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疫情期间家里是开窗户好?还是不开啊?

努力小宝贝


我觉得还是要开窗通风的,保持室内有清新空气在屋里活动的人才不会感冒,身体才会健康,免疫力才会提高。病毒的传播是需要密切接触的,适当的开窗通风不会加大病毒传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健康了才能有效阻止病毒感染。


鸣萱老爸


说实话,我每天都在为这个问题而纠结烦恼。每天清晨,我还没有起来,老妈就会起床打扫卫生,直接推开我房门,把窗帘拉开,窗户打开,让嗖嗖的北风和漫天的PM2.5全部快乐地一股脑涌进我的房间。一般等房间变成冰窖的时候,也都是我起床的时候。为了这个问题,我跟她讨论了很多次,我说外面细菌多,传染,雾霾严重。她说多开窗通风有好处。

导致最后的常态就是我不停地关窗户,她不停地开窗户。于是乎,后来我放弃了。所以我觉得,开窗户还是不开窗户,决定权在家里的老妈手里了!


乔先森和范先森


疫情期间,这类情形建议开窗――

1、楼层在3楼以上。病毒一般通过飞沫等载体传播,3楼以上开窗,病毒一般“飞”不了这么高;

2、窗户离街道、过道至少有3米以上距离;

3、晚上;

4、卫生间的窗户尽量24小时打开(门可以关上)。

如下情形可以考虑暂时不开窗――

1、窗户离人行道、过道过近(3米以内),同时窗户边经常有人路过甚至咳嗽、打喷嚏;

2、窗户对面的住户、场所是医院或有确诊、疑似病人;

相信祖国!全民重视,防护到位,一定早日战“疫”成功!


泛家居咨询师张兆伦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特别强调,“这个病大家记住一点,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拼命的通风,就是很好的预防。那么今天跟随李医生一起来看看正确的通风方式。

疫情期“开窗通风”指南

  • 最佳的开窗方式:打开居室中距离最远的两个通风口。要让空气有进有出,经过整个房间,通风效果才好。


  • 勤通风的标准:每天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同时在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
  • 开窗时间段:8时~11时、13时~16时这两个时间段内,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是开窗的黄金时间。

新冠病毒会从窗户进来吗?

一些人因为对“气溶胶传播”的忌惮,而不敢开窗。

首先要明确,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所开展的实验显示,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密闭的空间、较长的时间、高浓度病毒),才有传染的可能性。在通风环境中,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冠病毒。

可以。医院建筑设计都是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民用建筑就算是在发热定点医院附近,也足以保障安全有效的距离。

小区有人确诊,能不能开窗通风?

可以。中日友好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郭丽萍表示:患者排放的病毒气溶胶在开放环境中快速稀释,浓度显著降低,活性受到影响,被吸入的几率与剂量都大幅度减少。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如果说你的小区不是一个聚集性发病的小区,作为小区一般居民,无需过度恐慌,在家中只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开窗通风并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家人居家隔离,能不能开窗通风?

可以。如果有居家隔离者,必须单间隔离,或处在全屋出风的位置。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

对抗疫情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我们仍应该提高警惕,做到“勤通风、多洗手、做好防护”,以防病毒卷土重来。


精神科李文惠


要定时开窗通风的!病毒在空气里呆不了多长时间!但不要长时间开,容易感冒的!如果普通感冒发热了,也会疑似!需要注意!

这次疫情主要两个传染途径:一个是飞沫,不要和家人以外的人多接触,实在挺不过去就要保持行1米以上的距离,重要的是一定要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说三遍!

还有一个是接触确认病例传染,这点离我们虽远,但也得注意,有些人是隐形传染者,本身不发病,但是它传染别人,被传染的人发病,所以飞沫传染这点一定要注意!老实得待在家里就好了!

还有就是小道消息太多,不要轻信,官网上的多关注就好,得听官网的,电视上循环播放,一般有新消息第一时间都可以听到!注意一下就好了!不用太害怕!

都会好起来的!




