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不杀了明珠、索额图而是要关进大牢,颐养天年?

影视斯耐客


康熙帝将明珠和索额图关进大牢、颐养天年是后来人的杜撰,是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剧情,太温柔太和谐了,史实却并非如此。

明珠和索额图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在康熙年间都受到了皇帝康熙的重用,都举足轻重过;但明珠并不是大阿哥胤禔的亲娘舅,历史上的明珠只是胤禔生母惠妃纳喇氏的堂叔罢了;索额图也不是二阿哥胤礽的姥爷,索额图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三叔并不是父亲,说是叔姥爷倒合适些。

明珠在康熙年间并没有卷入胤禔与胤礽的储位之争,康熙十四年胤礽被册立为皇太子之时,明珠才刚刚担任尚书一职,他没有胆子与资格过问储位的事;况且,明珠是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八面玲珑的个性使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为处世原则之一,远离这个漩涡才是正途;否则,他就不是聪明的明珠,就不是事实上的政坛不倒翁。

明珠惹怒了康熙是因为他三观不正,有卖官鬻爵、中饱私囊、结党营私、培育势力之嫌!康熙26年年底,大器晚成的汉 人直隶巡抚于成龙向康熙帝密奏:“官已被明珠和于国柱卖完!”。当时康熙帝不以为然,问身边的近臣高士奇:既然明珠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何此前就无人参劾他呢?高士奇是政坛老将,玩落井下石这一套游刃有余,直接来了一句:“人谁不怕死?”

这问题就严重了;意为明珠会打击报复异己;于是第二年,在康熙帝的暗示下,御史们纷纷上奏弹劾明珠排斥异己、以权谋私的事实。同年,光彩照人的明珠被罢官,不过 并没有关起来,而上交侍卫处酌情留用!

其实,对帝王来讲,卖官赚钱花、结党营私只是小节,只要忠于自己就不是问题!康熙帝处置明珠是因为他要杀一儆百以儆效尤,他主要是要达到震慑群臣的目的,处理方式也是蜻蜓点水,只是将他发送到侍卫处休闲罢了;不久之后,康熙帝待风声一过,便让明珠官复原职了!

明珠于康熙47年寿终正寝,康熙帝于日理万机之时特地派胤祉前往祭奠,可见康熙帝对明珠并不薄!

索额图的结局就凄惨多了,因为他与胤礽的关系,遇事都坚定地支持太子胤礽,后来成为了胤礽的主心骨;当康熙与胤礽父子关系恶化时,康熙帝就把胤礽的劣迹归咎于索额图的教化!康熙41年, 老辣的高士奇率先向康熙帝告发了索额图靠近太子,投谋不轨的事实!

第二年,索额图即遭幽禁,数月之后,曾经红极一时、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索额图竟活活饿死在幽禁之所……

明珠与索额图之间有相互倾轧和争斗,但这都是基于实际利益,从没在储位之争上白热化过;明珠因贪财而失势,但还是保住了性命,并且全身而退,算是安全着陆了;而索额图因陷得太深,最后落得了个活活饿死的下场,真实的历史总有狰狞的面目!


希望星晨58298869


颐养天年?不杀?其实在康熙的心里,这两个人就算长一百颗脑袋也不够康熙砍的,此二人免杀身之祸的原因和鳌拜有类同之处,不杀的真正原因康熙在举办千叟宴的宴席上流泪道出!

纳兰明珠(1635-1708),叶赫那拉氏,字端范,议三撤三藩,抵御外敌等
赫舍里·索额图(1636-1703),字愚庵,政治家,成就: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葛尔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等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索额图和纳兰明珠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相位”的?

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是如何跌落谷底成为“阶下囚”的?

