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六個套路”之四:“博於選材”的寫作技巧

許多初入職場的同志都有遇到撰寫公文的差事,其實要想在職場有所突破,除不斷加強業務能力外,公文寫作是一個繞不開的環節。在職場中,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寫,一件工作從最初設想,到最終落實,都需要通過文字來體現,其中寫得好的人就可以脫穎而出。

近來,利用疫情防控在家封閉的時間,將以前收集的一些職場老筆頭的寫作經驗進行總結歸納,總體來說主要分為六個套路:一是勤於練筆;二是巧於借鑑 ;三是樂於思考;四是博於選材;五是善於比較;六是精於修改。小編著計劃利用近一段時間陸續給大家分享。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六個套路”之四:“博於選材”的寫作技巧

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提升公文寫作水平套路之四:關於“博於選材”的寫作技巧

一、學會佔有資料

撰寫公文通常有兩條最基本的要求:“上要著天,下要著地”。著天就是知上曉上;著地就是掌握信息、立足現實。

公文重在實用,鮮明的實用性是公文首要和最本質的特點,也是公文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公文寫作之前,必須掌握大量的信息材料,經過鑑別、篩選、分析、綜合,將相關的材料轉化為公文的內容。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六個套路”之四:“博於選材”的寫作技巧

二、學習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需要搞好材料的積累, 努力建立自己豐富的“材料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 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材料的倉庫, 裝從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

通過積累材料,一是能從中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和寫作技巧。我們在看書讀報時,對重要的、好的文章要進行認真思考和分析,它好在什麼地方?怎樣立意?怎樣佈局謀篇?怎樣開頭和結尾?有哪些不足?假如換我來寫篇文章又會是怎樣?這樣一對照,自己也就慢慢有提高。二是可以從中獲取信息,積累各種資料。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六個套路”之四:“博於選材”的寫作技巧

三、收集資料的具體方法

具體的積累方法是:一是把自己一本書後的最大感想和書中好語句記錄下來,把它抄在本子上;二是把報紙上的有關資料,如好的觀點、標題、典型事例及數據等你感興趣的東西記下來,條件許可時,最好剪集成冊,分類保存;三是把自己在日常工作、下基層調查和同他人聊天時的一些好想法,他人的好語言記下來。

如此長久堅持下去對寫作文章是大有好處。有人說,寫文章的過程就是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資料的過程,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你覺得是有用的、有價值的材料就摘錄、收集,並經過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知識的有機組成部分。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六個套路”之四:“博於選材”的寫作技巧



PS:小編還是個新手,您的點贊、評論、收藏、轉發都會給小編很大的鼓勵,即使是責罵,小編也會認為是一種鞭策,繼續努力給大家寫出更優質的文章。如果可以的話,最後小編懇請您加個關注,有了您的鼓勵,小編將倍受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