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體書法家多嗎?為什麼?

天朗氣清374


柳體書法家多嗎?負責任的告訴你,不多。因為書法家學習柳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柳公權第二,而是“拿來主義”,取柳體的優點為我所用。所以,後世很多人都曾經取法柳體,只不過因為有自己的風格,所以不會成為柳體書法家,可能會成為“黃體”、“趙體”、“啟體”等等。

柳楷可能是楷書四大家中公認比較難學的,點畫結構筆筆精到,唐晚期的時候柳書還是風靡一時的。當初趙孟頫看到柳公權跋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就甚為歎服,後人皆以為乃柳公權所臨摹的。黃庭堅也曾取法柳公權,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寫得跟柳書一模一樣,因此他只是取柳法之意,用黃氏之筆。而歐陽修則喜歡柳的《高重碑》曰:“公權書《高重碑》,餘特愛模者,不失其真而鋒芒皆在。”

明代的董其昌也曾言:柳字一字千金非虛言,不可厚右軍而薄柳公。明代館閣體的代表人物姜立綱的書法,也很有柳的風骨,感覺應該是學習過柳書的。明末的王鐸,也是學習柳書的大家,他早期的楷書很有《玄秘塔》的樣子。後期有“神筆王鐸”之譽,他的書法對中國書法後來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甚至也波及到海外書壇,特別給東瀛書法影響頗深。

還有當代的大書法家啟功先生,也是深得柳書的精髓,他曾經自作詩曰:“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但是你看啟功先生臨摹的《玄秘塔》碑,跟原帖就非常不像,但是又很有柳骨的神韻。

啟功臨《玄秘塔》

所以學習柳書的人很多,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能看出來。學習書法,初期以一家為宗,但後期要博採眾長,你學哪一家的書體,學之前要明白你準備從這家拿走什麼,得到什麼。歐陽修曰:“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其模仿他人,謂之奴書。”


翰墨今香


柳體指唐柳公權的字體。它化顏字精髓、追魏碑之勢,短橫粗壯,長橫瘦勁,撇畫銳利,捺畫粗重,骨力遒勁。被唐穆宗看重後與顏字並駕齊驅,有「顏筋柳骨」之譽。

理論上說,顏柳書均比歐體更講技巧,特別是柳體。我們常說的"書貴瘦硬方通神",更多的也是說柳體。

有人說柳公權能夠化身為巨人,既需一顆慧心,取質、取量、取度,煉形、煉神、煉韻,加以冶鑄;又需要不凡的身手,刻苦的磨鍊;特別要以自己的性靈和人格去化入其別具一格的字體。

柳公權之所以能成為柳公權,其奧秘或許正在於此。

柳體之難,不僅僅在於所存貼本字跡是四大楷書中最少的,其楷書代表作僅有《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等不多作品傳世;他的基本筆畫也是四大楷書中難度最大的!

柳公用筆,弧度極大,很強調個性。入門就很講究控筆技巧,極不易掌握。比如方頭豎,弧形鉤這類特殊的用筆,常常讓很多初學者有挫敗感。

自古以來,業內人士多數認為,柳體更適宜啟蒙教學,只適合階段性學習。換句話說,多數學柳體者,幾乎都是出於強書法骨力之目的。因為柳體不適合往行草書轉換及創作,所以,常給人沒太大的後續發展空間的感覺。

柳體不流行,還有一個比較重大原因,那就是:因審美要求較高,在普通大眾的視覺中,多數人有柳體不如其它三大楷書漂亮的誤識。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林林種種的原因,現在學柳體練柳體的人不多,能夠成師成家教柳體的人更少。一點不為過地說,恐怕拿錢拜師找人都難。

現階段,想學柳體的人,怕只能找本字帖對著練嘍。能寫到自己覺得像、自己很滿意、願欣賞都很不容易。稍不注意,寫出來的字要麼不像,要麼很醜!

因為不好學、不好寫、不易被接受和不太適合轉換,是柳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四大難題。故此,學柳體的人不多,能以柳體為職業的書法家更少。所以,我一直對柳體寫得好的人格外敬佩!




黔東V布衣


固守柳體的書法家,的確不多。但喜愛柳體楷書的人則是太普遍了。極力厭惡貶低者也有,可能永遠不會佔主流。但當今以"書協″為導航的書法意識形態,似乎對柳體楷書有不屑一顧的意思。

顏柳歐趙,四家楷書各領風騷。顏楷的廟堂氣象,使其社會影響佔了領袖地位,而其易入的技法特點,又使所從者眾。歷來從學柳入手的人很是不少,但是,大多都起於柳而終於顏了。顏字的寬博大氣,很可能社會適應性更大一些。