索额图的“登高之旅”

索额图之所以能拥有权位毋庸置疑,在其父索尼逝世前已经位居三公,在索尼去逝前,索额图也就是个吏部侍郎的职位,在索尼的运营下,索家和皇家结为亲家,索额图因此也带上了一定国丈的高帽,外加老索尼临死前的给康熙吃下了定心丸:

“索额图啊,你要记得,我们索家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魂”

这句话让康熙对索额图实际二十年未曾起过一心,就算在康熙得知索额图的一切罪行,白字黑字的供词摆在康熙面前康熙也痛心的说了句:

“我宁可相信黄河水会倒流,也不愿相信索额图会谋权村篡逆”

也许索额图正是有贼心又有贼胆的第二个鳌拜,其虽然畏惧三公的地位,但是其心已被权力噬心,蒙蔽了双眼,或许这也应验了自古流传的一句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是自古名言相生相克,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索额图最终自食恶果,还是太小看了康熙的聪明与智慧。

纳兰明珠风火轮式的飞升,最终与索额图并驾齐驱,两人争斗了大半辈子,最终却落得了同牢而终。

纳兰明珠不想索额图是个富二代起家,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白手起家,凭借一手运气和油嘴滑舌,获得康熙的赏识。

为什么说他运气好呢?

从明珠的穿着来看,家境属于中等生活水平,最多算是个小康,其机缘巧合救了集合交迫,遇到的考生伍次友,恰巧伍次友在考卷上骂鳌拜的拙劣罪行,但是此卷却深得康熙赏识,因为这份试卷说出了康熙想说而不敢说,想知道而没人敢告知的话。

因此康熙对伍次友深得好感,暗中与其探讨治国之道,为君之道,但是此时的纳兰明知却一眼看破了玄机,他发现康熙微服私访,在多次确认后,主动上前跪拜,康熙看其观察入微,有些本事,便将其重用。

纳兰明珠凭借自己的谨慎与聪明在朝中的地位如日中升。

明珠和索额图也算是臭味相投,惺惺相惜,都是视权如命,视钱如粪土的人,或许这也是他们的共同点,两个人明争暗斗,互相帮助又互相使诈。

最后二人都难逃康熙的手掌心,此二人在琅塘入狱后互相咬出了彼此的罪行。

康熙知道此二人就算每人长一千颗脑袋也不够康熙砍的,而又为什么将他们斩首示众呢?

有句俗话说的好:身不由己!

或许很多人对此话没有深刻的体会,康熙作为一国之君难道也会面临这四个字吗?

天下所有的人财物都是他说了算,为什么杀两个罪臣还唯唯诺诺,思前想后?

用万三千的话说财虽然可通神鬼,但是有是有三个字买不到,那就是忠义和情。

换句话说康熙考虑的也正是如此,纳兰明珠和索额图虽然犯下了弥天大罪,但是他们的为大清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几十年来没有这两位罪臣的辅佐康熙很难成为人们口中的千古一帝,所换句话说康熙对此二人也有难以言表的感情。

总结一句话:为名誉而留人!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明珠和索额图的结局。

明珠和索尔图其实都是康熙的重臣,在电视剧中,索尔图是索尼的儿子,还是孝诚仁皇后的父亲,索尔图主要就是支持皇太子胤礽,但是后来皇太子被康熙废除了,康熙怪罪他,怒骂他是大清朝第一罪人,把他关进宗人府,最后被饿死了,他的结局和历史上是差不多的;而明珠的妹妹是康熙的妃子,明珠是支持大阿哥胤禔的,明珠是康熙的大舅哥,也是皇亲贵戚了,他最后被弹劾被抄家了,明珠的结局和历史上有很大的出入,在历史上康熙并没有关他,只是不再重用他,1708年明珠去世,他的结局要比索尔图好多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康熙都没有杀他们?康熙为何这么做了,因为两个人都对清朝有功劳,再加上康熙这个人还是算比较好的,他连专权的鳌拜都没有杀,又怎么会杀他们了。

索尔图和明珠有功劳。

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历史上,索尔图和明珠都是有功劳的。索尔图在擒鳌拜、平定“三藩之乱”、中俄边界问题、三次随康熙讨伐噶尔丹中都有重要的作用,索尔图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稳定了边疆,可以说,索尔图是康熙的得力助手。而明珠了,在撤番、抵御沙俄和收复台湾上,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索尔图和明珠都是康熙的左膀右臂了。

索尔图和明治失势。

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康熙)

索尔图为何失势?主要还是太子胤礽被废黜了,康熙非常重视太子,可是太子还是让他失望了,而索尔图一直是支持太子的,甚至还支持太子早点登基,康熙怀疑他们要谋反,不管真假如何,太子一旦被康熙废黜后,是不可能再认可索尔图的,康熙还怒骂索尔图是大清第一罪人,把他关了起来,最后索尔图被饿死了。

明珠是在晚年的时候被人弹劾结党营私,虽然明珠还是跟着康熙出兵葛尔丹,但是康熙却不再重用他了,1708年,73岁的明珠抑郁而终,他的结局比索尔图是要好多了。

康熙为何不杀他们?

