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猪仔夜里还喂料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用户7021329627953


断奶猪仔夜里还喂料吗?

这个问题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两个小时要喝一次奶,6个月的时候3个小时喝一次奶,1岁的时候4个小时喝一次奶,1岁左右才慢慢不喝夜奶。

可能比喻不太贴切,小猪就像小婴儿一样,在哺乳期母猪几个小时久放一次奶。断奶后仔猪发育不全,尤其是胃肠道,饲喂需要少量多次,如果晚上添料,只要有光亮,小猪睡醒了,也会吃料。因此断奶仔猪夜里如果不嫌麻烦,还是需要喂料的,直到仔猪发育完全,适应饲料可以自由采食后就不用夜里添料的。

断奶仔猪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刚断奶到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才能有目的的加强饲养管理。断奶关是仔猪的一大难关,过好仔猪断奶关,降低断奶应激,提高仔猪抗逆能力,控制腹泻和呼吸道,提高仔猪育成率和生长速度是目前断奶保育期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断奶应激大

母子分离,仔猪思念母猪;保育合群,大小猪争抢打斗;产房转保育后环境变化;保育期间频繁的更换饲料和疫苗免疫;能够引起仔猪断奶应激的因素非常多,断奶应激综合症表现为仔猪腹泻,厌食或拒食,生长缓慢或停滞,后期出现僵猪,甚至死亡。

★改善措施:

1、合理诱食:仔猪断奶后不认料,多数是哺乳期诱食做的不到位,仔猪诱食不用太早,但也不能太晚,10天左右开始就行,在母猪放奶时,使用干料抹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去适应气味。如果猪场人手够操作,可以在哺乳期14天开始使用粥料诱食,效果很好,断奶前每头仔猪能够采食200-250g饲料,断奶后几乎无应激,而且当天就能认料。

2、延长哺乳期,母走仔留:为了缓解断奶应激,可以延长产房周期,母猪下产床进去下一周期,仔猪继续留在产床上,直到适应开口料,正常采食后,才转入保育。

3、粥料过渡:刚断奶到保育的仔猪,从甜美的奶水到固体颗粒饲料,难免有个不适应,可以用粥料过渡,使用水料比5:1的比例调制粥料,加入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等,2天过渡一个比例,从5:1到4:1再到3:1,最后直接换成饲料。

、抗逆能力差

保育猪由于自身生长发育问题,对外界抵抗能力差,如温度、湿度、通风等。保育舍刚开始需维持20℃以上,若长期处于18℃以下环境,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保育猪对湿寒反应大,如若长期处于湿寒环境,容易诱发仔猪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改善措施

1、提高仔猪体感温度:仔猪转到保育,很多出现腹泻问题,其实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仔猪受寒或者受湿,寒湿伤脾,脾不运化水谷,导致脾胃不和,最后出现的腹泻。因此,只需要改善保育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里的温度并不指得是保育舍温度,而是仔猪的体感温度。如果没有保育床,仔猪肚皮贴地面,那么地面温度远低于空中温度,人感觉不冷,但是肚皮贴地面的猪感觉冷。因此,需要添加一块电热板,有的高床也需要加一块电热板,能够让仔猪趴卧在温暖的地方。

2、降低猪舍湿度:湿气大第一容易伤脾,引起腹泻,另外还容易感染体表寄生虫还有葡萄球菌,形成油皮猪。保育舍湿度一定要低于65,可以在猪舍放置生石灰或者用干粉消毒剂。

3、严格执行三点定位:由于断奶仔猪的抗逆性差,猪舍内环境稍微有所变化,仔猪可能就出现问题。因此,一定要保持仔猪的猪圈内环境,对于刚分窝的小猪,要严格执行三点定位。尤其是转入保育前三天,要看住仔猪的吃喝睡问题,提前用玉米面铺好猪圈,分清净区与脏区,对于不守规矩的仔猪,要纠正。

三、生长发育快

断奶仔猪一旦适应环境,采食恢复正常后,食欲特别旺盛,经常表现出抢食和贪食的情况,此时称为猪的旺食时期。若是饲养管理到位,仔猪生长迅速,日增重400克以上不是难题。