柳體清峻的正人君子丶士夫脫俗之風,的確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姿質。

儘管說歐體結體嚴謹,平中寓險,學習較不容易,但柳體的難度似乎更勝一籌。其點畫搭建的險勁之度簡直無平可依,無借勁之餘地,全憑領會悟解,無言可教。

本人學柳,沒下深功。但幾乎於外沒有再沾染別家。由於不求甚解的個性使然,也沒在刻意靠帖的臨摹上多下功夫。遺其貌取其神,一般化的應景也不算太勉強了。


真空妙有無量壽


學柳體楷書的不多。一則柳體書法比較難學,學的人少。另一個方面那就是學習柳體,在各種展覽比賽中比較少見,被很多人忽視。其實柳體楷書非常好,學好它,對於書法大有裨益。







趙富忠筆名破石






為龍書法


大家好,我是景行書苑。很高興能通過頭條這個平臺與大家交流感興趣的話題,歡迎一起討論。

對於題目談到為什麼“柳體”書法家少,我覺得可以從下邊幾個方面來找出原因。

首先,我們經常說唐尚法。唐楷在這個時期發展到一個高峰,更是把法度也推到了一個高峰。而,“柳體”楷書,更是走上了這個法度的峰頂。嚴格的法度禁錮了學者的重新和發展,致使學柳者多不能走出來,形成自己的面貌,自然也出不來大家。

其次,柳公權的作品留世的較少,風格也比較統一。不像顏真卿留下來的作品多,且各個時期都有典型的代表作傳世,為後學者提供了一系列學習的借鑑。

還有,當代審美的特點體現到楷書的學習上,傾向於魏晉古風的追溯,也影響了唐楷,尤其是柳體的傳承,自然也影響了人們學習柳體書法的熱情。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見,歡迎多多交流!





景行書苑


人們常說的"唐人尚法",指的就是楷法。楷書自漢魏萌芽,經兩晉、南北朝的演變發展,到了唐代登峰造極,八法具備,成為一種十分成熟的書體。

初唐楷書的代表人物有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他們繼承魏晉以來的書法風範,使楷書進一步規範化、完整化,但尚未擺脫"二王"規跡,形成新的書法風貌。

顏真卿是中唐書法藝術高峰時期的書壇革新領袖。其楷書在前人的基礎上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將篆書的圓轉筆法用入楷書,以平穩端方、寬博渾厚的面貌代替了緊斂清瘦、阿娜秀美的"二王"風範,在書法史上開宗立派,結束了"二王"一統書壇的局面。

晚唐以柳公權為代表,力矯中唐肥厚之風,學歐習顏並融會貫通,筆法似顏近歐,含於歐、顏之中。其書剛勁挺拔、謹嚴端方、開合得宜、乾脆利落,是唐楷的最終規範,世稱"柳體"。後世以"顏筋柳骨",與顏真卿並稱。

柳公權是唐代楷書的集大成者,其楷書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法度森嚴,眾美鹹備。因它集合了諸家之美,又將森嚴的法度固定化,故好看而難學。學成之後,又難以從中走出來,向行草過渡尤為困難。柳體楷書學習既久,囿於法度,反成學書之枷鎖,要進一步有所發展比學其他諸家困難得多。所以古往今來,學柳楷者成就書法家的不多。你若已選擇學柳,還是不要學之過久,要及早改變書路,學歐、學虞、學褚、學顏真卿,都是不錯的選擇,就看你喜歡哪一家了。


耑廬


就唐代楷書而言,越處於後期,越難出成績,因為前面大家林立,各門各派各種風格的楷書都已成熟。


但處於中唐時期的柳公權,硬是在夾縫中融歐陽詢、歐真卿之所長,創造出完美的柳體。

但正因柳體完美,所以難學,稍有不當,即會產生露骨的弊端,實際上,後世學柳體很出色的大家很少。

說到這,其實我們對唐代楷書要有正確的認識。一方面,唐代確實是楷書發展的頂峰。另一方面,不得不說,正因為唐楷各方面的成熟,它也無形中為其進一步發展戴上了枷鎖。



實際上,後世的楷書也基本上沒有跳出晉唐人的藩籬,所以後代書家大多通過唐楷來掌握基本筆法,而後將眼光投向了更加靈活多變的行書和草書。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柳體很美,自己剛開始練,請頭條各路大神指點[祈禱]



飛Yu丶yin雪


回答:我們首先看一看柳公權所寫的都有那些,唐柳公權書行書法帖,傳世綠絹墨跡卷。《蘭亭墨跡彙編》載明王世貞詩跋稱"永和敘筆神絕,遺刻居然走千古。……柳家新樣疇能賭。鋒距寧登由也堂,委蛇恥效邯鄲步。嗚呼,開元以還骨格變,誠懸亦是書中虎!不辭傾橐為買將,欲傍墨池追定武。君不見魯男子矻矻可畏哉!自雲善學君之祖。王世貞在《弇州山人四部稿-柳誠懸書蘭亭千文》說:柳法遒媚勁健,與顏司徒比美。書家謂驚鴻避戈,飢鷹下耩,不足喻其鷙急,去山陰室雖遠,大要能師神而離跡者也。柳公權的寫的《金剛經》,《馮宿碑》等等。

在說你提的問題,學柳字的人不少,真正能傳承柳體的書法家好象並不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