康熙为何不杀索尔图和明珠?第一是因为两个人都有功劳;第二是因为两个人年事已高;第三是因为康熙的性格还是没有大肆杀功臣的习惯,开篇就说了,康熙连专权的鳌拜都没有杀,就更不会杀明珠和索尔图了,只是伴君如伴虎,明珠和索尔图的得势和失势都在一瞬间了。


湘西小木鱼


康熙帝将明珠和索额图关进大牢、颐养天年是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剧情。不可否认,因为众多大咖的加盟,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制作精细程度还是演员演技方面都堪称上乘!但是,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却与史实背离太大,例如“我孝庄”“今后你就是孝康皇后了”这样的常识性错误也是频频出现,甚至被一些历史学者、历史学爱好者称为“天雷滚滚”的雷剧。

剧中,大阿哥的亲娘舅明珠与二阿哥的姥爷索额图长期明争暗斗,最终被康熙帝一起拿下。奇怪的是,康熙帝并没有杀掉他们,而是将二人关在了一起,用剧中的话说,康熙帝打算让他们在大牢里“颐养天年”。

真实历史上的明珠与索额图

明珠和索额图是真实历史上存在的人物,用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康熙年间的政治大咖!但真实历史上的这二位与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出入是相当大的!首先二人的身份就出现了偏差。明珠并不是大阿哥的亲娘舅,索额图也不是二阿哥的姥爷!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索额图与胤礽的关系还相对接近史实一些,索额图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三叔而不是父亲,孝诚仁皇后的父亲是索额图的长兄噶布喇。换言之,索额图只是胤礽的三叔姥爷而已。如果硬论,叔姥爷勉强也能算姥爷。

如果说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索额图与胤礽的关系勉强还能算说得过去,明珠与胤禔的关系就纯属是杜撰了……真实历史上的明珠只是胤禔生母惠妃纳喇氏的堂叔而已。这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惠妃纳喇氏的父亲索尔和与明珠是共一个祖父的叔伯兄弟。这层关系虽不算远(未出五服),但也谈不上有多近了,尤其是明珠与胤禔之间。如果这种关系都算亲,那么明珠与清圣祖康熙帝本身以及胤禔的关系同样亲,根本无须惠妃纳喇氏这一层联系!

明珠的另一重身份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明珠的祖父金台吉是清太宗皇太极的亲娘舅!换言之,明珠的父亲尼雅哈与清太宗是如假包换的表兄弟,明珠得管清太宗叫声表大爷。除此之外,明珠还是清太宗异母弟、摄政王多尔衮胞兄——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婿,也就是清太宗和摄政王多尔衮的侄女婿。有了这几重关系,明珠本就是爱新觉罗家的近亲,根本无须依靠什么惠妃……某种程度上讲,他和爱新觉罗家族是有血缘关系的,远不是纯粹姻亲索额图可比的。

明珠与索额图倒台的原因

因为与爱新觉罗家族的血缘关系,使得明珠根本无须依靠惠妃纳喇氏和胤禔的关系。所以,在康熙年间明珠并没有卷入胤禔与胤礽的储位之争。且不说康熙十四年胤礽被册立为皇太子之时明珠才刚刚上任尚书,根本没有资格卷入储位之争。就算有,估计他也不敢卷进去。顺治七年末、八年初,阿济格谋逆伏诛,距离康熙十四年也就二十多年时间,当事者有不少还依然健在,阿济格的姑爷卷入储位之争,恐怕对明珠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不是吗?

