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水鬼:河童


傳說中的水鬼:河童

電影《河童之夏》海報


河童是日本對一種水怪的稱呼,傳說中這種水怪看起來像小孩,有四肢,通常很纖瘦,皮膚就像青蛙的皮膚那樣黏滑能反光,而且它走過的地方還會留下黏液的痕跡。他們有著綠色的身體、黃色的鳥嘴、背上有甲殼、頭上有盤子,這個盤子裡盛著水,如果盤子裡面的水乾了,他的力氣也就枯竭了。它們最喜歡吃黃瓜,喜歡跟小孩子玩相撲,時不時給人惡作劇,但它被人捉住後會寫悔過書,交出“祖傳秘方”,也就是一些秘密藥方,還會幫人插秧,給田地引水。正因為如此,被日本民眾認為是最親近的妖怪,在日本民間文學中出鏡率非常高。這種妖怪跟中國的“水猴子”極為相似,但是中國的水猴子在傳說中是全身有著紅色毛髮的水怪,在水中力大無比,到岸上就手無縛雞之力。

對河童感興趣是從我擔任研究性學習老師說起。在有一屆學生提交的研究性學習作品中,有一份《關於國漫與日漫的對比研究》談到日本動畫片導演宮崎駿作品的特色,這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這之前我對日本的動漫瞭解不多,只限於我們那個時候看過的動畫片《蠟筆小新》、《哆啦A夢》、《一休》等等。

在看過這份研究性學習的結題報告之後,我開始到網上查找宮崎駿的作品來看,到目前為止已經看過了他的《風之谷》、《千與千尋》、《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龍貓》、《起風了》、《哈爾的移動城堡》、《紅豬》、《魔女宅急便》、《懸崖上的金魚姬》、《貓的報恩》、《百變狸貓》、《地海戰記》等。他的動畫片中的主題總能夠讓我產生共鳴,覺得他雖然是日本人,卻拍出了我最想找尋的動畫片。

在四處找尋他的動畫片的過程中,我看了《河童之夏》這部動畫片。這部由原惠一執導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間的友情以及所遇到各種事情和人類的故事。我對日本人把這種水怪叫做“河童”大惑不解。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因為它常出現在河邊,又長得像3歲至10歲小孩模樣,所以才叫“河童”。有人說,他實際上就是中國的“水猴子”,最早起源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上游,古時候叫做“水虎”,又名“河伯”。《幽明錄》上記載這種生物名叫“水蟲”,又名“蟲童”或“水精”,身高約60公分至1公尺高,體重45公斤左右,貌似3歲至10歲的小孩模樣,長得像人也像猿猴。身上會發出臭味,並且有粘液。大概原來小學語文課本里《河伯娶親》裡西門豹要破壞的用少女祭祀的那個河伯就是這種水怪吧。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甚至專門創作了一部短篇小說,名字就叫《河童》,講得是一個狂人登山時在曉霧中迷失方向,誤入河童國。在那裡他耳聞目睹了這個國家的一切,感到無法忍受而逃回了人類社會。可立即又對人類社會感到嫌惡和絕望,他轉念想逃回河童國卻被抓了回來,並被認為是“狂人”而送進了精神病醫院的故事。可見河童這一形象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佔據著何等位置?日本巖手縣的田園小鎮遠野有大量河童的傳說,其最神秘的地方,是位於一座神社旁的小溪,叫“河童之淵”,傳說中是河童的居住之地。當地人傳說,如果你哪天撞見了河童,就算它是 “惡河童“,只要向它鞠躬就好了,因為河童非常有禮貌,一定會向你回禮,這樣它頭頂的水就會流盡,就失去力量了。

後來又看到了國內2019年上映的由項秋良、項河生導演執導,青年演員劉林城、朱麗嵐主演的影片《水怪》,影片中的水怪造型讓我大失所望,情節也同中國老百姓口耳相傳的沒什麼兩樣。最近,又找到日本1994年上映的電影《河童》,卻發現這部影片中的河童造型就是外星人的造型。只是從這部片子中瞭解到河童也分男女,男的死了之後就變成一顆丸子,女的死了之後就變成銀河。這倒是之前沒有聽說過的。

相比之下,最符合我心中期盼的河童造型,還是《河童之夏》中那個有點搞怪,也比較可愛,老少咸宜的小酷。那不知道是多少日本人童年一個瑰麗的夢,只是這夢、這河童的形象不太可能出現在任何一種中國人的夢中而已。因為,相對於日本人覺得他可愛,而在中國人印象中,“水猴子”卻從來不是可愛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