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三、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古鎮民宿

第二天一早,陽光如期而至,果不其然,如我們所願,老天自有安排。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古鎮周邊

當然不能輕易辜負老天爺的眷顧,於是迎著晨曦,我和孩子走過大戲臺,走過月門,走到姚江邊,走到龍爪榕下,走入牌樓,走在青石板路上......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古鎮入口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郭家大院

走進小橋、流水、人家。今天沒有了雨滴的調皮干擾,我們終於妥妥地走進了黃姚這幅鮮活的畫卷中......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見龍祠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龍爪榕

800多年的龍爪榕古樹下,佐龍祠前的年輕母女施施然走過,畫一樣地美。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帶龍橋

坐在門前石階上的兩個黃姚本地人,我知道這裡既是客棧,也是他們的家。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仙人古井

昨日的山洪,儘管淹沒了仙人古井,然而今天卻阻擋不了這百年古井清泉汩汩流出,也阻擋不了黃姚人安然地繼續生活。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仙人古井

走在錯落有致的石階、民居、庭院間,一道木門,一個轉角,串聯起一個立體而鮮活的黃姚清晨。令這裡彷彿離紅塵很遠......其實只隔了幾條街而已。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民居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西門樓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仙人古井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司馬第

不知道是刻意為之還是渾然天成,黃姚古街按“九宮八卦”陣勢佈局,一條主街延伸出八條彎彎曲曲的街巷,宛如一個大迷宮,如果沒有指示牌,身處其中很容易找不著北。

這兩天我在古鎮走過3~4次,發現有的地方路過好幾次,有的地方半天也找不著。因為很多巷口比較相似,如果走錯了巷口,很快你會發現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三條小河蜿蜒穿行在古鎮之中,古民居和四周石山的“靜”,與流水的“動”,自然而然地融合成一幅“遠山、小橋、流水、人家”的山水畫卷,完美詮釋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帶龍橋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南蛇出洞

昨天被洪水淹沒的帶龍橋,今天果然也如願完全露出了水面。聽當地人說,只要水漲,帶龍橋就會被洪水淹沒,水退就會重新露出來巋然不動,數百年來一直如此,不管多大的洪水,都無法沖垮古橋,令人歎為觀止。

橋下的白管,是古鎮 新建 還沒沉降的排汙管。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可以期待,未來的黃姚將會更加山清水秀。

走上帶龍橋上的時候,滿是感激。

儘管昨天我也做好了這次旅行看不到帶龍橋的心理準備,但此刻依然從內心裡感激,感激昨天我姐為我可能看不到帶龍橋的擔心與遺憾。

儘管我已經是做了父親的人了,但在她眼中,我永遠還是她要照顧的弟弟。

只有真正愛你、牽掛你的人,才會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為你擔心。想想在日常的日子中,你是否曾對這種關心和牽掛不以為然?甚至對於親人的反覆叮嚀與絮叨感到不耐煩?如果是這樣,可就要小心了。有人還關心你,是你的“福氣”。而你的不在意、不耐煩,或許會把“福氣”趕跑了再也不回來。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石跳橋

因此,儘管此處的石跳橋,依然被混黃的山洪水淹沒著,然而此行我已經很滿足了。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郭家大院

巨大的石磨很像歷史的年輪,在靜靜地躺著......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司馬第

而河邊蜿蜒伸展青石板路的盡頭,更像是隱士的家居。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黃姚大劇院

開三輪車來到長廊凳子上擺賣的特產,比在店鋪裡更顯幾分鄉土的親近。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迎秀街

爬牆虎陪伴著有些剝落的泥磚屋,像在訴說著光陰的故事。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永安門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三星樓

古街各個出口都有古老的門樓與楹聯,每個名字、每個門樓、每幅對聯都在平淡中透出與眾不同的書香氣。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寶珠觀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阿姚的房子

阿姚的房子,曾出現在很多關於黃姚的遊記裡。但我覺得,不止是阿姚的房子,其實黃姚的每一個民宿都不錯。跟 麗江 、 陽朔 的民宿相比,黃姚的民宿雖然也密集,卻都錯落有致保持清靜的原貌。

最重要的是,在古街的民居里,還生活著許多原住民,因此守護古鎮數百年的精靈並沒有離開。儘管部分古街開始有商業的味道,但古鎮整體獨特的詩畫氣質仍得以保留完好,這也是我尤其鍾愛黃姚的原因。

特別希望等我下次來黃姚的時候,依舊可以看到這種無可替代的和諧。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龍爪榕

在黃姚,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年齡段的畫師,各自找個地方坐下,悠然自得地畫畫寫生。對此我一點也不感到詫異,因為,這裡,的確就是人在畫中啊……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黃姚大劇院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郭家大院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黃家大院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石板街

「黃姚系列3:畫中游」雨過天晴,走進畫中

黃姚大劇院

跟其他古鎮不同,漫步黃姚,有河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這些隨處可見帶有藝術氣質的建築物,與山水一起,默默地陪伴著古鎮走過四季,見證滄桑,它們的存在彷彿能讓時光靜止,讓黃姚停在了宋、明年代的畫卷中。

我去過不少古鎮,象 陽朔 西街、興坪, 麗江 古城、 束河 ,還有 廣州 附近的 沙灣 ……卻從未見過像黃姚這樣如詩如畫的地方。 陽朔 、 麗江 太喧譁,更像是一個“大趴”; 沙灣 雖靜美,然高門大院,祠堂林立,倍覺孤高。唯有黃姚,最像“家”的樣子。

這次我在黃姚逛了好幾圈,居然沒有發現其他古鎮常見高門大戶的 石獅 子,一個也沒有。短短兩天,在我眼裡,黃姚如同一個“大隱”,隱於尋常巷陌,隱於竹林中、隱於山水之間,絲毫也不張揚,處處卻又分明就像一幅能把日子過成詩的水墨畫。

成年人的生活,有太多的牽絆,有太多的溝溝坎坎,同時世界也變得比從前更喧囂,更紛擾,慢慢地,慢慢地,人就變得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不知道怎麼好好過日子了。

來黃姚之前,也是在打拼多年後,突然覺得日子過得沒勁了,想找個地方散散心,希望通過旅行,能讓那顆因為壓抑而變得煩躁不安的心,能夠安靜下來。

而不經意遇見黃姚的詩情畫意、平淡從容,正好成為一付意想不到的“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