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曾是“古九州”之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縣級青州市來說,人口超90萬,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青州為“古九州”之一,名稱由來根據《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曾是“古九州”之一


首先,縣級青州市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在地理位置上,青州市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總面積1563.8平方公里,跨東經118°10′~118°46′,北緯36°24′~36°56′範圍內。總面積為1569平方公里。青州為“古九州”之一,名稱由來根據《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也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這九個州。其中,青州就是古九州之一。夏朝到商朝時期,該地區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曾是“古九州”之一


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後,首封身為師父的功臣呂尚(姜子牙)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國名為齊。因國君為姜姓,故又稱為姜姓齊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今山東省青州市一帶仍屬齊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濰坊市青州市一帶屬齊郡這一建制。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稱青州城。東漢末年,“(曹操)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也即來自青州的士兵,成為曹操南征北戰的重要力量。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青州市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西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棄廣縣,築廣固,為青州刺史治。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曾是“古九州”之一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廣固,定為南燕國都。義熙六年(410年)劉裕滅南燕,築東陽城,設立北青州刺史治於此。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年),拔東陽城,仍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築東陽城南郭,即南陽城。公元557年,也即北齊時期,遷益都縣治於東陽城,移青州府治於南陽城。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今縣級青州市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益都縣為青州總管府治,後改為北海郡治,今縣級青州市一帶屬之。唐朝建立後,該地區初復為青州總管府治,後又改為北海郡治。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曾是“古九州”之一


最後,南宋時期,益都縣為山東東路益都總管府治,該地區屬之。元朝建立後,益都縣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今縣級青州市一帶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益都縣。清朝取代明朝後,該地區屬山東省青州府益都縣。到了1928年,益都縣直屬於山東省。1986年,撤銷益都縣,設立縣級青州市。對於縣級青州市來說,直屬於山東省,由地級濰坊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青州市156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96萬人。就曾經是古九州之一的青州,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