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滿月了。來黃岡第31天,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

一個月前,他作為山東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員奔赴湖北疫情一線,與團隊進駐湖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開展醫療救援。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那時,王星光曾預想,如果疫情得到控制,在湖北待一個月就可以回家了。

“現在看,一個月可能還不夠,還得再晚一點兒回去。”他憨笑著說。“不論如何,我們絕對能堅持到最後,直到完全戰勝疫情!”王星光心中充滿力量。

兩次請纓終如願

疫情初期,王星光正準備趁著假期帶妻兒出去度假。“我的愛人也是醫生,今年過年難得我們倆都不需要值班,於是我們就報了旅行團。”

可就在他們出發的前三天,鍾南山院士公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傳人。從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業的王星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作為國家隊中毒應急隊員、山東省應急隊員,王星光當即做好了衝鋒疫情前線的心理準備。於是與愛人商量一番,他們取消了度假行程。

“第一時間知道了疫情以後,我覺得自己援鄂救援的可能性非常大。”

當接收到醫院組織第一批赴鄂醫療隊的消息時,王星光立馬報了名。

“可惜第一批沒有選上,瞭解之後才得知第一批並未調配省立醫院呼吸科的醫護人員。”王星光稍有失落,但很快傳來了醫院組織第二批赴鄂醫療隊的消息,他再次請纓。

這一次,入選山東第二批赴湖北醫療隊名單中,王星光的名字赫然在列。

“我是共產黨員,也是醫生,要站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危難關口,王星光為自己是全國3萬餘名奮戰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之一而感到自豪。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其實,王星光報名前往湖北進行醫療救援,除了妻子和岳母知道以外,一直都瞞著在老家的父母。“沒敢告訴他們,怕他們著急。後來他們看到了網上的信息,跟我瞭解實際情況後也非常支持我。”王星光說。

抗疫前沿甘做“排頭兵“

準備報名參加抗疫救援的時候,王星光心裡對疫情的形勢早有預判,並且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建設。但抵達黃岡的第一天,就發現與自己預期的完全不同。

王星光團隊第一天援助的不是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而是一個臨時改造的病區。那晚,“逼波逼波”急如星火的救護車以及連續不斷送來的患者,眼前這些景象對王星光他們的心理產生了一些衝擊。

但這並沒有動搖他們投入新冠肺炎阻擊戰的決心。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工作部署和當地需求,醫療隊將集中接受由國家級專家進行的簡短上崗前業務培訓,再進入相關醫療機構開展救治工作。

“上崗前,會有專業人士組織醫護人員進行防護服穿脫培訓。我們每個人都練很多很多次,練得衣服都快破了,直到真正學會做好自身防護為止。”

培訓完後,王星光團隊正式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進行救援。由於中心是新院區,原本計劃2020年5月整體搬遷,還有很多硬件設施、物品以及儀器沒有全部到位,所以第一輪班次時間會很長,需要準備清點物品,大量接收患者,工作會很辛苦。

王星光得知這一情況後,再次主動“請戰”第一輪進駐。

“我才38歲,這個年齡最合適,理應站在疫情最前沿。”那一天,王星光和急診ICU 副護士長李太東,從早上10點開始,一直到18點才從隔離病區出來。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王星光“請戰”第一輪進駐

創新診療方案降低病患死亡率

王星光團隊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主要負責救治確診患者。“上班時間不是特別長,重症病房是4小時,普通病房為6小時,比平時在家上班的時間還短。”王星光說,他們一開始被安排在普通病房,上主班的時候一天要管理60個患者,主要工作是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

“到重症病房之後,雖然管理的患者更少了,但是工作壓力一點都沒有減輕,工作量反而更大。”除了接診患者、詢問病史、處理醫囑、病例書寫以及為患者進行咽拭子採集等日常工作之外,王星光還結合自己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業優勢,為重症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以及血濾治療,並將平常積累的病毒性肺炎救治經驗應用到診治當中。“冠狀病毒治療總體上都是相通的,只不過流感病毒目前有特效藥,而新冠肺炎沒有。但是這兩者之間的病情評估、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時機都差不多。”