明珠之所以倒台,与储位之争关系并不大,他也不是被索额图整倒的,他被拿下的原因说出了可能很多人都不信——卖官鬻爵、结党营私,仅此而已。康熙二十六年年底,直隶巡抚于成龙(汉军)向康熙帝密奏:“官已被明珠和于国柱卖完。”接到密奏的康熙帝对此还将信将疑,问身边的近臣高士奇为何此前无人参劾明珠。高士奇更绝,给明珠来了个落井下石,直接回了康熙帝一句:“人谁不怕死?”次年,在康熙帝的授意或默许之下,御史言官们纷纷上奏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同年,明珠被罢官,交侍卫处酌情留用。

换言之,明珠并没有卷入储位之争,他只是卖官鬻爵、结党营私而已,这些对于帝王而言从来都只是小节,有贪心说明明珠没有野心!康熙帝处置明珠仅仅是为了震慑群臣而已,同时也是为了摆出一种姿态,毕竟大臣卖官鬻爵、结党营私对于帝王而言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或许正是因为明珠只是小节有亏,康熙帝也没有对他无限上纲上线,处理点到为止,连一撸到底都没有,只是将他发送侍卫处酌情留用而已。要知道,清朝最低级别的蓝翎侍卫那也是正六品啊!不久之后,康熙帝便又恢复了明珠的职位,只是没有再继续重用。康熙四十七年,明珠寿终正寝,康熙帝还特地派出了诚郡王胤祉前往祭奠,可见康熙帝对这位表叔兼堂姑父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

下场真正凄惨的不是明珠,而是索额图!因为与胤礽的关系,索额图坚定地站在了胤礽一边,成为了胤礽的靠山与智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胤礽父子关系恶化的康熙帝把胤礽的所作所为全部归咎于了索额图!康熙四十一年, 还是当年对明珠落井下石的那位高士奇向康熙帝告发索额图!一年之后,索额图被康熙帝幽禁,数月之后幽禁之中的索额图竟被活活饿死……后来康熙帝也毫不讳言,是他处决了索额图。换言之,是康熙帝下令活活饿死了自己这位叔丈人!

综上所述,明珠与索额图之间虽然有争斗、甚至存在党争,但这种争斗更侧重于实际利益,与储位之争的关系不大。明珠并没有卷入皇子之间的储位之争,虽然失势但终究还是保住了性命、全身而退。索额图陷得太深,下场也最凄惨,最后落得个活活饿死的下场!真实历史上的康熙帝可没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么仁慈。一个连自己老师都能随意欺凌帝王还指望他“仁慈”吗?让明珠和索额图在大牢里“颐养天年”不过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编剧的一厢情愿罢了……康熙帝对索额图这位叔丈人可没有那么多温情。


农民工歪说历史


康熙不杀索额图与明珠的最主要原因当然就是两人功大于过,还有一个比较隐私的就是两人与康熙都沾亲带故,所以康熙自然不会将两人处决,具体事情我继续讲述如下。


一、明珠受害

明珠虽然在夺嫡之中帮助皇长子也就是惠妃的儿子,但是其实这并不是明珠被康熙收拾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明珠在康熙二十七年就被康熙收拾,而皇长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才因为巫师陷害太子一事被康熙圈禁,所以要说因为夺嫡受到牵连,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明珠为何会被康熙收拾呢?最主要还是因为明珠仗着自己身份以及地位的特殊性在官场大肆买卖官爵,结党营私,搞得朝中一片混乱,康熙对此深表不满意,才把明珠收拾,当时的罪状就是“结党营私”,并没有谋反或者夺权之类的罪名。

康熙最终也没有杀死明珠,只是把他罢官革职,让他回家养老,其余过分的处置并没有。直到康熙四十七年,明珠寿寝正终,享年73岁。为何康熙会对他如此仁慈呢?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结党营私并不严重

康熙虽然说他结党营私,可是明显并没有更加确切的证据说他结党做了什么坏事,还有结党的目的是什么也没有明确说明,由此可见明珠的结党营私就类似于几个狐朋狗友私下喝酒闹事引起康反感。

这种结党与想要造反那种结党性质完全不一样,要是被发现有造反嫌疑,那估计明珠的人头早就落地,由此可见康熙没有足够证据说明明珠想造反,所以从轻发落。

2、明珠功大于过

在康熙一生取得的功绩中,很多明珠都是亲自参与的,比如当时撤三藩之时,明珠就大力支持康熙,还有后来康熙收复台湾,明珠也是鞍前马后,两人算是战友,战友情深还是有的,所以康熙在处理明珠的时候,总会考虑到这些层面,功过相抵,明珠最后才保住性命。

