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令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学习,最近有很多粉丝私信我说:

“小学数学明明很简单,不就是加减乘除,这些最基础的计算吗?为什么我家孩子就是学不好呢?”

还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同一套数学题顺序换一下就不会了,3+7=10、7+3就不会了,现在一辅导孩子学习就十分来气!”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孩子在这些简单的数学题上出现问题,尤其是教过提醒过,还是出错,确实挺令家长生气。

其实并不是孩子天生就笨,只是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

北大教授曾做过一项长达19年的研究,从孩子三岁起开始跟踪调查208个普通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教育方式,发现:

成绩优异的“学霸”

上课都十分认真听讲,并且作业做得又快、又好,同时都保持着良好的习惯,还具备先进的思维方式,同一道题,学霸的切入点和学渣的切入点完全不一样。

学习困难的“学渣”

题目只要稍微灵活一点就不会,一道题反复做了好几遍也做不出来,别人几分钟就能做出来的题,半个小时也做不出来。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做好!

养成行为习惯的好处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习提升、生活改善,还能帮助一个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的生活会变得规律很多,家长也能省不少心,减少对孩子行为的担心,让孩子更加快乐地成长。

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年龄段

(一)婴儿期(0-3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二)幼儿期(3-6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小学时期(6-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的习惯。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其中幼儿期的培养最为重要,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刚刚能听懂家长们的话,所以培养起来更轻松一些,这时候培养也能防止孩子难管、不听话。

逻辑思维的概念以及最佳锻炼年龄段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是指人的理性认知阶段,人所运用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知过程,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人的逻辑思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只不过有些人的逻辑思维经过锻炼,变得更强了,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所以孩子的思维能力会弱一些。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科学研究发现:3~8岁是孩子思维的启蒙黄金期,各种思维能力在这个时候的发育速度是最快的,同时这个时候孩子对数字、语言的敏感程度都远高于成人。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间段。

下面璐璐推荐两套书,分别是提升逻辑思维的书和培养行为习惯的书

《哈佛给学生做的1400个逻辑思维游戏训练益智书》是哈佛为提升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所研究出来的游戏书,书中主要通过6大思维方面,帮助孩子全方位提升,游戏有趣,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孩子丝毫不会反感,同时因为对它感兴趣,提升的效率会更高。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原价128元,年末冲销量特价51.8元!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才能享受优惠】

《儿童正能量读本》主要针对3~11岁的儿童培养行为习惯,全书共10大主题,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教会孩子做人、做事,通过正能量的故事让孩子明白道理。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原价128元,年末特惠价88元!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才能享受优惠】

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2点做没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