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人间最动人的情书

权力:人间最动人的情书


1

权力,是个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

英国哈里王子,据说要定居加拿大,就有加国民众热议安保费用问题。

网友 LL,开大奔“故宫撒欢”,也是这样一种幸福生活。

众目睽睽,权力是个好东东,有权就能任性,或者别人帮你任性!

它是人间最动人的情书。


2

与权力打交道,是每个人都经历着的事。而思考权力的前世今生,则是少数人的癖好。

小说家昆德拉,从卡夫卡的小说中就读出了权力神话:

权力在哪里神化自己,它就在哪里自动产生出它自己的神学;它在哪里像上帝一样行事,它就在哪里唤醒对于它的宗教感情;这样一种世界可以用神学语言予以描绘。


权力的逐步集中倾向于神化自身;社会活动的官僚化把所有机构都变成了无穷的迷宫……


极权主义社会力图取消公共与私人之间的界限,在其更极端的形式中尤其如此。权力,在它自己变得越来越不透明时,却要求公民生活应当是整个儿透明的。

权力仿佛一个有生命的物体,不断地自我膨胀。它膨胀得越大,它眼里的一切对象,越来越小。


3

如果说文学的集中呈现只是虚构,哲学家福柯则从社会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看到了权力的影子。

他认为,“话语即权力”,人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把它施之于社会,这就是权力。“真理”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人只不过是使用权力的工具。

正是权力把世界建构成现在这个样子,“权力无所不在”。

只有死是权力的界限,是能逃离权力的唯一瞬间。


政治权力有可能会摧毁我们,而世上所有的知识都阻止不了这种事情发生。


一个政治集团,如果对真理漠不关心,就会前后矛盾,言行不一;但是如果一个政治体系声称它掌握了真理,那可是最危险的。传播“真理”的功能不应该以法律的形式出现,正如我们也不会相信它存在于自然生长的交流过程中。传播真理的任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

我们每个人都是权力的一部分。在权力的监视之下,我们习惯自己监视自己,逐渐变成自觉的监视者。更进一步,主动地摄取权力,挥霍权力。


4

我们需要权力,就像我们需要粮食、水和空气。没有权力,就只有自然,没有社会。

作家刘震云这样自嘲:“官是没有错误的,一切全在群众。有什么样的群众,就会生出什么样的官。”

面对人类社会无法摆脱的这种权力故事,也许,我们只能做福柯:

知识分子的工作不是要改变他人的政治意愿,而是要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分析,一直不停地对设定为不言自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拆解熟悉的和被认可的事物,重新审查规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重新问题化(以此来实现他的知识分子的使命),并参与政治意愿的形成(完成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角色)。

这正如波普尔的倡议:“倘若我们的文明要继续存在的话,我们就必须破除遵从伟人的习惯。”

检讨伟人,检讨规范,检讨权力,不是为了摧毁知识权威,而是敞亮原初的自己和社会。

经过检讨,我们或许不会迷失在情书的神话里。



阅草木的无常,读简帛的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