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劉邦是歷史上的草根皇帝,有人肯定會說,在秦朝時期,劉邦是亭長,可是劉邦的亭長並不是什麼大官。劉邦的亭長僅僅相當於一個小吏,能夠在這樣的地位上走向開國皇帝,這一切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因此後人對劉邦的評價也是很高的。

秦朝雖然大一統了華夏大地,但是秦朝僅僅存在了15年的時間,它的影響力肯定是有限的。相比較來說,漢朝的影響力更大。劉邦從一個小吏走向了漢朝的開國皇帝,這一切肯定是離不開漢朝的開國功臣。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漢朝的開國功臣外,劉邦的女人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劉邦最初起義的時候,呂雉的父親看到了劉邦,當時的劉邦被呂雉的父親看中,更加難以置信的是,呂雉的父親直接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邦。要知道,在當時來說,呂家的地位肯定要比劉邦高很多,其次劉邦的年齡要比呂雉大很多。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呂雉的父親之所以讓女兒嫁給劉邦,就是認為劉邦以後會成就大業,變得非常富貴。也就是說,劉邦與呂雉是結髮夫妻,但是劉邦在呂雉之前,有一個兒子,只不過呂雉沒有介意此事。西漢建立之後,劉邦的後宮開始變得人多了。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歷史上每一位皇帝的後宮都是佳麗如雲的,劉邦也不是例外。劉邦與呂雉是結髮夫妻,但這不代表劉邦最喜愛的人就是呂雉,劉邦最為喜愛的人肯定是戚夫人。根據出土的漢代文物《戚伯著碑》表明,戚夫人一族本是姬姓周王室的後裔。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劉邦做漢王時,得到定陶人戚姬,很是寵愛,生了趙隱王劉如意。劉邦晚年時期,對戚夫人更是非常寵愛,當時的呂雉已經年老,無論是美色還是其它方面,都不如戚夫人。此時的戚夫人成為了劉邦最為得意的妃子。劉邦因為喜愛戚夫人,討厭呂后,因此,生前準備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更為難以置信的是,劉邦甚至是想要立劉如意為太子。變更太子這件事,在朝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子沒有變更成功。由此劉邦知道劉盈的太子之位堅如磐石,不可動搖了。此事發生後,劉邦和戚夫人在一起發生了這一幕。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柰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劉邦一派無可奈何,偃旗息鼓的樣子。劉邦在駕崩前,為什麼沒有安排好戚夫人呢?首先,劉邦想到了保護劉如意,劉邦把劉如意封為趙王,讓他去藩地,這樣就把他和呂后分開了。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劉如意前往封地之後,劉邦給了他一個相國,此人就是御史大夫周昌。周昌這個人正直。周昌是個敢於直言說話的人。就算是對劉邦說話,他也敢直來直去。除了選周昌為趙王相國外,劉邦還選趙堯為御史大夫。趙堯是幫助劉如意說過好話的人,選他為御史大夫,此後他自然會阻止呂后胡作非為。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劉邦想到了,只要保護了劉如意,就保護了戚夫人。劉邦當時除了想辦法保護劉如意和戚夫人外,還努力打擊呂后的黨羽。最明顯的事例,就是劉邦讓周勃、陳平去殺了樊噲。只不過陳平和周勃沒有殺死樊噲。只能說兩人留了一個心眼兒。


劉邦精明一生,為什麼駕崩前沒有給戚夫人留一條後路?

劉邦這個想法,顯然是完全正確的。只不過在當時來說,沒有立即完成而已。陳皮和周勃沒有按照劉邦的命令去殺死樊噲,但是到了呂后去世後,陳皮和周勃沒有江山是屬於劉家人的。總之,劉邦雖然積極幫戚夫人和劉如意考慮,可惜最終白忙活一場。

悲劇的是,他生前對戚夫人保護得越多,呂后對戚夫人的恨就越深。劉邦死後,呂后就會把這種恨如數還給戚夫人!最終的戚夫人被呂后製作成了“人彘”。實際上,當初劉邦誰也不求,跑去求呂后,然後對呂后好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呂后對戚夫人可能就是另一個結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