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亂世出生的“放牛郎”


1912年,

在山東省莒縣長嶺鎮前坡子村,

老曹家裡又添了一個男娃,

取名曹建祥(曹吉亭)。


動亂的1912年,

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

在國家動盪面前,

一個孩子的出生幾乎算不上什麼大事,

但對於一個並不富裕的農民家庭來說,

這意味著增加了一名勞動力,

更意味著這個家庭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壓力。

老曹需要打更多的工,

需要種更多的糧食,

才能把生活維持下去。


辛苦的老曹,

沒有等來好日子,

甚至沒有等到孩子長大。

在曹吉亭五歲那年,便因病撒手人寰,

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窘迫。

年少的曹吉亭也因此被迫中斷學業,

從“讀書郎”變成了“放牛郎”。


“不反抗,只能被壓迫!”


社會的動盪不安、日本的野蠻侵佔,

給年少的曹吉亭帶來極大的觸動。

他終於意識到,

日子再也不能這樣過了,

如果不奮起抗爭,

就會一直被欺壓,

這種水深火熱的生活永遠不會改變。

1938年2月,

他和村裡的曹明樓等幾個青年一起,

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

——莒縣民眾抗敵自衛團

隨後參加了珍珠山抗日武裝起義,

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參軍後的曹吉亭,

很快便表現出了作戰“天賦”。

戰場上的他,就像開了掛一樣,

連續取得了戰鬥勝利。


1940年

他在突圍戰中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

不幸受傷仍頑強抵抗,

直到所有戰士突圍成功,

他才被背下戰場。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1942年

他帶領五連勇士猛衝猛打,

激戰14天,

攻佔了三皇山,

勝利收復甲子山區,

斃傷和俘虜敵人2000多人。


1943年

曹吉亭奉命帶領五連,

攻打醋大莊,

配合主力部隊進行郯城攻堅戰,

有力地支援了一一五師

教導二旅攻克郯城的戰鬥。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6月,

莒中獨立營駐橫山,

成功撥除石井敵偽據點。

俘敵120餘名,

繳機槍4挺,步槍百餘支。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1944年1月

曹吉亭帶領莒中獨立營,

配合濱海軍區六團等

拔除石溝崖日偽據地,

消滅偽日照縣保安大隊

副大隊長朱信齋部520餘人,

活捉了朱信齋。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連續的作戰勝利,

使他獲得了極高的威望。

他由政治幹事一路升遷,

沒過幾年,就被當選為

獨立第三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耕地、拉犁的“莊戶首長”


提拔後的曹政委,

依然把自己當成普通的士兵,

和戰士們一起擔糧、推小車;

在軍訓場上,

一起打靶、投彈、刺殺;

在行軍中,

他替機槍手扛機

或幫助有病的戰士背揹包、抬傷病員;

在農村時,

只要一有空,

他就帶頭給老鄉掃院子、挑水,

並幫助老鄉幹一些收割、拉犁、耕種等農活。

因此,

群眾親切地稱呼他是“莊戶首長”。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曹吉亭的七星寶刀


曹吉亭有一把七星寶刀,

這把刀是曹氏家族的傳家寶,

除了殺鬼子,

任何人不準動用此刀。

傳說此刀是曹吉亭的祖輩得皇上所賜。

七星是金子的,非常寶貴。

抗戰七年,

這把刀一直伴隨著曹吉亭馳騁戰場。

直到他犧牲,

刀被國家珍藏,

一直陳列在浮來山古廟展覽廳內,

供人瞻仰。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調任之際,血灑沂蒙


1945年7月,

濱海軍區獨立第三團決定

趁新旺之敵立足未穩之機,

發起

新旺戰鬥

此時的曹吉亭已接到上級命令,

調他到山東軍區政治部工作。

本可以一走了之的他

主動請求上級領導,

自己熟悉部隊,熟悉地形,

打完這一仗後再去報到吧。


23日晚,

戰鬥打響,

擔任主攻的四連,借黑夜作掩護,

首先突進新旺村內,

用槍刺、手榴彈與敵人展開了巷戰,

達到“白熱化”程度。

他率二連一個排及通訊班插進村子,

與敵往復衝殺。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就在這時,

一顆炮彈在曹吉亭身邊爆炸,

他受了重傷。

戰士們連忙把他抬到團指揮所。

經搶救無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年僅33歲。


人生“逆襲”的臨沂放牛郎,留下一把寶刀講述傳奇


莒縣人民為了緬懷烈士,

於1946年在潘龍山烈士陵園,

為曹吉亭建立了烈士紀念塔一座。

塔上題詞曰:

古莒之土,黃海之邊。

揮戈向敵,苦鬥八年。

為我群眾,瞬息未倦。

爾雖犧牲,英名萬年。

後者我輩,繼承向前。

不到勝利,絕不中斷。


(完)


策劃:臨沂文旅集團信息中心

配圖:李雨

審核:王超

人物素材部分源自網絡,如有錯誤,歡迎留言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