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够养活一家五口人吗?

岭南人士叶生


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够养活一家五口人吗?

如果四十年前每月有100元的收入,那真的是高干,是工资水平相当高的。有这样一笔收入,能否减少在一家五口人,不妨来算算账。

那时候,猪肉是7毛3一斤,鸡蛋是3价钱一个,蔬菜都是几分钱一斤。只有米,需要粮票供应。再看房子,虽然面积小点,结构差些,环境落后些,但是,都是公家分的,每月的租金几毛钱。好的房子也就几元钱,足够一家人住。至于衣服什么的,布料都很便宜,但时兴穿有补丁的衣服,做新的衣服,大多也是到过年的时候。

如此一来,一个月的伙食费,一会超过50元,一般也就30元左右。房租可以忽略不计,衣服不需要花什么钱。至于孩子上学,一学期也就几元钱学费,多的也就十来元钱。看病不需要花钱,就是花钱,也很少很少。水果等其他产品,由于市场供应数量有限,也不可能天天买。那么,一个家庭,一个月能够花掉五六十元,就是家庭条件非常好的了。100元一个月的收入,还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了。


谭浩俊


四十年前,大米每斤0.138元,猪肉每斤凭票0.78元,大人每月食油200~250g,小孩每人月100~150g,豆腐每人每月4块0.2元5分钱一块,要票,参加工作学徒,每月18元,每人月伙食9元,剩下是零钱。有100工资的必是老师傅了,8级工以上或是有点职务,一班8级工人每月基本工资88元,有5元附加补贴,当年我老爹每月75元加高温等补贴,好像是83元月,我兄弟姐妹4个,老妈没工作,做点临时工,掙到3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有滋味,过春节了,能得到2角钱压岁钱,到处显摆。


糊里糊涂95915366


呵呵 坐标无锡城市户口。哪时候我爸爸工资46.6元。妈妈工资41元。生活很好啊。一角钱就可以买三个素菜。馄饨1角1碗。面8分钱二两一碗。烧饼3分钱一只。油条5分钱二根。肉7角4分一斤。爸妈礼拜了就烧肉我们吃。我是63年出生的。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因为是城市长大。没有饿过肚子


用户迷路的狼


不但能养活一家人,而且还是相当富裕的,等于现在的大款家庭,生活水平相当高了,我小的时候,全家一年才花了一块五毛钱,几乎不买东西,但是自己种的菜,粮食生存队里分的,成年人每年480斤,学生每年520斤粮食平时都是用鸡蛋换,,,,说多少现在的年轻人理解不了,那时候几乎没有贫富差距,所以就没有攀比,人是幸福的,因为世道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现在为什么人活着特别累,其主要是不公平。


用户3513675551868100


我父母都是七零年毕业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工资每个人都是43.5元,比一些大他们十岁左右的工人都多,于是老工人就酸溜溜的称我父母这种夫妻俩个都是大学生总工资为87元的家庭叫“八七公社”。那时候我在爷爷奶奶那里,父母每个月寄20元给我,他们两个带着弟弟,一个月相当于就是67元养活三个人。而那些老工人生活就更紧一点,一是孩子多,普遍都是3-4个,再就是女的一般没工作。不过好在他们空闲时间多,就四处开荒种菜、养鸡,甚至有养猪的,这样就省一些钱,间接提高了收入。统算下来,四十年前,一个家庭如果老老小小有六口人,换算下来一个月收入在一百元的话,紧是紧一点,也不是不能过就是了。


文死贱武死颤


个人经历,我姑妄说之,你故妄听之,不喜一笑了之。

40年前是1980年,改革开发已经3年物资已经比78,79年丰富多了,的确良卡其布正当时,月入100元养活一家5口人,如果没有其它贴补,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80年我家就是5口人。在之前的就不说啦!


凯腾聚知


这个问题,要看是什么地方啦。象我们这种边远贫穷地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月能领100元工资的要算是比较高级别的干部或较高级别∫的专业技术人才了。本人那时才领4O元一月的工资,养一家四口,过的也还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了。若当时能领到8O元一月工资,养四口人那可是富裕家庭了。因为我在每月从4O元逐步过渡到50元的那几年时间里,靠省吃俭用还能实现“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的购置能力,如果有双倍工资,那我一家的生活不是过的非常滋润吗?所以在大中城市不敢说,在小地方穷地方,四十年前一月领100元工资养一家五口人,不是养不养得起,而是已经很富足的了。


闲人说事140311869


40年前100元月薪养5人,应该是中等偏上生活水平还有节余。

因为我1983-1986年在县城中学读书,父母每月就给我15元生活费(不含吃的米)。这水平应该是中上水平,一般的家庭只给10元,最贫困的5-6元的也有。

因为那时早晨泡菜只要1分,中午、晚上的蔬菜是5分一份,肉只有2角一份。一周能吃2-3份肉就算我这种家庭条件算好的了。很多有条件的学生,每周回去都会用咸菜炒点腊肉、或用猪油煎一点豆瓣酱带到学校,那就算美食了。

想想当年,再看看现在,大家的生活比过去好了多少倍!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喊没钱、压力大,那是与身边更富裕的人在比。要跟30年前比,现在一般偏差的家庭所过的生活,也跟过去过年的生活差不多!

更主要的,现在不仅消费水平比过去高太多,特别是消费项目比过去多太多了。冰箱、彩电、空调、音响、电脑、手机,寻常家庭都换了多少代了,过去很多东西都没有,即使有也只有极少的家庭,才能用上现在早已淘汰的东西,旅游更是没听说过[害羞]


乐水爱山


肯定是真的,我那时候工资才十六,学徒三年,第一年工资十六,第二年十八,第三年二十一,满师后三十。那时候我第一年买了一块钟山牌手表,三十元,第二年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百多,第三年盖了个小房子。那时候肉是七毛四分钱一斤,一碗小馄饨就一毛钱。


珍珠黑月季花1


我记得八一年我十六岁在青年点农场,每天工资一元钱,每个月就是三十块钱,去掉买饭票还能剩余十元钱,那时候每人每月粗粮细粮各一半的量,基本没多余的钱买东西,那时候都很穷,家里的大人工资要一百多块钱相对要高一些,还有低的,每月只领七八十元钱的工资,家里最少要有三四个孩子,四五个算是正常,多的七八个,八九个,我们住在城区就是这样的生活水平,基本家家户户相差不多,不过生活是困苦了些,只要每月不缺吃喝,人的精神压力就会觉得不是很大,那个时代的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当时的市场商品很单一的原因关系所致,也是人的内心欲望得不到膨胀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