,正如《明仁宗实录》所言:

长嫡承统,国家常。

总之一句话,明朝继承制度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祁镇作为嫡长子还没死,他的法统地位无论如何是不能被撼动的。


跳过朱祁镇让较为年长的朱姓王爷登基,不仅在以仁孝治国的古代是对祖先的亵渎,更会在奉儒家思想为经典的文官集团中引起轩然大波,其阻力是十分巨大的。

笔者认为还有一条十分重要因素就是张太后的个人品质。

俗话说天下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情,既然宫中曾传出过让襄王登基的消息,这说明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的。

(明宣宗之母诚孝张皇后)

张太后在做太子妃时,就因为“操妇道至谨”而深受自己的公婆成祖和徐皇后的喜欢,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张皇后才能够有所取舍。

此外英宗登基后,群臣上表让张太后摄政,但是张太后以“毋坏祖宗法”为由而拒绝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太后对于祖训的坚持在英宗登基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青悠论史


在中国古代,皇位传承是有一套程序的,尤其是明王朝,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并执行得更为苛刻的王朝,几乎没有之一!除了通过“靖难之役”篡位上台的明成祖朱棣和“土木堡之变”后“权宜变通”产生的景泰帝朱祁钰之外,明王朝的皇帝无一例外都严格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包括曾经想要废长立幼的明神宗朱翊钧,最终在朝野的压力下也被迫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具有明王朝特色的“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东西始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明王朝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巅峰基本没有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套最为苛刻的“嫡长子继承制”,或者叫“嫡长房继承制”也不能算错。

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有嫡子存在,则立嫡长子为储;嫡长子被废或去世,则顺位立嫡次子为储。没有嫡子则立庶出之子为储,依旧是长幼有序。但是,明太祖玩了一出“不按常理出牌”,他规定了一套以“房头”为单位的“嫡长子继承制”。什么意思呢?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子优先,而明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房优先!嫡长子去世,不立嫡次子、而立嫡长孙。除非嫡长房绝嗣,否则不考虑其他“房头”,这就是明王朝明立皇太孙的原因所在。如果嫡长子之后是嫡次子或庶长子接班,那么置皇太孙于何地?皇太孙,多么扎眼的名号!嫡次子或庶长子成了皇太子,这位前皇太孙到底算顺位继承人还是什么?这简直就是内乱之源了。明太祖一生都在寻求皇位的平稳传承制度,搞这么一出岂不是“自毁长城”?除此之外,明王朝还有众多的亲王世孙、甚至世曾孙!这同样说明,明王朝实行的是苛刻的“嫡长房继承制”而不是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更重要的是,明太祖通过《皇明祖训》将这一制度法制化、规范化了,后世帝王必须无条件遵循!

就以明世宗朱厚熜为例,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明孝宗一脉彻底绝嗣了。如果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要么给明武宗过继一个“儿子”,要么选择明孝宗在世最年长的弟弟——岐惠王朱祐棆。那么,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明世宗朱厚熜呢?就是因为明王朝特殊的“嫡长房继承制”,明宪宗无嫡子,前三房绝嗣之后,继承皇位的理应是庶出第四房兴献王朱祐杬一脉。朱祐杬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儿子兼继承人时任兴王朱厚熜还活着!换言之,庶出四房并没有绝嗣,自然轮不上“老五”岐惠王朱祐棆!这也是为什么明世宗朱厚熜刚刚抵达北京便坚持自己是继统而非继嗣的理据所在。缺乏根基的明世宗为何敢与张太后和内阁硬刚?就是因为明太祖留下的这个祖制,他始终占着理,占据着法理的制高点!

明宣宗驾崩后的皇位传承问题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三十六岁,留下两个儿子——嫡长子朱祁镇八岁、庶出次子朱祁钰七岁,都未成年!换言之,明宣宗并没有绝嗣,按照《皇明祖训》,继承皇位的只能是他的嫡长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这是法理层面的依据。

但是,不同的声音还是出现了。有部分朝臣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以“主少国疑”为由,提出了由张太后的另一个儿子——嫡三子襄宪王朱瞻墡继承皇位!如此一来,问题就多了。首先是明宣宗两个儿子该如何安置的问题,他们才是理所当然的顺位继承人。一旦朱瞻墡成了皇帝,还能不能容得下这两个对皇位具有巨大威胁的侄儿?真的很难说。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彼时张太后所生的嫡次子越靖王朱瞻墉还活着!即便嫡长房明宣宗一脉绝嗣了,按照《皇明祖训》也应该由朱瞻墉继承皇位而不是朱瞻墡!如果朱瞻墡成了皇帝,朱瞻墉作何感想?会不会发动又一场“靖难之役”?他可比当年的明成祖名正言顺多了!