3、康熙与明珠亲戚关系明显

康熙与明珠是有亲戚关系的,不管是从惠妃那边而言,还是康熙自身爱新觉罗家族而言,两人都有剪不断的关系。

明珠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婿,英亲王阿济格是正统的爱新觉罗家族,也就是说明珠和爱新觉罗家族有直接亲戚关系,论辈分而言,康熙还要喊他一生堂姑父。

从惠妃这边而言,惠妃的父亲与明珠是堂兄弟关系,也就是惠妃要叫明珠一声叔叔,康熙要是跟随惠妃这边亲戚关系来看的话,也要叫明珠叔叔。

综上所述,不管从哪个层面而言,康熙都不可能不给这个长辈面子,也就不可能轻易将他处决。


二、索额图受害

索额图就有比较明显的夺嫡之势,他公然支持太子进行争夺皇位,还怂恿太子对康熙进行逼宫让位,导致康熙最后忍无可忍,不仅最终废除太子,还把索额图严厉处置。

索额图的下场比明珠惨一些,他被康熙关起来不让吃饭最终饿死,可以说已经很残忍,虽然明面上康熙没有直接斩首,但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将他处决。为何康熙要对索额图这样呢?原因也是有3个。

1、犯错严重

索额图的罪行比起明珠来就严重很多,教唆太子谋权篡位,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灭门之罪,谋反之事可不是开玩笑的,皇帝最恨的就是对自己皇位虎视眈眈之人。

所以索额图最终被关起来,但是康熙明明可以直接把他杀死,因为按照罪行而言已经足以杀他,为何康熙不杀呢?

2、索额图功劳大

索额图在康熙攻打葛尔丹时候十分卖力,还有康熙与沙俄交涉抗战期间,索额图也立下汗马功劳,根据这些功劳而言,康熙不能直接将其处死,至少要换一种方式掩人耳目。

3、索额图也与康熙沾亲带故

索额图的父亲索尔乃是顺治去世时给康熙选的辅政大臣之一,对康熙早期处理朝政起到很大作用,康熙对其十分倚重。

后来索额图的女儿嫁给康熙,成为康熙的皇后,生下儿子,虽然是康熙的第二个儿子,但是也是嫡长子,最后成为太子。

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正是因为这些关系,所以索额图才一直支持辅佐太子,最终导致因此受到牵连,被康熙治罪。可是不管怎么说,中间始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康熙僧面不看也要看佛面,不能让大家太难堪,所以将索额图关起来,让他最后饿死,显得要比直接杀死他好看一些,虽然结果一样,但是方式不同,对人影响也就不一样。


结语

在皇权面前,稍微站错队伍,就是在劫难逃,所以还是小心谨慎方能驶得万年船!



嗔痴历史观


明珠,索额图都是康熙年间的阁老,肱骨之臣,权倾朝野,在朝中党羽甚多。青年时,为了大清国立下了功劳,兢兢业业。晚年,因为权力熏心,明目张胆安排自己的党羽,贪污腐败,还参与太子和阿哥的皇位争夺战中,甚至于教唆太子弑君夺位。终于,康熙忍耐到极限,动手将两位夺取了封爵和权力,并被送入牢中囚禁致死。明珠,索额图犯下死罪,为何又能在牢中终老,未被送上断头台呢?



二老权倾朝野,党羽众多,势力不容小觑。明珠,索额图在朝中经营多年,手下门生众多,不断的拉拢其他官员,形成了两股不党而党之势。两股势力之间你争我斗,从暗斗到明斗,相互包庇,剥削老百姓。作为他们的各自领头人,康熙也是会有所顾忌,不会将这些事情彻查到底,否则能在大清国站班的官员就不多了,毕竟还需要有一批人员管理大清国,否则朝廷就会动摇,弊大于利。



功过相当,对朝廷也是有贡献之人。明珠跟索额图从康熙小的时候就一直辅佐他,帮助他除鳌拜,平三藩,西平准葛尔丹,收复台湾,签订尼布楚条等,都一直是康熙的左膀右臂,功不可没。对于他们犯下的过错,也及时的得到了控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相比而言,功过相抵,也可以保住性命。

康熙与二老关系密切,感情至深。明珠,其妹妹嫁给康熙,是大阿哥的舅舅,关系非同一般。索额图,其父索尼为首辅大臣,有拯救大清国之功,女儿贵为皇后,外孙贵为皇子,有如此强大后台的仅此一人。即使有罪,但是法无外乎情理。康熙也是人,也会有感情,跟二老如父如友,共同执掌清朝几十年,怎会不顾及感情呢?



