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包括越南在內整個江南,雄兵四十萬,為何建立僅三年就亡國?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其中有以李淵建立的唐、王世充建立的鄭、竇建德建立的夏、李密的瓦崗軍勢實力較為雄厚。因為當時群雄逐鹿的焦點是在中原,所以這幾個勢力被得到比較的大的關注。然而卻忽視此時在江南地區出現的一個政權,其疆域南至今越南,北至漢水,國有雄兵四十萬,為當時所罕見,實力絲毫不遜色於李唐政權,這就是蕭銑所建立的梁國。但令人不解的是,實力如此強勁的梁國,為何僅僅三年就亡國了呢?

疆域包括越南在內整個江南,雄兵四十萬,為何建立僅三年就亡國?

梁國是蕭銑於公元618年所建。蕭銑是南北朝時期西梁的皇族後裔,其祖父蕭巖因投降陳朝與隋朝對立,在隋文帝滅掉陳朝後就被誅殺。所以到了蕭銑這一代蕭氏這一族已經沒落了,《舊唐書》記載“銑少孤貧,傭書自給,事母以孝聞。煬帝時,以外戚擢授羅川令。”少年時的蕭銑生活已十分清貧,只能靠賣書為生。後因與隋煬帝的蕭皇后有親戚關係,才被授當羅川縣令。

當時,隋煬帝因數次征討高句麗,而橫徵暴斂壓榨民力,遂使得民怨沸騰,兵變四起。嶽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帥鄭文秀、許玄徹、萬攢、徐德基、郭華,沔州人張繡等人也密謀反隋,眾人慾推舉董景珍為首領。但董景珍認為自己出身低微,難以服眾,不如身為梁朝皇室後裔的蕭銑有號召力,於是派人去告知蕭銑。蕭銑聞言大喜,當即募兵數千,響應起兵。

疆域包括越南在內整個江南,雄兵四十萬,為何建立僅三年就亡國?

因為當時隋朝的精力主要是對付北方的李淵、竇建德、李密等割據勢力無暇南顧,因此蕭銑便在短時間內擁兵數萬人佔據了江南的大部分地區。公元618年,蕭銑稱帝建梁國,一切百官設置,均仿梁朝舊例。後又經過不斷的開疆拓土,使得疆域西至三峽,南到交趾,北距漢水,國土幾乎囊括了今越南在內的整個江南地區,而且部眾也發展到了四十萬人,這樣龐大的兵力在當時也是罕見的。

然而擁兵四十萬實力如此強大的梁國,卻僅立國三年,就被唐朝所滅亡。當時梁朝國內的武將們大多擅兵橫暴,蕭銑怕以後無法控制,於是就讓他們休兵務農,實際上是剝奪了諸將領的 兵權。這就引起了以董景珍弟弟為代表的眾多將領不滿,他們企圖兵變謀反,事洩被蕭銑所殺。董景珍、張繡等開國元老也遭蕭銑疑忌而被殺。因此大臣舊將大多心裡疑懼,往往叛離,蕭銑不能禁制,梁朝國勢日漸式微。

疆域包括越南在內整個江南,雄兵四十萬,為何建立僅三年就亡國?

因此到了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大將李孝恭與李靖率兵攻打梁朝時,蕭銑已難以抵抗。梁朝內部君臣相互猜疑人人自危,梁國縱有四十萬兵馬也不過是一盤散沙,難以形成有效戰鬥力。因此唐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江陵城。蕭銑自知無望,於是只好獻城投降。貌似強大的梁國立國僅僅三年,就宣告了滅亡。

蕭銑被送到京師後,唐高祖斥責其罪,蕭銑回道“隋失其鹿,英雄競逐,蕭銑無天命護佑,故被陛下擒獲。正如田橫南面稱王,難道對不起漢朝嗎?”唐高祖因其言不屈而大怒,將他處斬於鬧市,時年三十九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