这还仅仅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脉,庶出的儿子呢?既然朱瞻墡可以跨过嫡出的老二,庶出的儿子难道就不能跨过两个嫡子?此举一出,势必会引发许多连锁反应,后患无穷!如果选择更远支的宗室,那问题就更大了,等于是所有宗室都具备了“合法”继承皇位的资格,那明太祖那二十几个儿子的后代还不像疯了似的出来争夺皇位?明王朝瞬间便会陷入祸起萧墙、内乱不止的局面……因此,只有严格按照《皇明祖训》,有明宣宗的嫡长子朱祁镇继承皇位才能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如提问者所言,选择一位“朱姓王爷”继承皇位,只能将明王朝带入内乱不止的万劫不复之地。

作为明成祖的嫡长媳,张太后本人就是“靖难之役”的参与者,也是“汉(朱高煦)赵(朱高燧)围攻皇太子(朱高炽)”的亲历者!她深知立三儿子朱瞻墡可能会带来的巨大问题。为了避免内乱的发生,最终张太后一锤定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选择了嫡长孙朱祁镇!当然,张太后也是有私心的,虽然皇帝不是儿子,但依然是亲孙子,作为皇帝的祖母,她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更重要的是,儿子朱瞻墡已经成年,即位即亲政,张太后就只能“退休”了。可未成年的孙子当皇帝就完全不一样了,张太后还可以趁着孙子年幼无法亲政,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局,她才是最大的赢家!所以说,亲儿子张太后都不选,就更别说是其他所谓“朱姓王爷”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皇朝第五位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之子,成祖皇帝朱棣之孙。朱瞻基在位十年,开创了仁宣之治,被史书称为一代明君。1435年1月31日朱瞻基因病驾崩,传位给年仅八岁的儿子朱祁镇,朱祁镇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8岁当皇帝,实权则掌握在张太皇太后手中,张太皇太后领导的摄政团主导大明政坛7年,直到太皇太后去世,明英宗才亲政。明宣宗朱瞻为何不选择一年长的兄弟或者侄子当皇帝呢?原因在于皇族里面的嫡长子继承制,正常情况下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嫡长子继承制从周朝开始,延续千余年,经历数十个朝代,是一种经得起考验的最佳传承方式。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避免皇族内乱,进而保证江山稳固。

商朝时流行兄终弟及,确保王位一直在年长者手中,这种方式会导致诸弟争位。乱世之时,传位则选择立贤不立嫡,以确保王朝可以生存下去。如果皇帝无儿子,那么皇帝可以在皇族中选择一位子侄过继为自己的儿子,通常也不会将君位传给弟弟。明朝承平日久,虽然外战不断,但是内部稳定,因此朱瞻基选择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而不是从皇族中选择一位贤者、能者。

张太皇太后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她的存在,不仅丈夫朱高炽、儿子朱瞻基顺利成为明君,就是孙子朱祁镇也得以顺利当了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在位期间军政大事皆由张皇后主持;宣宗皇帝朱瞻基侍母至孝,因此很多军政仍由张太后主持。朱瞻基当了十年皇帝死了,孙子朱祁镇当了皇帝,因此军政由张太皇太后主持。有张太皇太后的存在,朱姓的王爷就无法当皇帝,除非朱瞻基没有儿子。



大秦铁鹰剑士


导语:

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代明君,他爷爷朱棣通过暴力将皇位抢来以后,一直犹豫不决到底要把皇位传给谁。因为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是嫡长子,但是各方面都比不上他叔叔朱高煦。

可是朱棣最后因为朱瞻基比较聪明,所以就选择了朱高炽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因为好圣孙的说法选择继位人,其实历史上还有不少。

所以我们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得出朱瞻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帝王。这个聪明的帝王,在26岁登基以后,开创了仁宣盛世。但是他的皇帝生涯只有10年时间,36岁的朱瞻基,因为疾病一命呜呼,留下了两个小儿子,一个朱祁镇,一个朱祁钰。那么他到底该传位给谁呢?

