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孩子积食是日常带娃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了,一般来讲,积食就是家长喂养不当(吃多了),或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超出了脾胃运化能力,食物消化不了,堆积在胃里;

但很多妈妈就会问,我家孩子明明没吃什么东西呀,怎么也会积食呢?而且还是频繁积食!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个妈妈说,孩子从一出生,吃的量就很少,母乳时每次嘬一会儿就不嘬了,吃辅食也是吃几口就不吃了,如果一顿饭能多吃几口,全家都要烧高香;

那时候她还不会观察孩子,但印象深刻的是每回孩子张嘴,都能看的舌头上一层像奶油一样厚厚的苔,呼出的气永远是一股酸臭的味道,她觉得挺奇怪,孩子奶奶说小孩子不都这样吗?她也没多想,以为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后来接触了中医才知道这就是积食

也有的孩子以前饭量很好,很少有积食的情况,但病了一场以后,或者不知道怎么回事,慢慢就变得爱积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脾胃功能不足引起的“无形之积”

打个比方,同样的工作,有的人不到半天就完成了,有的人却总拖到下班后,这种情况我们都能得出结论,就是工作能力问题。所以吃一样的饭,有的孩子没什么事,有的孩子却积食了,就是脾胃的消化能力不同导致的。

胃和脾虽然是主管消化吸收的一对好搭档,但工作是不同的。饮食人口,经过食道,第一站先要进入胃里,这一过程叫做受纳,然后胃会将食物初步消化,把整块的食物变成食糜,这就是腐熟。

在胃里初步消化的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后,就要在脾里进行深加工,这个深加工可不是只改变食物的形体那么简单,脾就像个魔术师,把食物变成了另一种叫做水谷精微的东西,然后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才能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当胃气不足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很虚弱,干不动活一样,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胃不能受纳的时候,人就会不想吃饭,胃不能腐熟的时候,整块的食物就不能变成食糜,就会积在胃里。进一步加重胃的负担,影响胃的气机运转,让胃变得更加虚弱。所以当孩子胃气不足的时候,就不想吃饭,肚子总是胀胀的,有饱腹感。好不容易吃下去一点点也会积食。

当脾气虚的时候,把食物变为水谷精微的魔力也消退了,这时就算吃了很多营养物质,要么直接排出体外,要么变成一种叫痰湿水饮的垃圾存放在体内,所以我们会看到脾虚的孩子要么面黄肌瘦,要么胖胖的,但体质都不好,爱生病,走走就让抱,甚至还有鼻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抽动症等疾病,或者贫血、缺一些微量元素。

所以有些天生脾胃虚弱的孩子,从小吃奶吃饭就成问题,而且永远处于积食的状态,但还不长肉不长个,动不动就生病。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而一些孩子小时候特别能吃,家长不懂得节制饮食,总想让孩子再吃一口,一开始可能只是积在胃里,这时通过一些消食导滞的办法,把积食消掉,脾胃就能恢复正常运转。但是架不住长期让胃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胃就会积劳成疾,慢慢变弱,胃和脾是向连通的,渐渐的,脾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就算我们给孩子消食导滞了,把积食排出去了,但当时引起的脾胃功能损伤,一直却没有恢复。

就像累病了的人,就算只给一点工作,也没力气完成一样。

所以这时候的积食,就不是工作量引起的了,而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叫做“无形之积。”

而且现在伤脾胃的机会太多了,吃生冷寒凉、蛋糕零食、过度医疗都会伤到脾胃,引起无形之积。

那么积食我们该怎么办?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补脾经】

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或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200次。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板门】

定位:手掌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2分钟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顺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用大拇指轻轻顺时针画圆。1分钟。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摩腹】

定位: 整个腹部。

操作:用掌心顺时针推拿孩子腹部,3分钟。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清大肠】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向食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大肠。1分钟。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左右手掐各5次。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下推七节骨】

定位: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作直推。100次

家长的苦恼:孩子吃的不多,怎么总是积食?

调理孩子身体就是一场修行,考验的不仅是知识、技术,还有我们的信心、智慧,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才能真的改变孩子体质,这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