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簡史:法國大革命(5)

自從路易十六因為私通國外勢力被推上了斷頭臺之後,法國這下真正的“沒了君主專制”了

,但是剛剛結束了君主專制的法國人不會想到,時代其實才剛剛開始。

一言不合送你上斷頭臺

處死國王路易十六時期的法國大革命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是一個聳人聽聞的階段了,如果連國王都能殺,那麼請問還有誰不能被殺?

文明簡史:法國大革命(5)

羅伯斯庇爾

法國當時主事的機構叫做“公共安全委員會”,其實職業叫做“專業踐踏公眾安全”。當時的領導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叫做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在他主政期間,16000名“革命的敵人”,包括當時的瑪麗安內托特王后、著名的科學家拉瓦錫(因為當時的法庭審判表示“共和國不需要科學家”)以及他本人在共和國2年的霧月被處死。

在法國自己本身亂成一團,而且同時和歐洲國家開打至少八九場戰爭。儘管和英國與奧地利開戰,但是法國居然連續打敗了這些敵人,多虧了一個科西嘉人--拿破侖波拿巴。

文明簡史:法國大革命(5)

拿破侖波拿巴

從1789年到1799年的數年日子裡,法國的政局可以說是風起雲湧,經常第二天醒來執政人事又被替換了一波。我們就說一說最後的一場政變吧,1799年,拿破侖波拿巴上臺,擔任了法國的第一執政。在拿破崙上臺的時候,他宣佈到:公民們,大革命已經回到了它當初藉以發端的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

鬧了半天,法國政府折騰了一圈子,從路易十六的王位再到大革命的流血共和,最後又變成了拿破崙自己稱帝。和美國的革命一樣,最後寫下獨立宣言的也是之前的大地主和美洲的大金主們。

拿破崙本人,可能比路易十六更加的專政,貴族階層也重新迴歸了法國,但是他們卻失去了大部分的特權,天主教會也迴歸了,不過比起之前也衰落的多了,因為天主教會也失去了田產和徵收什一稅的權利。儘管在拿破崙下臺之後,法國重新建立起了君主制,並且從1815年一直延伸到1870年。法國的國王要麼姓波旁要麼姓波拿巴,當然此時的君主已經不是君權神授,而是君主立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