01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是明朝的一种传统。

  1. 朱棣不是嫡长子,所以他的皇权是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来的。可是朱允炆是以朱元璋皇长孙的身份继位的,所以相当于是遵照了嫡长子继承制。
  2. 而朱高炽虽然天赋不高,各方面能力都欠缺,但是他也是以嫡长子的身份,接替了朱棣,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天子。
  3. 朱高炽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皇位自然就落在了嫡长子朱瞻基的手里。朱瞻基同样也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

由此可见,朱瞻基在去世之前,一定也会尊重这种继承制度。因为只有嫡长子继承制才能够平息众怒,保证大明王朝的稳定繁荣。

当时朱瞻基有两个儿子,一个朱祁镇,那是朱瞻基的嫡长子,还有一个朱祁钰,是庶出。所以论资排辈上来说,只有朱祁镇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朱祁镇的年纪太小了。他登基的时候,才不过9岁而已。这么一个小孩儿,如何成为天下之主呢?

宣德十年春正月,宣宗崩,壬午,即皇帝位。遵遗诏大事白皇太后行。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正统元年。始罢午朝。丁亥,尚书蹇义卒。辛丑,户部尚书黄福参赞南京守备机务。二月戊申,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庚戌,尊皇后为皇太后。辛亥,封弟祁钰为郕王。---《明史》

不得不佩服朱瞻基的先见之明,他在任期间,就已经着重培养了一大帮子贤臣,这些人都可以成为朱祁镇的辅政大臣。

比如说三杨、夏元吉等人,那可都是明朝响当当的贤臣。有了这帮人的辅佐,朱祁镇就算岁数小,也能够顺利接管皇位,大明也不会乱了。

02朱瞻基为何不选择弟弟们继承皇位?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好笑,当然不能说这个问题就没有一丁点道理。因为朱祁镇毕竟年纪太小,主少国疑的情况下,朱家的诸侯王又失去了原有的权力,自然有可能导致皇权旁落的危险。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丁酉,上尊谥,庙号宣宗,葬景陵。---《明史》

可是朱瞻基就算是冒着这样的风险,也不会选择自己的弟弟继承皇位,其实理由我们心里都非常明白。

  1. 首先朱瞻基是贤君,但是他不是一个完全无私的人。自己分明有俩儿子,为什么他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呢?到底是弟弟亲还是儿子亲,难道你心里没点数?你的家产会留给你的弟弟还是儿子呢?这好像不是什么选择题。
  2. 其次朱瞻基的弟弟太多,选哪一个其他人都不会服气。经历了朱棣谋反的事件以后,大明朝对诸侯王的权力都有所限制。所以朱瞻基的弟弟们虽然贵为诸侯王,压根就没有权力,所以也没有任何功劳。
  3. 再者朱瞻基的两个儿子都还算不错,至少没有出现什么过分越矩的行为,未来可期
    。朱瞻基是带着这份希望离开人世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而弟弟们是朱高炽的希望,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所以说朱瞻基完全没有理由,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他的儿子才是他所有的希望,这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03朱瞻基是有德之君,所以大臣们也指挥选择朱瞻基的儿子登基。

朱瞻基是一代明君,他的父亲朱高炽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这天下就落在了朱瞻基手里。所以说仁宣之治,其实基本上就是朱瞻基开创的。

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明史》

朱瞻基在做皇帝的时候,有很大一批属于自己的功臣。这些人当然是坚决拥护朱瞻基的,如果逐渐在遭遇不测,这些人也一定会支持朱瞻基的儿子,而不是侄子。

这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子:

  • 比如说西汉时期的霍光,深受汉武帝的恩惠,所以霍光成为辅政大臣以后,对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十分忠诚,就算是汉昭帝去世以后,霍光也只在汉武帝的后嗣当中选择继任者,以此表明自己对汉武帝的忠诚。
  • 还有就是清朝的索尼、鳌拜等人,他们是皇太极忠诚的帮手,当皇太极去世以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儿子豪格争夺皇位,索尼和鳌拜等人只支持皇太极的儿子,是不是豪格没关系,但绝对不能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

由此可见朱瞻基的这帮忠臣们,对朱瞻基的忠诚,足以使得他们去支持朱瞻基的儿子,而不是朱高炽的儿子。

所以就算是朱瞻基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或者遗诏,三杨等人也会向支持朱瞻基一样,去支持他的儿子登基。

总结:父子相传,比兄终弟及,要来的更加稳定。

为什么中原王朝的皇位,一般都是父亲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之间相传呢?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稳定因素在里面。

因为父子相传是比较稳定一种继承方式,而兄终弟及则很容易出现混乱。因为弟弟继承皇位以后,不一定把皇位再传给其他弟弟,他们会传给自己的儿子,参考赵光义。

那这么一来之前的皇帝极有可能就会不被承认,或者说在地位上大打折扣,参照嘉靖皇帝登基以后,朱佑樘、朱厚照父子的下场。

而且弟弟登基本身就没有根据可言,存在非正统的不安因素在里面。一旦发生内乱,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再说哥哥传位给弟弟,那哥哥的儿子们可就危险了,毕竟他们是弟弟皇位的威胁者。

