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扬州养老去


到扬州养老去


这两天迷上了扬州,手机上看扬州旅游视频,在网上查京杭大运河的走向、景点,在头条上看网友对扬州未来发展的观点和意见,看到有人在富春茶社吃蟹黄包子,咽口水了,馋。

昨天晚上十二点,我在今日头条上发了一个评论,“扬州的何去何从”一天下来,推荐9万,阅读8584,评论22,成了热帖,让我意想不到。扬州如何发展,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千年古镇啊,交通要道,不能在高速发展的当下被边缘化了。

好久没有去扬州了,当年我的闺蜜的母亲是扬州水利学校的老师,里面的环境很美,有池塘可以钓鱼,现在已经和扬州大学合并了。扬州大学是扬州唯一的一所大学,而扬州历史上就是出文人,有钱人喜欢建宅落户的风水宝地,联合国也把扬州评为宜居的城市,可见扬州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值得一提重镇,南北交融,东西合并,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俱佳的好地方。


到扬州养老去


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京沪深广成了一线城市,一江之隔的苏锡常并入上海共荣圈,对面的南京地铁最长,新街口德基成了第三大商场,而扬州人则仍然停留在水包皮,皮包水的安逸之中,年轻的、有本事的人被这些大城市虹吸走了,剩下的留守老人自得其乐。怎样融入经济发展潮流,找到自己城市的定位,可不光是扬州市长的职责,老百姓心里自有掂量,扬州人到底是江北人,还是江南人,至今都无法扯清。

扬州这些年也搞了不少房地产开发,万达广场也有,京东和万科都有投资,尤其是市容市貌很好,旅游业成熟,现在在讨论城市规划,城市定位,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进入哪个城市的共荣圈,是宁镇扬联合,还是直接过江向上海靠近,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搞开发,就要搞房地产,这是套路,我亲历了南京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扬州也在走这条路,可惜晚了一些,难度较大,必须转换思路。


到扬州养老去


本来盖房子是为了安居乐业,解决刚需的问题,现在房子成了金融产品,任何实体经营都不会有那么高的回报,当然也是高风险的投资,在这个阶段要想树立起城市形象,就需要全盘考虑,看看自己的家底子,能吸引什么样的投资客,确实是很大的难题。

我是装饰行业的专家,什么样套型的房子我都做过室内设计,现在已经不是玩炒房游戏的时候了,必须设计出人性化,现代化,美观实用的房子,才能吸引买房者。扬州自然环境优美,水系发达,人文景观浓郁,如果能满足老年人解甲归田,隐居养老的需求,也是一种理念,一种营销策略,现在养老行业利润可观。


到扬州养老去


我的一个朋友父亲是仪征人,在扬州和南京都有房,女儿也在南京工作,可他最终选择了在扬州落户,他不想脱离他所熟悉的地域环境,而且扬州的慢生活比南京更加舒适,社交圈也有,扬州确实是适合养老的地方。

现在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比较高,而且有不少积蓄,投资房产,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护理,医疗也是必须考虑的,扬州医疗行业发达,苏北医院,第一医院都可以培养全科医生,在小区规划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幼儿园,小学校,也要考虑养老院。我父母的最后阶段都是在南京中山干部疗养院渡过的,有电梯上下,食堂,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厨师,环境优美。当然如果让老人种花种菜,养宠物那就更好。

这样城里的年轻人一到节假日就开着车来看望老人,院落文化是吸引客人最大的卖点,中国丈母娘在澳大利亚种菜,成了网红,每一个人都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节,扬州是最佳的环境。刘集镇靠着西郊森林公园,就盖别墅出售,如果能配套设施完好,是会有很多人问津的。

扬州往东面发展和泰州合并,不是不可能,而是要有切实的利益。土地是关键的因素,如果让买房的城里人,买农民粮食,蔬菜,吃他们养的放心猪肉,过田园生活是多么的惬意。


到扬州养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