门前南山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能不能开窗户?纠结了好几天,今天得知当然可以,而且勤通风对疫情防控很有好处。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于是,很多人担心外面的空气有病毒,开窗通风会将外面的病毒放进来,使家里人感染。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通风可以稀释病毒浓度

病毒感染人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和病毒浓度、毒力大小、人体的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在封闭的场所,如果有病毒感染者,可通过咳嗽、飞沫将病毒播散到空气中。密闭空间病毒浓度大,感染力大,而开窗通风后,可有效稀释室内病毒浓度,预防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人体后,身体抵抗力强的,可能不会发病,而身体弱的,可能症状严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死亡病例,大多是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而年轻人症状较轻。其次,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短

可能有人觉得,大家都通风,室外空气中的病毒含量肯定就多了,我再开窗通风,不就容易将病毒放进来吗?其实不然,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生存和繁殖。离开了人体,病毒存活时间是有限的。

另外紫外线也可杀灭病毒。由于室外空气的稀释,通风不会使室外的病毒进入室内。那么,既然室外空气会将病毒稀释,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短,我们出门为什么还要戴口罩呢?我们戴口罩主要是为了和人密切接触时隔离飞沫,尤其是去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地铁等公共场所。毕竟,我们出门活动是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另外,病毒还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手接触了附着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手又接触了口鼻、眼睛等部位,就容易感染。因此,一定要记得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归家后、处理食材前及吃饭前。

综合上述:勤通风可有效稀释室内病毒浓度,降低感染风险,有利于疫情防控。要注意,通风时避免受凉感冒。除了勤通风,还要注意出门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





河北杨子


很多人担心外面空气中有病毒颗粒或者其他脏东西,开窗后会不会把病毒引进来?

今时不同往日,请大胆开窗

武汉以外大部分地区,已经很多天没有新发病例,外界干燥、通风环境下,加上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冠状病毒颗粒很快会被杀灭。

离开了人体细胞,无法复制,几个小时就会失去活性。在大家的配合下,我们已经实现了张文宏教授的“闷死病毒”目标,各地已经开始谨慎复工。




开窗通风不仅能预防病毒,还能预防细菌性肺炎,增强体质

人类需要清新的空气,流通才能清新!我们的气道顺畅,才不会发生阻塞性炎症。

这是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位病人,因为咳嗽、发烧CT发现肺炎,他的肺炎是因为左侧支气管发生堵塞,被癌细胞堵住了,气流不畅,气管分泌的粘液无法顺利排出,中心型肺癌引起阻塞性炎症。肿瘤合并这种炎症是很常见的。

这场战疫,我们离胜利不远了

重症病人集中收治,轻症病人在方舱医院密切监控,这是控制传染源的最重要环节,我们做得很好!

这是已经休舱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26天时间共收治1056例病人,零死亡,这是一场并不伤感的告别!最近这样的好消息接二连三!

过去这段时间,正是由于这些人的默默付出,已经还给了我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迎着朝阳,开始新生活吧!

最后提醒一句,开窗户尽量中午开,在艳阳高照的时候迎接清新空气,沐浴阳光!


影像科豪大夫


其实开窗户只是为了空气流通。我一般早晨起来会开大一些,但是纱窗还是关闭的,白天开的一般大,晚上睡觉前会关小一些,只留一些较小的空间作为空气流通,因为完全关闭窗户是不好的,尤其是睡觉的时候。之前有出差过三四天,把家里的窗户全部关闭,结果回来后发现小金鱼也DEAD了,植物也差不多快OVER了,所以对于空气流通窗户还是很重要的,但是疫情期间开窗户的同时最好要结合使用空气净化器,现在家里净化器是24小时开机的,本人购买的也是三千以上较中端的净化器,净化效果好而且省电。


干锅球菜


编审专家:汪明明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应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指的是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打喷嚏、咳嗽时进入空气中,其他人因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而发生感染。飞沫传播仅限于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的情况下发生。

提倡大家开窗通风,与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并不矛盾。原因如下:1.飞沫传播仅限于病人身边有限的范围内。2.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并不长,必须找到下一个宿主才能存活下去。3.病毒使人致病是要达到一定的浓度的。室外空气中病毒的浓度较低,不易引起感染;开窗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病毒浓度,降低致病的风险。4.开窗通风,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鲜的空气有益身体健康,增加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浩浩6hh


首先,疫情期间,遵守政府安排,待在家里肯定是没错的,隔离自己,就是贡献社会,所以,再次期间,大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收的健康!

其次,在家里隔离期间,是否开窗通风,这主要区别于自己所在的区域,是否为疫情隔离区,如果不是,每天开窗是必须得,保证空气流通,本身就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如果居住地方为疫情重灾区,建议减少开窗的次数,家里应备用空气净化器!

最后,希望大家在这一次的疫情战役里,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