所以说就算是为了王朝的稳定,为了儿子们的安全,朱瞻基也不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当年赵匡胤无缘无故死了以后,他弟弟赵光义继位后,不仅害死了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也把赵匡胤的俩儿子给整死了。


江湖小晓生


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怎么可能从皇室王爷里面来选一个继任者,就算是朱瞻基无嫡、无庶可以继承,也不可能选择王爷来继承皇位。更何况朱瞻基既有嫡子,又有庶子。

朱瞻基英年早逝,36岁就驾崩了,当了十年明君,他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一个是皇后孙氏所生的嫡长子朱祁镇,一个是嫔妃所生的庶子朱祁钰。

皇帝驾崩,按照法统,其实子嗣继承皇位,这是亘古不变的宗法,特别是在明朝,朱元璋早就把规矩给定好了。《皇明祖训》上明确的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若无子嗣,兄终弟及”。

有嫡子就嫡子继承皇位,没有嫡子就长子继承皇位;如果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那么就兄弟来继承皇位;如果连亲兄弟都没有,那么就按血缘关系来,离皇帝最近的血缘宗亲里面选一个兄弟来继承皇位大统,并承继皇帝这一支的香火,相当于过继。

以上的情况明朝都有发生,嫡、庶子继承就不说了,兄终弟及明朝有两例:一是崇祯皇帝继承天启帝的皇位,哥哥朱由校无子继承皇位,弟弟朱由检继承大统;还有一例就是选择异地藩王继位,过继皇权一支,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不但无子,还没有兄弟,只好从他爹那辈的兄弟里面找到了兴献王之子朱厚熜来过继给明武宗朱厚照的爹明孝宗朱祐樘,给明武宗当“弟弟”,继承皇位。

既然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开始制定了严格的宗法继承制度,那么明宣宗死后为什么要选择其他王爷来继承皇位呢,这既符合实情,更不符合礼法。

有这样的说法无非来源两个因素,一是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很小,才8岁,怎么能当皇帝呢?二是朝中有人议论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有意立另外一个儿子襄王朱瞻墡来继承皇位。

这两种说法都很不靠谱,首先8岁的小孩当皇帝的例子自古以来都不少,皇帝的登基与年龄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朝局稳定,8个月没有断奶的娃娃都可以。明宣宗时期的朝局可以说是整个明朝最为稳定的时代,“三杨”内阁,“仁宣之治”那是载入了史册的。

张太后要立襄王朱瞻墡为帝,那就更不靠谱了,首先来说,朱瞻基有嫡子,有庶子,皇位怎么排都不可能排到襄王哪一支去,再者,明朝有严格的祖制,后宫不得干政,这是铁律,张太后更不可能直接来干预皇位的继承。

那么有人会说了,“土木堡之变”时期,朱祁镇被俘虏了,他有太子朱见深,为什么还是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继位了呢?

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时局了,朱见深那个时候也才几岁,而朝局的情况非常的严峻,朝中的大部分精英在土木堡被瓦剌一锅端了,大明朝急需有一个成熟的、有思想的皇帝站出来稳定天下人心,笼络朝臣力抗外辱,总不能指望那几岁的娃娃在朝堂上面对气势汹汹的瓦剌大军吧。

明宣宗驾崩,明朝根本就没有想过从王爷中间来选一个继承皇位,当时唯一的继承人就是8岁的太子朱祁镇。


沉墨I方之城


父死子继,这是明朝的祖宗家法。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身后还留有两个皇子,礼法上享有天然的继承权。

当然,关于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确实发生了一些争执。

朱瞻基驾崩时,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一切都由皇太后张氏主持。当时,宫中皆有传言,说张太后有意立自己的儿子、朱瞻基的弟弟襄王朱瞻墡为皇帝。

既然传出了这样的消息,就证明当时张太后可能确实考虑过“兄终弟及”这种操作。

但经过一番思索,张太后还是决定把皇位传给朱祁镇,她不能违背祖宗家法,在皇帝有儿子的情况下,强行传给皇帝的弟弟。

最后,张太后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朱祁镇说道:“这就是新天子啊!”