★改善措施:

1、饲料合理过渡:仔猪断奶到保育要从奶水过渡到固体颗粒,也就是开口料,每头小猪吃5-8斤开口料后,又要过渡到保育大颗粒或者四六料,然后再过渡到三七料。频繁的换料一定要注意过渡,从7:3到3:7到完全过渡。

2、饲料少食多添:仔猪刚断奶消化器官没有发育完全,多吃和少吃都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伤食引起的腹泻。因此,饲养管理人员一定要注意添加饲料量,做到多次添加、每次少量,直到仔猪可以自由采食,正常消化。

3、促进仔猪消化: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不足,消化能力弱,可以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补充胃酸。还可以添加益生菌和健胃散等,提高仔猪的消化能力。

、对疾病的易感性高

仔猪从产房转到保育,从母乳过渡到固体饲料,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坚强,免疫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此时对疾病易感大大增加,如蓝耳、圆环、副猪、链球菌、黄白痢、副伤寒等是保育期间经常发生的疾病。

★改善措施

1、生姜红糖水:断奶仔猪易发病,主要是抵抗力不足,尤其是刚断奶时,很多仔猪从产房转到保育,对环境不适应,容易感冒。此时的感冒,多数是伤寒感冒,受凉引起的。养殖户可以给刚断奶的小猪饮用熬制的生姜红糖水,温中祛寒。

2、断奶后保健:猪场一个保健的关键点就是断奶后保健,很多猪场断奶后1-2周后,仔猪容易发病,有蓝耳+圆环+副猪,也有链球菌+副猪,还有支原体等。建议在断奶后开始保健10-14天,推荐黄芪多糖扶正+板蓝根祛邪+阿莫西林抑菌+益生菌养肠道。对于蓝耳波动的猪场,建议把阿莫西林换成替米。

综上所述,出生决胜负,断奶定乾坤,仔猪从出生到断奶,只有断奶过了,仔猪才算正式进入生长发育期,断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除了做好饲喂问题,还要注意缓解断奶应激、提高仔猪抗病力,做好断奶保健,加强饲养管理。


猪业前沿


断奶仔猪夜里还要喂料吗。这个问题对养过猪的人说不算问题,他们每天都要给仔猪喂食5-6次,但对于没养过猪的人就有些困惑,大猪只是每天喂食三次,断奶仔猪夜里为什么还要喂料?

养过母猪的人都知道,母猪哺乳期间,每隔3-2个小时,母猪都要给小猪仔喂奶,不论白天黑夜;虽然这是母猪本能,却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仔猪的特点是生长快速,但它的胃很小,每次吸入的乳汁,很快就会被消化掉,如果不能及时吸食乳汁,补充营养,就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

人工喂食断奶仔猪,其实也要给仔猪源源不断的提供营养,才能保障仔猪的正常生长;喂养方式就模仿了母猪给仔猪每天多次喂奶的方式,根据仔猪的采食特点,一天二十四小时,多次投料。

但是,给仔猪多次喂料,还是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即每次喂料,只要让仔猪吃八成饱就可以,不能让仔猪吃得过饱;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仔猪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喂食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下痢问题,这对仔猪的正常生长影响很大。

第二,仔猪有哄抢饲料的本能,投料过多,仔猪抢食过多引起涨肚,再次喂食时,就会出现厌食现象,俗称“吃顶了”;而每次让仔猪只吃8成饱,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断奶仔猪夜里喂料是必要的,适量的投料也是必须的。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首先说仔猪断奶,必须循序渐进,切忌突然断奶。因为仔猪本来消化道很柔弱,突然断奶会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引发肠道感染,出现白痢黄痢。在断奶初期,必须从每天早奶一次晚奶一次一星期,再从每天只奶一次3一5天后才能完全断奶。在断奶之前,最好把少量饲料加水泡发至自然散开,用食糟摆在栏圈里,让仔猪自动舔食,慢慢习惯。断奶后仍然用这种泡发方式喂一段时间,然后再喂干料。

