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頭山之戰


阿頭山之戰

岑彭,字君然,南陽棘陽(今新野東北)人。東漢徵南大將軍。秦豐,南郡邔縣人,更始元年率農民起義軍佔據黎丘(今襄陽鹿門山南一帶),取襄陽等縣,自稱“楚黎王”。

建武二年,光武令岑彭率傅俊、臧宮、劉宏等三萬餘人去進攻秦豐。彭首先拿下了黃郵。此時,秦豐與其大將蔡宏在鄧縣一線設置堅強防線,彭部竟數月未能突破。光武知道後,有點不高興。消息傳到前線,岑彭緊張起來,想出一計。 是夜,岑彭安排部下在營中放出明日調轉方向,向西進攻山都的信息,假裝看管鬆懈,讓一俘虜逃脫。此俘虜奔回秦豐軍營,報告了這一情況。

秦豐即將其師連夜調往鄧城以西幾十裡山都一線,準備迎頭痛擊彭軍。

而岑彭則連夜指揮軍隊到漢江邊,收集船隻組織精幹突擊隊,準備渡江。由於此段江面很寬,中間隔著一島——解佩渚,阿頭山上的張揚並沒有察覺。

阿頭山與萬山相連,位於萬山東北,離襄陽城九里。為什麼選擇阿頭山為上岸地點?這也是權衡後決定。當時,現城西大堤(老龍堤)還未築。能渡江登陸的地方只有二個。一是北津戍壘城。此處為秦豐部隊佔據,易守難攻;二就是阿頭山。為秦豐的張揚駐守。拿下此地,就能向南進攻邔縣,最後拿下秦豐的老巢黎丘。

是夜三更時分,岑彭的突擊隊神不鬼不覺的渡過漢江,摸上了阿頭山。哨兵當時正在打磕睡,稀裡糊塗的就見了閻王。接著突擊隊摸進營帳,一頓猛殺,將張揚等全部收拾。接著,沿山之東麓一直向南,伐未開道,向邔縣奔襲而去。

這便是襄陽有名的典故:“彭乃潛兵渡沔水,擊張揚於阿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