大臣们一听,终于放下心来,于是高呼万岁,朱祁镇正式继承皇位,张太后也升级为太皇太后。

总的来讲,任何人都不能轻易违背朱元璋定下的宗法制度,朱元璋规定了父死子继。只有在皇帝没有子嗣的时候,才能从宗室挑选入继。

譬如后来的嘉靖皇帝,他就是在堂兄正德皇帝没有后嗣的情况下,才按照祖宗家法入承大统。


HuiNanHistory


明宣宗驾崩之后,最终由他年幼的嫡长子朱祁镇即位,而没有找一个年长的皇族成员来继位。主要是因为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就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同时由于当时德高望重的张太后一锤定音,所以最后有年幼的朱祁镇继位。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是朱祁镇能够继位的法理优势。



在古代周朝的时候,当时就有嫡长子继承制一说。但是在之后的历代王朝中,虽然很多君王一直想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但很多时候,嫡长子并不能够安稳的继承皇位,给当时的政局带来相当大的变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自然是想自己的皇朝能够平稳的过渡下去,而不至于出现波折。所以他给皇位的传承定下了一个铁的规律,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且把这个制度写进到皇明祖训中去。按照这个制度,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长子朱祁镇,就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而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只有38岁,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当时只有八岁,年纪还非常小。其中有大臣以朱祁镇过于年幼,所以主张立朱瞻基的另外一个弟弟襄王朱赡墡为皇帝。不过由于当时嫡长子继承制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深入人心,所以这个主张很快就遭到其他人的反对。因为理由就是现成的,违反了朱元璋所定的祖制。

其次,如果立其他的王爷为皇帝,就会给日后的皇位继承带来相当大的混乱。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有它的不足之处,有时候会让一些庸碌无为的人成为皇帝,但是不得不说,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可以保障皇位传承的平稳过渡。因为明宣宗去世之后,有现成的嫡长子不能够继承皇位,而找一个藩王继位,这样皇位的传承就没有了制度可言。因为这个王爷既然能够继承皇位,其他有野心的王爷也会对皇位虎视眈眈,理论上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姓朱的王爷似乎都可以去坐那个皇位。



这样就可能形成日后的恶性循环,因为朱瞻墡能够以朱祁镇年幼,抢了他的皇位。那么到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其他的王爷也可以以这个理由把朱瞻墡的后代赶下去,自己当皇帝。正是因为这样做有可能让大明王朝陷入日后的混乱之中去,所以当时张太后和一些重臣力排众议,还是让年幼的朱祁镇当上了皇帝。

所以,明宣宗驾崩的时候,他年幼的儿子朱祁镇能够当上皇帝,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时代就已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而让其他的王爷继承皇位,很可能会给日后大明王朝带来混乱。


平安读历史


可以是可以,但是为什么要那样做呢?明宣宗又不是没有儿子。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大概是因为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后来闯了大祸。但在事情没发生之前,谁又能预料到呢?

《大明风华》里有这样的情节,朱瞻基临终前对孙若微说如果朱祁镇长大了不想当皇帝,朱祁钰又才能平庸,就从朱家王爷里挑一个继承大统。

然而真实历史中朱瞻基不可能说这种话,从来只有把皇位往自家碗里扒拉的,没有主动让出去的。

立储原则

古代的立储原则通常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也就是说,嫡长子是最无争议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嫡长子,那么嫡次子,依次往下;嫡子都没了,才轮到庶子;嫡子、庶子都没了,再从先皇的兄弟辈去找。

原则是原则,不遵守原则的多了去了。唯有明朝遵守得比较彻底,除了朱棣是通过靖难上位、以及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俩兄弟有特殊情况外,其他皇帝都是按照这个原则继位的。

弊端很明显,出了一大堆荒唐皇帝。但是,优点同样很明显,除了朱棣年间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俩总想着当太子,以及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其它朝代基本没有储位之争。因为皇子们都明白,文官全是些死脑筋,只念着祖制。

有人可能想问,为什么不立贤呢?想法很好,可这有个大问题,无法衡量什么是贤。

仁爱是贤,但有时候当皇帝的人不能过于仁爱;聪明是贤,有时候大臣们并不希望皇帝太过聪明;勇于进取是贤,可有时候太有进取心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百个大臣站出来,会有一百个关于“贤”的看法,你觉得二皇子贤,我还觉得三皇子贤呢,要是再加上点私心,更要打成一片。要是大臣们不说话,由皇帝独自决定,那更麻烦了,皇帝的看法就真准确吗?

所以,在古代那样的环境,没有更为科学的考核办法,按出身和排行来立储就是最为合适的。

虽然看似简单粗暴,其实标准统一最为公平。

一位皇子有没有才能、品德是否高尚,谁都看不出来,但他母亲是不是皇后,他的排行是第几,这些是一目了然的,减少了很多无谓的纷争。

总之,明宣宗驾崩后,不从朱家王爷里选继任者,是因为没有必要。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