天黑以后,就不要喂饲仔猪,更别说夜里。因为天黑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夜里仔猪积累大量食物很容易受凉,形成食积堵塞肠道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肠道感染。经过一夜的消化,仔猪早上会特别饿,可以天一亮就早一点喂,既为仔猪提供热量又有可以让仔猪多运动一下,促进健康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栏圈必须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蝇除蚊,以免寄生虫繁殖引响仔猪生长,同时对仔猪定期体内外除虫。食槽保持干净,每天及时清洗,注意防寒保暖。饮水必须充足干净,因为刚断奶的仔猪更喜欢饮水。总之,卫生非常重要,定时定量饲喂形成规律,就没什么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仔猪感冒呼吸道感染或黄白痢,立即隔离医治,避免传染。


沪岁月悠悠


要养好断奶小猪,关键是尽量减少饲料突然改变对小猪造成的应激影响。因此,要做好断奶小猪的饲料的过度工作。

饲料的过度

饲料的过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料类型的过渡,二是饲喂方法的过渡。

1、饲料类型的过渡

小猪在断奶后一个月内,所采吃的饲料,刚开始时最好仍是哺乳期所吃的乳猪料,然后再转用小猪料。乳猪料投喂时间,可根据小猪的发育和健康情况来决定。小猪断奶后,对饲料的改变和环境适应良好、掉膘少、发育良好、体重大的,可用原来的乳猪料2~3周,否则要推迟饲料的转换时间。小猪饲料的转换,不要太突然,要有7~10天的逐渐改变过程,不然小猪的消化器官以及消化道内原先已经建立好的微生物区系,由于适应不了饲料的突然改变,导致消化系统技能紊乱,肠道内的病原菌乘机大量繁殖,引起小猪下痢。饲料的转换,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第一天使用原饲料的90%,新饲料的10%,混合后投喂。以后每天减少原来饲料的比例,增加新饲料,至7-10天后完全按新的饲料投喂,在转换过程中,若发现小猪下痢严重,可适当延长饲料转换时间。

2、饲喂方法的过度

小猪断奶后的第一周,由于断绝了母乳的供应,只采食固体饲料,消化系统不能一下子适应这种饲料类型的突然改变,因此,对固体饲料的消化能力也较差,加上断奶时环境改变的应激,造成了胃肠道蠕动减弱,使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没有消化掉的饲料,在肠道后段,往往因病原菌的大量繁殖而发酵、腐败并产生毒素,引起小猪下痢。在这段时间内,小猪吃的越多,对饲料的消化也就越差,下痢便越严重,因此刚断奶的小猪,不能让其吃得过饱,对断奶前开食良好的小猪,断奶后一周内的小猪,应采用限量投料,少喂多餐的方法饲喂。每次投喂量以小猪可在两小时吃完为好,开始时,每天投喂3~4次。以后每天逐渐增加投料次数和每次投料量。并密切观察小猪的排粪情况,5~7天后,张小舟排饭正常时,可采用自动采石的方法投料,让小朱1000内随意采食,以保证小猪快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但注意,每天都要给小猪饲喂新鲜饲料,到料槽中有陈旧、发霉和受分尿污染的资料时,要及时清除,防止小猪时候出现下痢或中毒。

小猪改食固体饲料后,需水量增加,特别是断奶初期受到很大的应激影响,渴感更严重,故次,要保证断奶仔猪每天都有清洁干净的饮水供应。一些猪场,为避免小猪断奶后头一两天因缺水造成虚脱,会用一些电解质盐类溶于水中让小猪饮用,对恢复小猪的体力很有好处。


一个帅帅的兽医


(1)少喂勤添,定时定量

断奶仔猪生长发育虽然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多,但其消化道容积仍然比成年猪小,为此,应采取少喂勤添的饲喂方法。一般每天喂6次,每次喂8~9成饱为宜,以使其保持旺盛的食欲。夜间9~10点钟可加喂一次,这样不仅可使仔猪多吃料,有利于生长发育,还可防止猪在寒夜里压垛而造成伤害,避免冬天夜长仔猪因饥饿而睡卧不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2)供给充足、新鲜、清洁的饮水

