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咸陽老行當」編席、編篩子、編籠

(一)編席編篩子編籠

凡是70後的農村娃們對於我今天提到的這些內容沒有不熟悉的,因為今天要說的那些編席子、籠、簸箕、篩子、揹簍、牛籠嘴等器物的手藝人。為了敘述方便,本節內容參考乾縣文體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書的處理辦法,把這些相近的職業放在一起,統一用竹葦編織來概括,當然還包括修補揹簍的,揹簍的底爛了,或者籠袢壞了,就需要修補。

按照範紫東的《乾縣新志》記載竹工在王紀村,但是現在王紀村在何處不得而知?只是模糊判斷應在大楊鎮北倪村附近,是否為紀德村不得而知。

根據乾縣文體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書記載:在乾縣,從事竹葦編織的人大多集中在大楊鎮。這些手藝現在都基本上已經瀕臨失傳。現將其繼承人記錄如下:大楊鄉楊善村藝人王獎鋒為編席子繼承人之一,大楊鄉北倪村的倪俊秀為編篩子傳承人之一。 關頭西旦村齊文西為筐、籠編制傳承人之一。

「消失的咸陽老行當」編席、編篩子、編籠

席子的編制工藝流程:蘆葦先脫皮,用刮刀劃蔑,把劃好的蔑擺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碾柔軟,開始編織,先定大小尺寸,然後打底,在編的位置放四根,壓三根,括三根,每隔一個由下向上編織,編夠尺寸後,用刀從四周收邊子,席就編成了。製作技巧:蔑要劃勻,碾柔軟,根子多碾幾遍,稍子遍數少,蔑之間要編緊,這樣編織的席,席面光滑柔軟,耐用。

「消失的咸陽老行當」編席、編篩子、編籠

篩子的工藝流程:先把竹子用窄刀劃開,根據需要劃成寬、窄兩種,弄平弄細,然後開始編底,起兩層底,底下一層搭寬,搭成格子型,上邊一層窄一些,距離一樣,剛開始用腳踩住,隔兩個連一起,以此類推,按大小需要綁紮收成圓形。製作技巧:篩子的邊用寬些竹心做,這樣做出的篩子不易變形。

「消失的咸陽老行當」編席、編篩子、編籠

編籠的工藝要求:要選柔軟有彈性的刺槐條子或竹篾做原料。做籠時籠底要精細,籠口才能收均勻,經緯均勻才能結實耐用。一般竹籠用四股經子,浸溼條子編底,編好收成型再一層層編,最後成型按上籠柈(籠盤需要火燻成弧形)即成。


這些從事編織行業的人都算是手藝人,有手藝就有收益,就能夠比普通老百姓多一條謀生的路子,生活能夠活便一些。作者的一個親戚早年就跟別人學過編織,所以在農業社經濟困難的時候,跟村上一商量,每月給村上交多少錢,然後自己外出搞副業,有一點小收入,生活就比大多數社員能好一些。也多虧了這手藝讓兒女們在童年時期少了一些關於飢餓的記憶。

「消失的咸陽老行當」編席、編篩子、編籠

揹簍、簸箕、篩子、筐籠都是農耕文化的產物,都與農業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農業機械化的興起而逐漸走向衰落。大約在十年前,籠還在乾縣熱銷了一段時間,為了採摘運輸蘋果,家家戶戶買了很多籠。但是,這幾年塑料的中轉筐有代替了籠,籠又一次走向冷落。

最近在一些縣城組織的物資交流會上,發現這些傳統的手工藝品又受到人們的追捧。比如說,在武功縣的河灘會上,那個買風箱的老頭就說自己所做的微型風箱(手工藝品)比大風箱還受歡迎。一方面這些人為了保存兒時的記憶,另一方面這些手工藝工藝品確實很精美,值得收藏。

「消失的咸陽老行當」編席、編篩子、編籠


關中人有一句方言“猴手不離籠籠柈”意思緊守崗位是不敢離皮,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還有一句話:“你急啥哩些,饃饃不吃在籠籠放著哩”,這是因為饃在舊社會是稀欠東西,一般都是放在籠籠裡高高懸掛在老人屋子的房樑上,輕易沒有人敢動。

「消失的咸陽老行當」編席、編篩子、編籠

最後,補充說明,文章《即將和正在消失的行業七——竹葦編織》一文在“今日頭條”發佈後,有部分網友留言進行補充,乾州蕞娃一併摘抄於此,並予以致謝。網友

鴻鵠30874170留言:不是王紀村,應該是王居村,北倪家就是王居村的一個小村。乾州蕞娃幾經查找,最後在1991年編的《咸陽市志》時發現有各縣村鎮名稱,在其中找到了王紀村,包括南張、劉家、北倪,特此告知先生。這就說明王紀村是存在的,只不過因為村落名稱更替,現在的人不知道罷了。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