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教师入书法国展,靠的竟是一把刀

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创作手记

■徐可然

自2004年学习现代刻字以来,刻字几乎伴随着我整个学书的经历,毕业之后也一直在高校从事现代刻字教学。人们常说:“把自己的爱好当作职业是幸运的”。看到中国的现代刻字事业在短短的近三十年中有如此发展,作为其中的见证者、参与者,倍加感到幸福与幸运。

大学女教师入书法国展,靠的竟是一把刀

徐可然刻字作品

现代刻字艺术在体现中国传统书法美感的基础上,强调作者对创作内容的个人理解和个性传达。所以“程式化”是现代刻字创作中最不可取的。

中国的现代刻字是以书法为素材、文学之“义”为内容、构成为形式,以作者心灵的感应、独特的艺术形式,诠释了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对社会的感受和关注。即作者选择的“义”(文字内容)要与“形”(外在形式)有一一对应性。

大学女教师入书法国展,靠的竟是一把刀

颜真卿《祭侄文稿》

我们无法代入一个创作公式,将诗词内容填空式的固定在一种形式中。而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得到印证。

试问如果让颜真卿以《祭侄文稿》的笔法书写《兰亭集序》,技法不可谓不精妙,但是所表达的意趣却相差万里。

中国书法艺术需要我们效仿先贤,走进传统,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入抽象的线条之中,而不是“公式化”“惯性”的书写与炫技。

大学女教师入书法国展,靠的竟是一把刀

徐可然刻字作品

在现代刻字创作的第十五年,我也深感自己的创作进入了“疲态”。看似驾轻就熟,但是没有一件作品能让自己感动。感谢第十二届国展,让我有机会整理自己的创作思路,从新开始。

《辇下风光 山中岁月 海上心情》这个内容在脑海里已经酝酿了大半年时间。词作者将思念故国的惆怅情怀书写在三个画面之中,看似平淡却心潮汹涌。

大学女教师入书法国展,靠的竟是一把刀

徐可然刻字作品

怀着这样的理解,从书体的选择、刀法、色彩上都以沉郁苍凉为主要基调。之前投展很少尝试组合作品,这也算是自己创作历程上一个小的突破。

我经常鼓励学生多投展。入展不是目的,而是因为展览是一面镜子。它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日常积累进行总结和整理,对自己平日所学进行检验,让自己走出创作的“舒适区”。

最后还要感谢一直给我最宽松的创作、教学环境的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感谢我的各位恩师!

大学女教师入书法国展,靠的竟是一把刀

徐可然:1987年生。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专业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委员。

入展及获奖情况:

山东省首届刻字艺术展入展;

第二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优秀奖;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山东省第二届刻字艺术展最高奖;

全国第九届刻字艺术展入展……

稿件:山东省书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