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古地道,堪稱“地下長城”,是宋遼爭霸的最好見證

雄縣境內因發現了宋遼時期的古地道,而被中國文聯命名為“中國古地道文化之鄉”。

國家設立了雄安新區,將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區域納入其中。雄縣因此為人所知。

雄縣,古稱“瓦橋關”,是宋代名將楊六郎鎮守的“三關”之一。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親自出征討伐遼國,收復了瓦橋關,改設“雄州”,“雄”名源於此。

可見雄縣古已有之,且歷史悠久,境內發現的“宋遼古地道”遺址,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這裡的古地道,堪稱“地下長城”,是宋遼爭霸的最好見證

洞壁皆由青石磚砌築

古地道始自縣城的鈴鐺閣八角琉璃井,向東經大臺、祈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等縣,東西向長65公里,南北向則寬65公里,總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比整個香港還要大。

為何修建瞭如此之大的地下戰道?

原因有二:一是雄州所處的地域可以說是一馬平川,無山無水,沒有任何可憑據的天險;二是這裡在當時乃宋與遼的交界處,戰事頻繁,戰略地位非常突出。鎮守於此的宋代名將楊延昭考慮了現實條件以後,組織大批人力,在地下修建了龐大的戰道,將戰場轉入地下,充分發揮守軍的優勢。楊延昭在雄州鎮守達16年之久,屢戰屢勝,寸土未失,不失為一個奇蹟。這奇蹟的締造者自然少不了“地下戰道”。

這裡的古地道,堪稱“地下長城”,是宋遼爭霸的最好見證

如今古地道保存完好,文物價值極高

我有幸到訪了雄縣,跟隨導遊,一同探尋了地下戰道的奧秘。

我們從雄縣城東40多里地的雙堂村,進入了戰道。戰道由通道和洞室組成。頂部券頂,牆體由青磚築成。有些通道每隔幾米就有一個小劵門支撐了頂部,所以有些洞室歷經千年仍為坍塌。

通道有寬有窄,高矮不一,且蜿蜒曲折,而洞也分了很多種,有寬大的藏兵洞、結構複雜的迂迴洞、引誘敵人的迷魂洞、用來議事、存放糧草的專用洞等。掩體、翻板、翻眼、放燈處、通氣孔等設施都很齊全。導遊介紹:敵兵若進入了戰道,通過迷魂洞時,會迷失方向進而落入陷阱;翻眼處只容一個人通過,且需要弓著身子,所以,把守的士兵在此處可輕而易舉地將敵兵置於死地;藏兵洞能容下大量的士兵,在戰鬥時可出奇制勝。

這裡的古地道,堪稱“地下長城”,是宋遼爭霸的最好見證

洞壁上有對各個設施的介紹和指示牌

有人說,古戰道看來也可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

繼續往前走,洞壁上出現了類似於龕的小閣子,用來放燈,提供照明。偶爾還會有水缸出現,水缸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在地表,導遊介紹這是用來監測、監聽地面活動的裝置,但沒告訴我們作用原理是什麼。我猜想,當地面震動時,水缸中的水會有波動,動靜或大或小,水的波動也或大或小,由此判斷地上的活動。

翻板又是什麼?

導遊指了指我們腳下的這排木板,說這就是翻板。翻板下面是一個深坑,坑裡有竹籤和鐵錐,敵兵踏上去翻入坑裡,一下子斷不了氣也必受重傷。跨過翻板,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大洞,一個是引馬洞,戰馬休息的地方,另一個是藏兵洞,將士歇息的地方。迂迴洞裡迂迴曲折,翻板間或有之。不熟悉地形的人是很難走出去的。

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順利走出了迂迴洞,又到其他地道看了看,每參觀一處,都感嘆古人把戰道設計得如此合理科學,可謂是充滿了智慧,不得不叫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