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生對於人生感到迷茫?

yy灰


這個時代變化是主題

大學生畢業之後直接進入一個單位,然後平平淡淡度過一生的情況越來越少。

大學生面對的機會多了,選擇也更加多了。然而過去10多年的學習。都只教了知識,培養的方向都是“如何做個打工者?”

我們國家在從勞動密集型向創新密集型轉型,需要大眾創業,需要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但是創新精神,企業家精神和財商等都不在學校的課本里。

大學生畢業後,面臨的90%的問題,都是在學校沒有學過的。看著完全陌生又不得不面對的事,隨之而來的就是迷茫。

因此從小培養財商尤為重要。教學體系不僅要培養打工者,更需要培養給別人飯碗的人。

畢業找個好工作,找個好的人結婚,生個好孩子這樣單曲循環人生將會越來越少。我們應該從小協助孩子規劃自己的人生,找到生命的方向。


維韜玩創業


對於大學生的迷茫,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大學經驗:

1從圈養式變成了放養式

我從高中緊張的學習氛圍到較為輕鬆的大學生活,感覺整個人都解放了。但是長時間無人管制的人生課堂缺了點東西,沒有了班主任的“雙眼”,沒有了熄燈鈴,反而覺得生活沒那麼充實。正趕上熱血青年,閒著卻容易胡思亂想,想賺錢、想兜風、想異性。因為沒有那麼強的自律,荒廢了大一大二學年。

2學習不知道從何下手

大三的上學年,當上了學生會的部長,因為知識的欠缺,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學識已經配不上部長的角色,於是去了圖書館。圖書館的書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擺設,因為沒有我想看的書,此時的我陷入了困惑與自卑。一邊是怎麼“忽悠”自己的部員,給他們更好的輸出,另一邊是自己的學業,究竟學些什麼。糾結了好些日子,終於拿出了那本《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你們可以看看,對我挺有幫助的。

3選擇考研,還是考公務員

我從大三的下半年開始準備了,在考研與公務員上糾結了許久,也查詢了大量的資料,問了好多學長,有建議考研的,有建議考公務員的,於是,我又陷入了困惑,最終還是選擇了考研。結果不是很理想,折騰了半天,最後還是出來工作了。

4現在工作了,依然感到迷茫

大四開始實習,面對著自己的工作,無聊的上下班,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具體在幹什麼。就這樣日復一日度過了兩個年頭,至今依然迷茫。

為什麼這麼多大學生感到迷茫?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因為迷茫,所以才叫人生》,我想,這9個字應該是對彼此最好的答覆吧。在工作之餘,我選擇了讀書、寫作,我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要堅持下去,最終都會找到人生的歸屬感,加油,彼此!


希汝安之若素


我就自身來說這個問題吧。我是普通高校在校生,平時雖然很樂觀,但是一開學就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有許多因素吧。以下都只是個人想法。

自身的能力。在大學比較自由,有許多自己的時間。那就會有自律積極的,也有懶惰的,但大多數是處於中間,積極算不上但是所佈置的作業都做了,不追求多大貢獻。所以,就是平平無奇,比較容易自卑。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畢業是否可以從事本專業工作,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等等。就近的來說,學校社團活動、班級體活動、戀愛等等都可能有需要考慮的事情。總感覺很忙,但是回過頭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麼,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些對以後有什麼好處,反正就是這樣子做了。

對未來生活的要求增加與不知道能否達到的矛盾。父輩可能是吃喝房子孩子,但是現代許多人已經不是追求這些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追求許多新的東西。大學是半個社會,能看到高中看不到的現實,就會產生矛盾。

更加懂事(其實我也想任性,但是懂事已經是我的習慣了)。會想快點自力更生找工作減輕家裡負擔(雖然也有做兼職),會想在學業上要優秀等等。

導致個人迷茫的原因有許許多多,肯定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是,不管怎樣,要勇敢面對,積極生活。


玉珠落玉盤


現在的社會不同往日了,大學生群體已是大眾化,就業形勢日漸嚴峻,崗位要求越來越高,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會對人生感到迷茫。


風雲彩虹


因為知識以經大部分的普及了,物以稀為貴!男多女少現在的男孩子也很迷茫!所以大學生要創新!要做高科技的產品!中國男孩子要走出外國找全世界的美女[捂臉]


用戶吳海良


迷茫是因為沒有掌控感,即掌控不了自己,更掌控不了社會。社會發展越來越複雜多元,一成不變的事沒有了,唯一的出路是有自己的絕招強項,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有能力探索就不迷茫了。


小心眼168794174


感到迷惑是對世界的不瞭解,首先應該正視這種迷惑,這很正常,誰都會迷惑,不管處於何種環境、背景、物質條件的人,只不過迷惑的重點不一樣。其次,遇到迷惑的事要多聽,多觀察,切忌逃避,成年人要學會面對和思考。以上


小翟律師


誘惑太多,壓力太大


平cap


學術的功課畢業了,生命的功課需要繼續成長!


麗靜


大學生為人生感到迷茫,這樣的大學生是被諸多不應該追求瑣事糾纏,否則大學生為人生感到迷茫不會成立,如果沒有瑣事糾纏而感到迷茫,那不是大學生問是學校問題和社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