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艺术创作敏感


情感与艺术创作敏感

来自网络

多情与善感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感于情二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是,情是因物而感,让人感而生情。另一方面是,情反过来更会影响到感、或更加深感。多情者一般是敏于感受,而寡情者则常常是感受迟钝和麻木。当然,这里所说的情感是指美好的、更是与人民相通的情感。

一个人的艺术敏感,首先表现为对生活的新鲜感,或由生活细节而唤起对新生事物情绪和新的感受。这种新鲜感对于一个喜欢艺术创作的人是十分宝贵的,而能长久地保持这种新鲜感却实在不易。因为,人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周流运转、循环往复的世界。冬去春来,夏尽秋至,四时更换交替。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人们日作夜息的生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似乎极为平常,有什么新鲜之处呢?如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也并不是常会产生曲折离奇的故事、激动人心的事件,像紧张危急的场面和大起大落或大喜大悲的情绪变化的。

但是,即便在这些平常日子中,对于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来说,他也能在这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照样发现新鲜的东西。如,春天来了,鸭子在水中欢娱嬉戏。这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景象,人们看惯了,习焉不察。可是苏东坡却在《题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写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千古名句,通过欢快活泼的鸭子形象,透露了春的讯息、春的暖意,给人新奇的感受。

这句诗既富有生活情趣而又孕含出哲理,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人们对这种意境都能感受到,但说不出、也说不好,而苏东坡首先说出了,又说的极好。新奇的艺术敏感使他能够发前人之所未发,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作品,而这种敏感又显然与他对生活和大自然深切热爱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狄德罗说:“艺术就是人们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东西,在不平凡社会中找到平凡的东西。”对于具有丰富情感的作者来说,不平凡事正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之中,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常生活琐事也能入题,也能写出杰作。我国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就是一部以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不朽之作。

艺术敏感主要表现为观察事物的洞察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仍然离不开情感这个基本因素。因为当作家、艺术家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某件事物热情关注时,他在观察事物时就不会停留于事物的表面,更不会仅仅满足于照相机似的摄取和照搬的现实、去消极地接受事物的信息,而是对它积极地去发掘、去探测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真谛。

如:鲁迅先生从一条辫子的去留,看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从混沌麻木落后的农民中发掘塑造出了啊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曹雪芹从“钟鸣鼎食之家,富贵温柔之乡”中看到了封建大厦之将倾,以及一代青年男女的悲剧命运。作者如果没有倾注深切的感情和对生活的高度热忱,就不可能对社会生活这样体察纤毫,就不可能有如此敏锐的艺术触角和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事实上,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艰辛创作已经说明,作家深刻的洞察力中凝聚着何等强烈的对社会生活感情。

卜伽丘说:“我天生是个多情种子和护花使者”《十日谈》他的多情,即对新思想的热爱和对封建社会的憎恨,才使得他那样敏锐,第一个吹响了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号角。今天,我们的文艺队伍也需要更多新时期的多情种子,以更高的热情和艺术敏感来反映我们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