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如此低迷,两桶油为什么还巨亏?

乱皮踩


一边是需求的大幅下降,一边是收入和成本倒挂,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想不亏损都难!

第一,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无法阻止中石油的亏损。从理论上讲,国际油价只要跌破40美元/桶,中石油的成品油价就不用再进行调整了,这是保价机制。但实际上,国际油价跌破40美元/桶之后,即使跌至20美元/桶,这之间的差价并不是归中石油所有,而是要统一上缴国库的,所以中石油根本享受不到这个限价的直接好处。

第二,中石油不仅是要进口大量石油,同时也要生产大量石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石油企业的开采能力可以排到全球前十位,中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但中国国内的产油成本很高,达到50-60%美元/桶,比美国的页岩油产油成本50美元还要高一些,这就导致国际油价过低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原油开采是越采越亏的结果,而这部分亏损将由中石油等企业来承担。

第三,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过快,库存又来不及消化。在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暴跌时,国内的成品油消费需求也在急剧萎缩。第一季度,国内成品油销售量下滑20%以上,消费需求的骤降,使得原油存储的石油不太可能快速销售出去。此时,中石油发现,自己买的成品油是越买越亏。因为,你刚刚把高价买来的原油提炼出成品油,准备销售出去后,发现国际油价又跌了。就像房价,你在房价上涨趋势中,什么时候买房子都是赚的,马上账面盈利了;反之,但如果房价在下跌过程中,你任何时候买都是亏损的,因为刚买了,房价就跌了,账面是亏损的。



盛世拾荒


这个问题你不能单独因为觉得中国是原油进口国就以为原油下跌对中国有利,实际上中国的油企大量的投资海外的油企,并且也大量的在海外销售,因此油价下跌,首先两桶油在国际市场的投资上就是亏损的,另外两桶油还间接的投资了新能源这一块,油价的下跌的话,会导致资本进入新能源减少,对国家的战略安全也会有影响。


油缘来聚


目前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现有国内和海外两块油田开采业务,据说其开采成本都要在每桶50美元以上。按照现在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两桶油的售价为每桶40美元。所以它们还是要亏。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与国际原油挂钩,根据布伦特等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以10个工作日为周期,国际油价变动超过4%,则相应对我国的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未超过4%则不变。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超过上下限成品油价格将不再调整或者进行补贴。

这个作价机制始于2008年,后经两次调整,在2013年将计价周期从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在2016年设置上下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