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只有不认命,才能人定胜天。

只有不妥协,才不会被命运压垮。

是高考之后,我发在朋友圈里的一句话,时隔一年再次看到,依旧热血。

经历过高考残酷的洗礼,感觉自己似乎在面对那些挫折的时候,变得更加坦然自信。一些想说的,留给还在奋斗中的学弟学妹吧!

01

“ 普通中学的普通班,人生还能更糟糕吗?”

中考失利后,我以30分的差距,进了县里的普通高中。在我们这个重视升学率的教育大省,普通高中就意味着与重点大学无缘,挺悲剧。

那段时间,我很消沉,没有人可以倾诉,手机就成了我当时唯一的精神寄托。

QQ群、微博、游戏,每次一刷就是几个小时,学习被抛在了脑后。在没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捱到了9月。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开学分班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毫无意外地被分到了普通班。

“ 普通中学的普通班,人生还能更糟糕吗?”

万万没想到,答案是,“能!”

在放松的班级氛围及手机的诱惑下,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从入学的班级前20名,退步到班级40名开外。毕竟,享受过躺着刷手机的快感,谁又会愿意苦哈哈地学习呢。

当时我觉得未来太过遥远,对于那些自己想要的,跟考上好大学之间有必然联系的观点,抱有怀疑态度。

直到,我真切地被现实冲击...

02

家庭的变故,让我一夜长大

高二那年,老爸做生意投资失败,欠了很多外债。靠近年关,每天家里坐满了来来往往讨债的人。老妈怕影响我学习,临时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单间陪读。

但是,出于自尊心,我没有告诉身边的任何人自己家庭的变故,假装一切都如往常一样。

只是,在听到一起打球的好兄弟在炫耀最新款的球鞋、商量假期去哪玩的时候,我渐渐变得沉默。

说实话,我很失落,失落于这些曾经熟悉的东西,变得那么遥不可及。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离开了父母,两手空空。

我开始恐慌了...

我不知道自己的“渣”成绩能不能考上大学?

不知道,如果自己上不了大学,还能去做什么?

可现实残酷地告诉我,不能再消沉下去,因为遗憾比失败更难面对。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看着身边的书本和笔,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些才是现阶段自己能使用的最好的“装备”。

03

我想要的,是走的更远

高二下学期开始,我毅然决然地退出了篮球队,把手机上交给老妈。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习。

我给自己定了满满的计划,用之前存起来的压岁钱,买了厚厚的学习资料。强迫自己在每天自习结束后,继续刷题到凌晨1点。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因为我之前基础太差,学的东西太零碎,导致很难把知识点串起来。每次月考成绩都很不稳定,忽上忽下。

尤其是数学,好像无论我再怎么努力,都提不上去。很多题目学校老师讲一遍,辅导班老师再讲一遍,能听懂,但是一换个题目,我又搞不懂了。

就这样,我把自己拖进这种“死循环”中,学得越来越累...

04

即使是0%的希望

也要尽120%的努力

高二暑假特别热,辅导班在新区,距离城里很远,每天都有人抱怨、请假旷课。

这样的氛围下,某天一直跟我关系很好的王磊,突然找到我说,自己要退了辅导班。补了快一年了,没啥效果。还说他爸妈给他找了学霸君1对1在线辅导,可以在家上课。

我们骑着车回家的路上聊了很久,

其实他说的很多东西,我都深有体会,毕竟马上就要高三了,时间就是金钱,真心耽误不起。

分开前,他郑重其事地劝我,趁着当时有活动,不妨也试试,坚持错误的决定只能不断地消耗自己,最后一无所获。

那天,我纠结了一个晚上,最后打开了他分享的链接,报了名。看着窗外天慢慢亮起来,我觉得自己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课前,学霸君1对1的赵斌老师特地打来电话,跟我联系详细沟通了学习情况。

说实话,开始我有些忐忑。也担心这种“用电脑”补课的方式,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万一效果不好,父母的血汗钱就等于打了水漂。

但是,之后测评课上,赵老师清晰的讲课思路,对难题的拆解能力,让我见识到在线1对1教学的强大。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因为,在做完学情测评和试卷分析后,赵老师跟我说:

切记!第一点,学习计划要精确,越精确,越方便自检和督促自己。第二点,在基础没打牢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刷题。

最重要一点,落后一时不可怕,要多反思,多调整,相信自己。

第二天,父亲听说了这件事情后,把我喊到身边,从衣柜被子底下拿出一张存折塞给我。他没太多话,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

那一刻,我暗下决心,全力以赴,要对得起家人的信任和期望。

方法:有的放矢,高效提分

刚开始补的时候,赵老师只告诉我三个字“少做题”。因为我的基础太差,对于知识点吸收都很散。现阶段,盲目刷题其实对成绩提升帮助不大。

高一到高三知识点繁多,赵老师怕我记混,就巧妙地带着我用“思维导图”一点一点地把概念、考点梳理清楚。

这样的方法,让我更快速地理解复习的重点,节省了不少时间。

▼赵老师梳理的思维导图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态度:责任为大,亦师亦友

半年时间里,赵老师给我寄过7次资料,状元笔记、错题总结、押题密卷……现在回忆起来,在正确的节点,做正确的试题,也许也是我最后能逆袭的原因之一吧。

▼赵老师寄来的部分资料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对于换个题型就不会的问题,赵老师除了手把手教我怎么拆解题干,巧妙解题外,还要求我做好错题本,把错题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重点、难点,记录在笔记本上。

有不明白的题就一个一个问他或者问代课老师,一定不能得过且过。这样的学习习惯,对我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年的时间,我从月考的81分的成绩,到高三上学期的110分,最后到模拟考133分,我真正感受到了“努力就会有收获”这句话的含义。

7月份,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为这场奋斗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针见血:在中国,不努力考大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傻……

这一年,身边有家人和用心教学的老师们的默默陪伴,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实在学习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人赢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

不要说什么“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即使是0%的希望,也要尽120%的努力。

十载寒窗,说起来很长,实际上却很短。人的潜力总是无穷的,你不去激发,就永远不可能超越。

关注轻轻家教青岛升学公众号,获得更多教育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