仔猪快速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如饮水不足,会影响食欲与增重。因此,供水要充足、新鲜、清洁,全天不断饮水。饮水量一般冬季为饲料量的 2~3倍,春、秋季为饲料量的4倍,夏季为饲料量的5倍。

(3)添加生长促进剂

仔猪生长促进剂很多,有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磺胺制剂等。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有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与杆菌肽锌等。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以金霉素与四环素效果显著。最好是添加微生态制剂。





靓仔肥


你好,断奶仔猪喂料是一项很考验经验的工作,饲喂量要适当。因为喂料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喂料过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下痢等胃肠疾病,而喂料不足又会使仔猪因饥饿发生应激反应.不利于健康生长。

 仔猪断奶后在限饲阶段,饲料型号要与哺乳期保持一致,并保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整个限饲期7天~10天,前期少喂勤添,一天最少6次,每两小时巡查一遍,以后改为一天四顿,并搞好免疫接种,棚舍内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使其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断奶后喂料要视情况而定。

1,要根据仔猪采食情况投料,喂前要看料槽内饲料情况,酌情添加,如果有剩余料要及时清理,怕浪费的的话可以给大猪吃,有粪便要及时清理干净。

2,要根据仔猪排粪状况投料:粪便变软,油光发亮,色泽正,说明料量正常,如果圈内有少量零星粪便呈黄色,内有饲料颗粒,说明有个别猪抢食过量,本次投料应比上次减少20%左右。如果发现粪便呈糊状,淡灰色,并有零星呈黄色,粪内含有未消化饲料,这是全窝仔猪要下痢的预兆,应停食一顿。下顿也只能喂停食前的一半,第二顿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看到圈内大部分粪便变软、变黑,投料量可恢复到正常喂量的80%,再下顿可恢复到正常用量。如果粪便是糊状、绿色,粪内混有脱落的肠粘膜等,要停食两顿,第三顿只在槽底撒少量饲料,逐步增加投料量,经三天后再逐步恢复到常量。

3,要根据仔猪活动情况投料:喂食前仔猪听到响声蜂拥到槽前,叫声不断,说明饥饿,可多喂点饲料;给料十分钟左右,槽内饲料被抢食一空,仔猪不回窝,在槽边拥挤张望,说明料不足,可以再投一些;有时仔猪在喂料前也未到槽边,且叫声小而弱,不慌张,说明不太饿,可以少投些料。





猪小呆


断奶猪仔夜里还喂料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断奶猪仔在断奶后不爱长或者掉奶膘,这是在养猪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提高育肥和饲料利用非常不利,断奶猪仔夜里还要喂一段时间的料,使断奶猪仔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喂料。

断奶猪仔在断奶前有营养丰富的乳汁,补喂的饲料质量也比较好,断奶后不仅乳汁没有了,而且饲料质量也差了,变化剧烈,小猪一时适应不了。因此,断奶猪仔由于饲养管理上的剧烈改变,会影响小猪的增重,为了防止和消除这种突然的变化,可以采取在断奶后吃的饲料尽可能与断奶前相似,不要有突然的改变,刚断奶时每天喂6—8次仍然要继续,晚上要补喂饲料,逐渐减少饲喂次数,这个调整时间在15—30天,以后逐步改变为每天喂饲料三次,晚上停喂。同时要注意断奶猪仔不要换圈舍,仍然在原来的猪舍中饲养。每天要给小猪足够的饮水,冬天要给温水。每天让仔猪多活动,多晒太阳。仔猪舍要经常打扫干净,避免仔猪食粪和饮污水发生拉稀、腹泻。冬天注意保温,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养猪的朋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更多更实用的养殖技术、饲料制作、种植技术,请关注老周说三农,咱们共同探讨。


老周说三农


仔猪断奶后,要保持原来的饲料2周内不变,并添加适当的抗菌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保育仔猪料,保育仔猪配合料要求含有优质蛋白、高能量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且易于消化。

仔猪断奶后2周内,饲喂次数不变(5-6次),2周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4-5次)。1周之内控制采食,每次饲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分饱为宜,以防止仔猪拉稀,1周以后逐渐增加饲喂量。


前行的牛哥


仔猪在刚断奶初期喂料量对生长发育影响巨大,喂料多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喂料不足又会饥饿,导致影响生长。那么怎么样才能正确的喂料呢?