垂暮之年,已无力掀起波浪。二老入狱时,已到暮年,身体和精力也大不如从前。此时的康熙也年事已高,不再那么的不能容忍,心胸也更宽广。对于他们的罪过,也会选择原谅。囚禁而不杀头,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恩赐,既能照顾到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能让他们晚年能自然生老病死,有个好的结局。

康熙不能否定自己的一生。康熙与明珠,索额图一起经历了大清的风雨,从风雨漂泊的动荡,到国富民强的盛世,这也是康熙一生的功绩。如果杀掉了二老,也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否定二老的贡献,否定彼此之间的关系,肯定了自己的肱骨之臣却是自己的罪人。康熙一生立志要做明君,在心中也不会承认他们犯下的罪过。

无论如何,从权位、功勋和感情来讲,康熙即使再想杀二老,但心中也会不忍,囚禁好过被杀,也算是对二老的一个最好的结局。


用户1047690044810


明珠和索额图都是康熙时期的朝廷重臣。也是当时朝廷中两派党争的领军人物。明珠并没有被关进大牢,斗争失势后再未被重用,后病死。索额图因涉太子之事,被幽禁饿死。

纳兰明珠,出身贵族。开始时任侍卫,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

明珠影视形象

明珠在康熙议撤三藩时,明确支持康熙撤藩。康熙收复台湾时,明珠协助,出谋划策,收回台湾。

当时内阁学士李光地等人主张弃守台湾,认为驻守台湾会加重朝廷财政负担,无利可图。明珠主张坚决固守。康熙采纳明珠的建议,设立台湾府,台湾纳入大清版图。

明珠利用康熙信任权倾朝野,结党营私,贪污纳贿。打击排挤索额图派官员。

索派官员上书弹颏。明珠被免官。不再重用。后明珠病故。康熙派皇三子前往祭奠。

索额图影视形象

索额图,孝诚仁皇后叔父。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

索额图协助康熙计擒鳌拜。深得康熙信任。平定三藩时,虽然开始时索额图持反对意见,但后筹谋计划,协理平藩。禀持康熙旨意,据理力争,签定《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利益。跟随康熙征讨葛尔丹,处理军机要务。

太子胤礽是孝诚仁皇后所生。因行事不端被康熙废太子位。后来又恢复。

索额图极力协助太子胤礽。诸多行为引起康熙不满。后来明珠余党上书康熙称索额图想采取极端手段拥立太子胤礽。

索额图被康熙幽禁饿死。索额图二子被杀,余党被流放免官。

康熙影视形象

明珠和索额图是在康熙时期立下大功的朝廷大员。两派的党争是康熙有意扶持纵容的结果。康熙利用两党相争,相互制约,皇权从中取舍达到控制群臣的目的。

明珠免官失势在于他权倾朝野,贪污纳贿,卖官鬻爵。索额图则是以外戚干涉皇位。触动封建帝王最为敏感的皇权。以致惨死。


爱冬的文


两人年事都高,在朝廷里卖力多年党羽众多,功劳都太大,虽然最后都是谋权篡位,但也是各为其主(索额图为自己的孙子太子二阿哥出谋出力,明珠为自己的外甥大阿哥添柴加火),

而且康熙说过了,罪行只要两人如实交代就行,无论如何都不会杀两人头的,

而且说实话,两人都已经那么大年纪的人了,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让他俩死也没多大意思了。还有顾及亲情,皇上说过,一个是国丈(皇上的丈人),另一个是大舅哥(大阿哥的妈妈是那个什么妃,是明珠的亲妹妹,老给明珠熬莲子粥那个)。

你说让皇上把自己丈人和大舅哥砍了,论你再怎么有理,也会被世人耻笑……君不见李世民杀哥杀弟登皇位,虽为一代明君,但论这事还是照样被后人耻笑


逍遥爱美食


康熙为什么不杀了明珠,索额图而是要关进大牢,颐养天年?

