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時間裡面,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處世哲學所總結出來的,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富含道理哲學。

但是很多的俗語分為上下兩段,在流傳中人們往往只能記住一段,比如說“娶妻娶德不娶色”,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句俗語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什麼意思。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這句話說得是結婚挑選的對象,當時都不是自由戀愛而是包辦婚姻。在古代人的眼中,妻子是家裡的女主人,而對家族內部的運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人們考慮的首先是否是門當戶對,然後是對一個女子品德的考量。

現在很多人覺得顏值即正義,但是如果試想一下,你娶了一位很漂亮的妻子,但是她的品德不行,而且還整天跟公公婆婆吵架,跟你吵架,更是會讓家庭雞犬不寧的,這樣的話,還有必要娶回家嗎?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而且如果一個妻子太漂亮的話,總會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尤其是當一個男人自身條件一般的時候,就會整日疑神疑鬼,互為猜忌。

沈復的《浮生六記》曾經講述了自己與妻子陳芸的生平事蹟,沈復說陳芸長得並不是很好看,但是屬於舊社會里面的典型的閨閣女子,她自幼數讀詩書不說,還聰明賢惠,就算是最後沈復家道沒落,她也一直能陪伴在左右不離不棄。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其實“娶妻娶德不娶色”後面還有一句話

世人不知娶妻娶德不娶色之後還有一句話,那就是“交友交心不交財”。他告訴世人,一定要看清朋友的真面目,不要跟一味談錢的朋友交心。

《世說新語》裡面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三國時期的管寧和華歆原本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倆在菜園子裡面鋤地的時候,見到地裡面有一塊金子,於是管寧就把它當做磚頭一樣丟在一旁,而華歆卻悄悄撿起來裝在了兜裡。

後來有一天,兩個人都在一張席子上讀書,這時候外面有一位達官貴人經過,管寧依舊讀書不受影響,而華歆卻扔下書去看熱鬧去了。

於是,管寧便把席子割為兩半,跟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一個滿眼都是錢的朋友,怎麼可以交往呢?用錢能交往的了很多朋友,但是這些人一但從你身邊撈不到利益,立馬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這就是最簡單的人性,尤其是現在的社會,也之後看透了人性,才能更好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其實看人性,曾國藩在《冰鑑》中就有提及,說是人性這種東西,其實他看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就能看的大差不差,當時李鴻章給他推薦了3個人,他只看這3個人的動作神情,就能看出這幾個人的性格特點。

就憑這有點,曾國藩從一個腦子笨、脾氣差的鄉下泥腿子,成長到了晚清四大名臣、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地步。

而曾國藩能有後來的成就,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努力,還有靠的是他背後的男人——馮夢龍。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說起馮夢龍,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三言二拍》,但是他最出名的,卻是這本讓影響了曾國藩一生的書籍《智囊全集》。

曾國藩白天時候在朝堂,一到晚上,就會拿出這本《智囊全集》捧讀,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方面的智慧。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從古到今都不缺“人精”,如果把人精的智慧故事都總結下來的話,就不愁不成功,而這本《智囊全集》,就記錄了從先秦到明代的歷代的智慧故事,也就是所謂的“人精”的最出名的例子,這樣的例子有1200多個,也難怪這本書號稱是“小資治通鑑”呢。


就連作者自己都說這本書是“天下無餘智”,意思是全天下的智慧,都集中在此,同時也有“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的說法。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馮夢龍是明代的通俗小說家,就像是今天的金庸一樣,這本智囊全集是他最獨特的作品,它是小說,也是歷史,上面的事蹟都是有據可查的,字字珠璣,長短故事,皆藏智慧,讀之可受用一生。

這本智囊全集,有原文,有白話文譯文,還有馮夢龍自己的閱讀感想,讀起來非常有意思,還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註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註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經典,教你看穿人性


這套書上下兩冊,才賣79元,少一頓可有可無的應酬,或者是少幾包香菸抽,卻能給自己換來智慧,何樂為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