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造就了他们奔放、豪迈的性格,蒙古族(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遍布全球、散居各地。除了中国的内蒙古、蒙古国的蒙古,还有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图瓦、布里亚特、阿勒泰等共和国。“蒙古”意为“永恒之火”。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原始社会时期

十四世纪用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记载了一个蒙古族的古老传说: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残酷的屠杀,只活下来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他们逃到了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叫做“额尔古涅昆”——“险峻的山坡”。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这个传说里的“额尔古纳”,就是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它就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统一与对外征伐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至中国的南海,东北至今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接日本海,西南包括云南、今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1368年,元朝失去南方统治,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史称北元。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宗教信仰

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腾格里汗“长生天帝”每年都会举办敖包祭拜大会,敖包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寄托了对往生的人的思念,在这里按照祭拜敖包的方式可以祈求自己的心愿。如今蒙古人基本信仰藏传佛教,仰藏传佛教正式传入蒙古,是在元宪宗蒙哥时。据《多桑蒙古史》卷二记载,蒙哥即位后,命忽必烈领治漠南汉地民户,以僧海云掌释教事。蒙哥死后, 忽必烈自立为汗,尊萨迦派八思巴为国师,仿汉制,建太庙于燕京,至元三年(1266)太庙落成,命僧侣做佛事七昼夜。至元二十二年,又命八思巴等人参对勘定汉藏两种藏经,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尔后,历代皇帝皆崇信西藏佛教。怏兴起,蒙古佛教一时衰弱。明·万历五,内蒙古俺答汗遣使入藏,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巡锡蒙古,并在绥远归化城,为达赖建立一寺,此后黄教盛行于内蒙古。外蒙古传入黄教是在阿巴岱汗时,阿巴岱汗请三世达赖的大弟子大慈迈达里呼图克图,于喀尔喀图拉河旁一寺宣讲佛法,深受蒙人信仰。十六世纪起,所有的蒙古民族都已成为佛教徒。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艺术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经典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大致有“萨吾尔登”“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陶布秀尔”“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建筑

蒙古族建筑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皇家宫殿,斡耳朵及蒙古包,祠庙及宗教建筑。皇家宫殿是皇帝与宗王,群臣会集议事,宴饮和接见各国使节的场所,也是皇帝的主要住所。最为典型的是窝阔台时期修建的哈剌和林万安宫,上都大安阁和大都大明殿。 斡耳朵和蒙古包是移动的建筑。这是蒙古族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它是有悠久的历史和科学的内涵。它既适应自然环境又适应游牧生活的卓绝功能。它巧妙的利用数学,力学,几何学和天文历法知识,充分体现出蒙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蒙古族的建筑理念。 祠庙及宗教建筑。蒙古族有史以来祭天,祭地,祭祖先的传统。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敖包形式的建筑。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又出现了祠庙和喇嘛庙建筑。如成吉思汗“八白室”,“成陵”以及蒙古佛塔庙宇等。这样蒙古族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宏伟壮观的独特体系。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交通

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

车辆为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谚语和格言

蒙古人格 言

古人有六种悔恨的事:

不勤学苦练的人,做事时悔恨。

不爱护身体的人,得病时悔恨。

不廉洁奉公的人,罢官时悔恨。

不善长经商的人,破产时悔恨。

酗酒胡闹的人,酒醒时悔恨。

言行不一的人,失信时悔恨。

蒙古族谚语——勇敢坚强篇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胆大的人渡洋过海,胆小的人跬步难行。
水再深鲸鱼不怕,山再高老虎不怕。
怕过小河的人,别想过大江。
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
用针扎不眨眼,用砖打不落泪。
赛马途上知骏马,摔跤场内识好汉。
风浪里试舵手,战斗中试英雄。
与其流泪,莫如握拳。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征服自我,才能战胜一切,超越一切,征服一切。
事情的开端,都会有困难。
如若怕死,别当将军。
把泰山看成土丘,把大海看作小河,

敢想敢做有幸福,稳坐不动有痛苦。


别怕山高,不停的走就能走到顶;勿怯石重,用力地举就能举得动。
困难面前不折腿,艰苦面前不弯腰。
有勇气终能达到顶峰,怕困难总不能实现愿望。
同困难斗争的能进步,站着不动的就落人后。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修养篇

人须幼时教养,马须驹时训练。


路途远马儿疲劳,闲言多了嘴唇疲劳。
冬春二季无夏天,财色双贪乱伦理。
没学问的架子大,公山羊的脾气大。
财色双贪伤礼义,朝夕起风败节季。
走起路来何必站,吃起东西何必舔。
草栏子的门前挂上彩灯不相称,对不懂理的人说上啥也没有用。
吃未熟的肉,有害于肚;说无用的话,有损于自己。
自己的话应该少说,别人的话应该多听。
不愿意也应说话,屋不冷也应生火。
腿能到之处才可以去,话能说之处才可以说。
坐在树下乘凉,应怀念种树人。
好马打三鞭,变成摇头摆尾;好话说三遍,变成无益废话。
吃人家香餐,应当日回敬;借人家良骥,应当年回还。
说话之前考虑好,办事之前准备好。
向明智的人学习,是变好的象征,默默地反省自己,是不悲的象征。
借奶还黄油,借牛还骏马。
不要给醉人看酒,不要给瞎牛认井。
在众人当面时,注意说话的分寸;和众人走时,注意举止的适度。

学善能进步,仿恶会堕落。
用铁针扎的伤,痛得厉害;用和言教得话,易于接受。
没有不需要翅膀的鸟,没有不需要朋友的人。
狗有尾巴好,人有礼貌好。
黄金旁边的红铜也发光,好人旁边的坏人也变好。
想得到拥护,必须尊重别人;想得到发展,必须流血流汗。
好汉虽乐前额不裂,骏马虽肥皮层不崩。
树虽高大,不能没有根;人虽聪明,不能没学问。
总为自己打算的人,与众人不和;总是袒护家犬的人,与邻居不睦。
毛毛雨有利于庄稼,好脾气有利于团结。
使者须温和,医生须和蔼。
好人经得住话激,荞面经得住水和。
好面耐水,好人耐心。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 古 族人谚 语

最干净的水是泉水,
最精练的话是谚语。

骏马无腿难走路,
人无理想难进步。

没有远大理想的人,
就像没有翅膀的鸟。

壮丽的蓝图,要靠辛勒劳动,
才能变现实;
理想的树苗,要靠汗水浇灌,
才能成林成材。

急流碰到岩石能激起浪花,
勇夫遇到困难能激出力量。

狂风能卷起戈壁滩上的沙土,
却不能拔掉雪山上的一棵草;
一个人把生活的根子深深扎在
群众之中,就不会随风飘摇。

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
勤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勤奋者留下的是
青春似火,果实累累;
懒惰者留下的是
满鬓白发,两手空空。

家院里炼不出千里马,
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

浪再大挡不住鱼穿水,
山再高遮不住太阳红。

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
空话多的地方智慧少。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人八大禁忌

01 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02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03病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04产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05 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 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06 忌摸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07 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在蒙古族中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08 作客忌讳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三分钟让你了解蒙古人


蒙古文化周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