一、看仔猪采食情况投料。喂仔猪第二顿时要先看饲槽内饲料情况,如果槽内仅有一点碎料末,没有成小堆粉料或颗粒饲料,说明上次喂料量适中;如果看到同槽内被舔得干净湿润,说明上次喂料量不足,本次应增加投料数量;如果槽中有剩料,说明上次喂量太多,本次应减量,将剩料清除。

二、看仔猪排粪状况投料。仔猪断奶三天之内的粪便由粗变细,由黄色变成褐色,这是正常粪便,观察粪便时间一般在12-15时。粪便变软,油光发亮,色泽正时投料量不用增加或减少;如果圈内有少量零星粪便呈黄色,内有饲料颗粒,说明有个别猪抢食过量,本次投料应比上次减少20%左右。

三、看仔猪活动情况投料。喂食前仔猪听到响声蜂拥到槽前,叫声不断,说明饥饿,可多喂点饲料;给料十分钟左右,槽内饲料被抢食一空,仔猪不回窝,在槽边拥挤张望,说明料不足,可以再投一些;有时仔猪在喂料前也未到槽边,且叫声小而弱,不慌张,说明不太饿,可以少投些料。


爱在当下5886


(1)母去仔留,合理分群 断奶仔猪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很差,尤其是温度变化。仔猪断奶后,可将母猪赶走,让仔猪继续呆在原圈,可以减少应激程度;也可合理分群,按强弱大小分栏饲养,每栏仔猪体重接近,按每头猪占0.9米2的面积计算每栏饲养头数,最多每栏15头左右,过多拥挤易发生咬尾、咬耳现象,不利于仔猪的生长。

(2)喂料、饮水 断奶后1周内的仔猪要控制采食量,以喂八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每天喂4~6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在不发生营养性腹泻的前提下,尽量让仔猪多采食。断奶后10~20天内,仍然喂给断奶前饲喂的乳猪料。乳猪料换为仔猪料时应有5~7天的过渡期,逐渐减少乳猪料的饲喂比例,直至完全饲喂仔猪料。供给保育仔猪充足、清洁的饮水,自动饮水器高低应恰当,保证不断水,若无自动饮水器,饲槽内放清洁的水,对刚进栏的猪可适当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

(3)适宜的舍温 刚断奶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一般仔猪体重越小,要求的断奶环境温度越高,并且越要稳定。据报道,断奶后第1周,日温差若超过2℃,仔猪就会发生腹泻和生长不良。

(4)干燥的地面 应该保持仔猪舍清洁干燥,潮湿的地面会使动物被毛紧贴于体表,破坏了被毛的隔热层,使体温散热增加。原本热量不足的仔猪更易着凉和体温下降。

(5)避免贼风 研究表明,暴露在贼风条件下的仔猪,生长速度减慢6%,饲料消耗增加16%。

每日早、中、晚观察仔猪精神状态、呼吸、吃食、粪尿等情况,发现病情立即向兽医汇报,尽快治疗,并按兽医要求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每日必须清扫3~4次栏舍,保持栏舍内干净卫生,夏天应在上午9时左右冲刷猪舍,每周消毒1次。对仔猪进行调教,使仔猪做到三定:吃、睡、排粪定地点。为使仔猪定点排便,在分栏时把仔猪粪便放在每栏固定位置。通过3~5天调教,仔猪基本都能做到定点排粪尿。这样既便于清扫粪便,又能保持猪舍干净。注意采取保温措施,断奶仔猪适宜温度为25~26℃。复式猪舍比较容易达到该温度,单列式猪舍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温,但复式猪舍应注意通风。从市场上购买的仔猪,在第10天左右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用量为每头1毫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