截至健康界採訪時,他們共接診了300多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如今大部分患者已經出院,目前重症病房只剩下17個患者。

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近日指出,加強重症患者救治是當前防控突出重點,抓緊從全國調集體外膜肺氧合機等設備,降低病亡率。

王星光也一直思考著:如何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提高救治率,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怎麼針對不同的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

“從專業的角度而言,我們需要給患者提供一個好的治療方案。”王星光介紹,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患者臥床容易缺氧,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就像下水道不光滑一樣。尤其是年紀較大且合併有氣管炎、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他們血管本身條件也不好,臥床之後就更容易造成下肢血流瘀滯,加上血液粘稠、血管內皮損傷,就更容易形成下肢血栓。這類患者稍不注意,就會形成肺栓塞,死亡概率非常高。

為此,王星光在國家新冠肺炎診療規範的基礎上,創新了救治方法,提出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從而降低肺栓塞形成風險的診療方案。例如,給患者下肢進行常規B超、幫助患者進行呼吸功能康復、引導患者按摩下肢、給患者穿彈力襪等等。

“這些創新之舉都是為了預防血栓的形成,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王星光團隊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降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氣管插管的死亡率,減輕插管患者的病情,讓患者好轉起來。“現在應對的辦法只能通過密切觀察,看看能不能調整呼吸機參數來解決。”王星光表示,最好的辦法還是進行早期干預,防止病情加重。

“傻樂”醫生心理輔導有妙招

除了在醫療上給予患者救助,對患者的心理鼓勵和支持也很重要,特別是重症病房的患者。

王星光坦言,從親情的角度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是他常用的小技巧。“我每天的查房一定是從拉家常開始的,問問他們狀態怎樣、原來的工作是什麼等等,以緩解他們內心的壓抑。必要時,會從客觀的角度向患者坦白病情進展,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同時,王星光還時常鼓勵患者與家人視頻聊天,並主動幫助患者申請微信,教患者使用手機。為避免患者產生不必要恐慌,王星光一般不建議患者看一些與醫療相關的信息或新聞。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王星光(右一)與新冠肺炎患者

令王星光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處於親情剝離狀態的重症老人張大媽(化名),她老伴因被新冠肺炎感染剛去世,孩子又不能在身邊照護自己,老人出現了譫妄、煩躁等狀態,不配合治療,患者正處於半昏迷狀態。

老人如此下去,必然會對疾病救治帶來影響。為了讓她能夠恢復意識,重新建立活下去的勇氣,王星光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們主動跟她的兒子聯繫,並將她兒子錄製的視頻反覆播放給老人看。”讓王星光團隊喜出望外的是,視頻播放之後,親情的呼喚使張大媽的肢體有了明顯的回應。王星光從醫院角度判斷患者或許能聽見,他立即撥通了患者兒子的視頻聊天。“她兒子說,媽媽您要是能聽見就眨眨眼,結果患者真的眨了眼,她的孩子就不停地鼓勵老人。”

儘管這個過程只持續了短短的一分多鐘,也儘管老人最終因搶救無效而離世,但能為患者架起親情的溝通橋樑,讓患者心裡得到撫慰,王星光就覺得值了。這也讓他明白,親情或者患友之間的鼓勵,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

“如果病房裡面住了1個病情較重的患者,2個相對減輕的患者,我們會鼓勵症狀輕的患者跟另一個較重的患者聊天,聊一些開心的事情來緩解病房壓抑的氣氛,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通常在幽默氛圍的感染下,症狀較重的患者病情漸漸有了起色,甚至治癒出院。

為緩解患者的病情壓力,王星光與團隊自創了“快樂療法”和“段子療法”。“快力療法”就是鼓勵患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段子療法”則是醫生在查房時說一些段子,講一點俏皮的話,通過語言讓對方心理或者心境產生轉移和轉變,給最終治療起到了一定幫助。

能想到這種方法,與王星光樂觀的性格密不可分。“我本人性格就是‘傻樂型’的。”王星光打趣道。


被“借出去”的英雄爸爸

“武漢的小朋友,你們別害怕,我爸爸是醫生……我把爸爸借給你們,你們快點好起來吧!加油!”濟南小學生宸宸握緊拳頭給疫區孩子加油鼓勁時這樣說道。隨後他寫給援鄂醫生爸爸的一封信也在網上刷屏。他在信中寫道,爸爸,我會在家聽話的,你在武漢好好工作,我給你加油!相信爸爸會治好武漢的小朋友們。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王星光兒子寫給爸爸的信