题主这个问题应该是看了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才提的!但是,索额图的结局没有题主说的关进大牢颐养天年那么简单!而是被活活饿死在大牢里!明珠倒是关在大牢颐养天年!

下面分别说说索额图和明珠的结局!



一,索额图。

做为擒拿鳌拜的大功臣,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索中堂为何是如此悲惨结局呢?

主要是如下方面的原因:

1.为了巩固太子地位和扶植太子早登皇位拉帮结派,不择手段!

太子是皇后所生!小名阿秀的皇后是索额图的侄女!辅政大臣索尼就是索额图的父亲!在太子自生下就被康熙封上太子后,索额图非常的高兴。因为太子迟早会登皇位,到时自己肯定飞黄腾达!

为了巩固太子地位,在太子还很少时,索额图就开始为太子铺路!如:以太子名义送朝中和地方重臣,收买人心!像周培公都收到过礼物!

太子当了多年,康熙仍然不传位给太子!在康熙亲征葛尔丹时,明明当初周培公跟康熙索额图讲了战争重点是足够粮草,以及如何运输确保的路线!可是,到了关键时刻,负责粮草的索额图却断了粮草!康熙在带罪之身跟着上战场的明珠提醒下,才确认是有人暗中想置自己于死地!这个人就是索额图!

所以回到京城后,康熙就动手了!



2.索额图权倾朝野,拉帮结派,买官卖官,不是送他上断头台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索额图之所以落到如此下场,皆因为他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一手遮天!

这些只是一些原因而已!那未到康熙非动他不可的时候!

为什么呢?

放眼望去,康熙身边那时有几个大臣不贪?!所以,康熙心里十分明白!

3:为了帮助太子早早扶上龙位的处心积虑,索额图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让康熙忍无可忍!

其实,索额图为了帮助太子早早上位,有多次铤而走险不择手段!

像那康熙私巡江南,原来的三十门红色大炮,竟然少了十门!后来一查,在一个寺庙里,更诡异的是这十门大炮全部瞄准了康熙当时下榻的房间!

像康熙亲征葛尔丹,明明战前布暑好粮草由索额图负责调度,还是粮草供应不上,断了!想想,在那样的地方断粮草意味着什么?!

正是索额图一次又一次挑战了康熙的底线,忍无可忍的康熙最终下狠心处理了这个朝中重臣:投入大牢,活生生的饿死!

一个字:惨!!!



二,明珠!

明珠也参于擒鳌拜的事!

其实,明珠能做到明相国,还是康熙的暗中支持!

此话怎讲?

因为当时朝中只有索额图是大臣中,唯一一支独大!

帝王心术深谙熟的康熙就暗中培植了明珠的势力,让他去跟索额图抗衡,起到了互相制约的作用!

但是,大权在握的明珠也未能免俗:结党营私,买官卖官,也涉党争!犯下弥天大罪!

于是,在明珠大摆寿宴之日,李光地的弹刻奏本递上去了!转眼,明相国成为了明囚犯!

还算好,康熙念及旧情,只是把明珠圈在大牢,没有赐死!



由此可见:索额图跟明珠的结局不同!尽管曾经都是康熙身边的重臣,但是康熙对索额图是厌恶至极,以至用活活饿死的虐法了结索额图!相比之下,明珠幸运多了!


媚之夭夭


康熙在我看来虽然不能说千古一帝,但应该是一个有很大作为的帝王,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八岁登基,灭鳌拜,平三藩,收台湾,西平葛尔丹,算是政绩卓越啊,当然九子夺嫡也是康熙时期一个很有争论的问题或者是个有趣的问题,两废太子,最终传位给雍正,倒是雍正一辈子省吃俭用给乾隆糟蹋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哈,明珠和索额图,无非就是太子之争,党羽之争的历史牺牲品而已,以康熙的谋略和用人识人的能力,看着两个玩偶在下面打的不亦乐乎,从中观察,为己所用,所以杀不杀也就在康熙的一句话的问题,况且同为旗人,还有那绕不开的亲戚关系,既然你俩又影响不了我的统治根基,买个好给你们,不杀也罢,还让你感恩戴德!又能起到警示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