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申報何時了,規則知多少?

  職稱,是很多老師心中的痛,吐槽職稱的人很多,取消職稱的呼聲也越來越大,但我想說的是:在今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不會取消教師職稱。

為什麼教師職稱不會取消呢?

  職稱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誰說取消就能馬上取消的,取消一項制度,必須要有另外一套更加合理的制度替代它才行,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新的制度體系還沒有建立。我國職稱制度,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設置了工程、經濟、會計、農業、衛生、新聞、律師、教師等29個職稱系列,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的技術職務任命、1977年到1983年的專業技術職稱評定、1986年到現在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等幾個階段。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辦公廳又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對這職稱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改變了過去“唯論文、唯資歷、唯學歷”的做法,讓專業技術人才獲得了更科學的評價和肯定。因此,我們可以斷定,職稱制度只會改革,不會取消,更不會單單取消教師職稱。

職稱申報何時了,規則知多少?

2917年《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的重大職稱改革

  既然教師職稱制度不會取消,與其無謂地吐槽,還不如按規則去辦。說到規則,有人馬上就會想到“黑幕”、“潛規則”之類的詞。作為過來人,筆者不懂什麼“潛規則”,因為我的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都是經過“兩次洗禮”才通過的,那麼我就以申報高級教師為例給大家談一下“明規則”吧!

  教師職稱跟衛生系統醫護人員的職稱獲取方式有些不同,醫生職稱的獲得是通過考試,教師職稱的獲得是通過申報,考試看的是成績,申報看的自然就是條件了。作為一名教師,符合條件自然就能獲得相應職稱,條件越優越,就能更容易或先一步獲得相應職稱。因此,要想獲得更高一級職稱,硬性條件是要具備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真正的“黑幕”,如果有,那也一定是條件接近的,一個完全不符合條件的人,是沒有一個評委敢冒風險給你開綠燈的。據我所知,現在評審高級教師還是比較嚴格規範的,首先是評委多(不是哪個評委說了算),其次是交叉評審(市與市交叉),再次是評審材料是以抽籤方式分發給各評委的。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搞得來“黑幕”的那一定不是普通的教師。我們的老師大多是普通人,我們有理由相信,絕大多數高級教師是靠自己的實力和能力獲得的。

職稱申報何時了,規則知多少?

高級教師職稱證書(2015廣西版)

那麼,教師申報職稱要知道哪些規則呢?

第一,要看申報文件。

  有些老師看到別人申報職稱,於是也糊里糊塗地跟著申報,既不閱讀有關文件,也不對照自身條件,人家說要什麼他就跟著別人準備什麼,像這樣去申報職稱怎麼能獲得成功呢?職稱申報的要求一年跟一年不同,如早幾年申報職稱要求考計算機和英語,而且還是作為必備條件,現在很多地方都不作硬性要求了,你還忙於英語考試那不是瞎忙嗎?其他論文、課題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就要看當年的職稱申報文件是不是作了硬性要求,如果不是,有就放進去,沒有就算了。

第二,要看年限要求。

  申報職稱有些年限要求必須要達到,不符合要求那是一票否決的。如申報中小學高級教師,必須要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五年以上,你才四年半的話勸你還是放棄吧,申報了也沒用。另外,班主任工作年限也很重要,一般要求任現職以來要擔任班主任滿三年以上或承擔其他學生管理工作滿五年以上,如果你的申報材料中不能體現這一要求,那也會被否決的。

職稱申報何時了,規則知多少?

第三,看業績條件。

  業績條件是職稱申報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條件,其他什麼公開課、課時量、繼續教育等證明材料,只要有就行了,能提供該項就能得分,但業績材料(個人榮譽)是得分的關鍵,那麼申報職稱要具備哪些榮譽呢?

1、綜合榮譽。

  綜合榮譽一般包括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等,這些榮譽,級別越高,含金量越大,獲得職稱更容易。城區教師最好有市級以上綜合榮譽,農村教師一般有縣級綜合榮譽也可以了,至於省級、國家級的綜合榮譽只要有一個都可以碾壓群雄了。這裡我想說明一下的是,優秀教師是最有說服力的綜合榮譽,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一般是中層及以上領導)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而“優秀教師”則是對一個人最綜合的肯定,如果有這個榮譽請最好放在前面。另外,同樣是“優秀教師”,蓋縣人民政府公章的就比蓋縣教育局公章的優秀教師更有含金量,蓋縣人民政府公章的優秀教師相當於地級市教育局優秀教師。

2、教學榮譽。

  申報教師職稱,如果你一個教學比賽榮譽都拿不出來,那評委是很有想法的。如果你有一個或幾個縣級或市級課堂教學比賽(或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的榮譽,那是非常完美的,這是最能體現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佐證材料。此外,縣級以上“優秀學科帶頭人”證書也是證明你教學能力的一個有力材料。如果這些都沒有,那總得有個期末考試優秀獎、學生比賽優秀指導獎這類獎項吧。

這些獎項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甚至要一輩子去準備。有些教師學校安排上公開課,他從來都不願上,校級公開課比賽的獎項你都拿不出來,更別說縣級、市級、省級以上的賽課榮譽了。這裡我想劇透一下“潛規則”,很多市級以下的課堂教學比賽只設一等獎和二等獎,不設三等獎(因為縣級三等獎對評職稱用途不大)。因此,只要你有能力,能代表學校去參加縣裡的課堂教學比賽,一般都能拿個二等獎,這對申報職稱也是有用的。

職稱申報何時了,規則知多少?

3、科研榮譽。

  科研榮譽大多以論文和課題的形式來呈現。雖然現在論文和課題不作硬性要求了,對農村教師更是不提,但是,當“人無我有”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更有勝算呢?很多老師不願寫教學札記、課後反思、教學論文等,其實你把自己獨到的做法和感悟寫下來,就是很好的科研成果。我剛參加時,就曾寫過一篇《中學作文的捷徑――淺析“蒙太奇”手法的運用》的文章,然後我就試著投到雜誌社,結果發表在2000年《初中生學習技巧》第9期,雜誌社還寄給了我40元稿費,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那時我剛畢業不久,也沒想到申報職稱這些事情,況且那時的職稱也沒現在這麼“火”,也沒有那麼發表論文要求,我寫作投稿只是興趣使然罷了,沒想到我在2004年申報中級職稱時卻用上了。我忽然想起一句話: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頭腦。當然,後來有些職稱論文的發表漸漸演變成現金交易,不但沒了稿費,收“版面費”也成了公開的秘密,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為了讓申報職稱更有勝算,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老師們還是做點科研吧,寫寫文章做做課題都行。

  總之,職稱制度我們可以吐槽,但我們不能放棄準備,特別是榮譽方面的準備。任何一項的榮譽的獲得,都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只要我們具備了一定的資歷條件,按照規則去辦事,我想獲得高級教師職稱也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老師們,職稱是暫時取消不了了,你還在等嗎?(完)

職稱申報何時了,規則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