王星光就是這封信的收件人,對於兒子宸宸的行為,他既感動又意外。

“之前出發來湖北的時候比較匆忙,沒來得及跟孩子說太多,到達湖北第二天就看到孩子寫了這封信,確實挺感動的,我沒想到孩子能有這個心思,感覺孩子一下長大了許多。”那一刻,王星光覺得自己心目中那個“傻小子”突然懂事兒了,頓時泫然欲泣。

“我就給他回了個視頻,跟他說乖乖聽媽媽和老師的話,好好學習。”與孩子分開一個月,王星光只能通過與孩子視頻聊天來緩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王星光在孩子心目當中的形象也有了悄然變化,例如孩子會跟家人誇獎爸爸,跟同學說自己的爸爸是英雄。

“我更希望孩子能夠意識到爸爸是去幫助別人,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學會擔當,可以對他的成長起到正向引導的作用。”王星光認為這才是最大的意義。

儘快戰勝疫情,所有的醫護人員能夠健康平安的回家。這是王星光目前最大的心願。

被問及回家後最想做的事情時,王星光說,“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帶著孩子出去玩玩。”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王星光的心願

為解除抗擊疫情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中央以及地方都出臺了“全方位”政策,提出了多項措施。山東省出臺政策指出,為一線醫務人員重點辦好“十二件實事”,包括定期為一線醫務人員的家庭發放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對其配偶予以適當關心支持;醫務人員無人照看的高齡老人、未成年子女,根據需要由所在鄉鎮(街道)負責。

“我妻子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超聲科工作,醫院最近給她減少排班,以便照顧家人。”這讓王星光更有底氣衝鋒在前。

將黃岡變為湖北市第一個清零地區


王星光告訴健康界,目前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患者情況相對穩定,疫情也得到了相對控制。防護壓力沒那麼大了,物資也比較充沛,生活起居和飲食都得到了充分保障。

在這期間,王星光還獲贈了一批特殊的禮物——愛心人士從家鄉山東運來的鮁魚餃子、德州扒雞。“在這裡能吃上家鄉的特產,是件很幸福的事情。”王星光特別滿足地說。

經歷了這次疫情,王星光對自己專業學科的未來發展有了新的展望。他分析道,首先因為對新冠肺炎有了深刻的認識,將會給往後流感的發生、診斷、治療提供很好的幫助,進一步加強了醫生和患者對傳染性疾病的防護意識,傳染病門診的防護級別也將上一個臺階;其次,不論從國家層面還醫院層面而言,這次疫情將會對整個呼吸與危重症學科的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滿月了,對王星光團隊來說既是希望,也是挑戰。雖然現在的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處於決勝的關鍵時期,但對醫護人員來說,也是最危險的時期。要知道,人的神經緊繃一個月之後容易出現疲憊和坍塌,導致出錯。“能不能繼續繃得住,這關係到最後的勝利,也是我們目前為止最需要得到的精神支持。”所幸的是,在領隊的反覆提醒下,大家基本邁過了這道坎兒,重新找回了初始階段在疫情“衝鋒陷陣”的狀態。

說他們是能打硬仗的“鋼鐵戰士”,一點也不為過。

“一個月了,我們這個團隊沒有一個倒下。現在,隊員們戰鬥熱情依然高漲。”王星光自豪的說。

這一個月的神經雖然繃得很緊,但看到黃岡地區每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大別山區域診療中心出院患者接近100人等,一串串數字的變化,是王星光近期最開心的事情。

援鄂醫生王星光:危難關口三次請戰“小創新”帶來“心”變化

王星光

“黃岡相較於湖北其他市區來說,疫情控制得比較理想,戰績也是最明顯的。”王星光團隊的目標,就是努力將黃岡變為湖北市重症感染當中第一個清零的地區。


王星光說,“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義無反顧,也是職責所在。就如當年入學時的醫學生誓言: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