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據不完全統計,陝西省咸陽市籍三國名臣共有九位,主要分佈在曹魏與蜀漢兩大集團,東吳集團尚未發現咸陽籍名臣的相關記載。其中,曹魏有四人,蜀漢有五人。細分至區、縣的話,咸陽市楊陵區三人,咸陽市下轄的興平市六人。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一位:馬超。馬超是蜀漢集團中的興平市籍名將。馬超是將門之後,著名將領馬援的後代,其父馬騰是漢末朝廷的衛尉。馬超受家庭的影響,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而遠近聞名,成年後統領了父親的人馬,成了漢末關中地區的割據勢力頭目。馬超早年曾幫助曹操斬殺了袁氏部將郭援,後來又舉兵征討曹操。在關中之戰中,馬超慘敗,此後被迫投靠了漢中張魯,馬超的父親及族中親人也被曹操悉數誅殺。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馬超投靠張魯後,並沒有得到張魯的信任和重用。益州爭奪戰期間,馬超毅然另投新主,加入了蜀漢集團,成了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馬超效力蜀漢期間,劉備與諸葛亮都很看重他的涼州背景,對馬超較為器重。此後,馬超跟隨劉備平定益州並參與漢中之戰,但不久後便遭劉備棄用。儘管後來馬超擔任過左將軍、驃騎將軍、涼州牧等職,卻並無實權,最終鬱鬱而終。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二位:馬承。馬承是馬超的幼子,蜀漢集團中的興平市籍官員。馬超病逝後,馬承沿襲了父親的爵位加入了蜀漢集團,主要事蹟不詳。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三位:馬岱。馬岱是馬超的堂弟,蜀漢集團中的興平市籍將領。馬超兵敗之後,族人被曹操斬殺,僅剩堂弟馬岱與自己相依為命。馬超病逝之前唯一留下的遺願,就是希望蜀漢朝廷能照顧馬岱。諸葛亮主政期間,馬岱曾多次參與北伐之戰,官至平北將軍,並賜爵陳倉侯。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四位:射援。射援是蜀漢集團中的興平市籍官員。射援早年在東漢朝廷任職,之後加入了益州劉璋集團,後來又加入了蜀漢集團。射援效力蜀漢期間,擁護劉備稱王、稱帝,輔佐諸葛亮穩定朝政,期間擔任過中郎將、軍祭酒、從事中郎等職,最終病逝於任上。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五位:射堅。射堅是射援的兄長,蜀漢集團中的興平市籍官員。射堅早年的履歷與射援相同,早先效力於東漢朝廷,之後加入了益州劉璋集團,後來加入了蜀漢集團。射堅在曹魏集團中曾擔任過長史、地方太守等職,最終病逝於任上。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六位:王忠。王忠是曹魏集團中的興平市籍將領。王忠早年在縣裡擔任亭長,後因戰亂四處避難,起初在荊州劉表集團效力,之後加入了曹魏集團。王忠在曹魏期間曾擔任過中郎將、揚武將軍、輕車將軍等職,主要事蹟不詳。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七位:蘇則。蘇則是曹魏集團中的咸陽市楊陵區籍名臣。蘇則少年時以才識高、品行端而遠近聞名,後來擔任過酒泉、武都、安定等三個郡的太守,任職期間執法公正、政績突出,在地方上德行與威望兼具,深受當地吏民稱頌,曹操平定漢中期間,蘇則又被任命為金城太守。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蘇則在職期間,帶領吏民墾荒拓耕,發展畜牧養殖,外撫羌、胡等族,使得金城郡內物阜民豐,百姓們安定祥和。曹丕繼位後,隴西豪強李越舉兵叛亂,蘇則率領郡兵誅殺李越平定叛亂建功,被召入朝中任職,最終累遷至侍中。不過,蘇則後期因在朝中過於耿直,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忌憚,後被降職外放為官,赴任途中病逝。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八位:蘇怡。蘇怡是蘇則之子,曹魏集團中的咸陽市楊陵區籍官員。蘇則病逝後,曹丕內心十分愧疚,詔命蘇怡繼承了父親的爵位。蘇怡在曹魏集團任職不久病逝,故其主要事蹟也不得而知。

陝西省咸陽籍九位三國名臣:楊陵區三人,興平市六人

第九位:蘇愉。蘇愉是蘇則的幼子,曹魏與西晉兩大集團的咸陽市楊陵區籍名臣。蘇則早逝,但又膝下無子,所以,由蘇愉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加入了曹魏集團。蘇愉在曹魏集團官至尚書,西晉建國後,蘇愉官至光祿大夫。參考書籍:《三國志》、《晉書》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