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明太祖朱元璋,勇猛過人,以鐵血手腕奪得天下。這樣一位出手果斷的人,卻在選繼承者的時候,出現了錯誤的判斷。朱元璋最想讓誰來繼承皇位?那無疑就是太子朱標。他在朱標的身上花費了幾十年的心血,每日都傳授他為君之道,手把手教他如何做一位帝王。可天不如他願,朱標沒有活過他,比他先離開人世。這對朱元璋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朱標去世的那天,朱元璋痛哭流涕,他突然感覺自己老了,心態一下崩了,他有一瞬間的迷茫,不知道這偌大的大明江山該交到誰的手裡?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這時候,翰林學士劉三吾站了出來,他向太祖推薦的一個人,此人便是皇太孫朱允炆。按照常理來說,朱元璋的兒子有很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兒子中挑選繼承人,而不是略過兒子,在孫子輩選人。但由於太祖對朱標的喜愛太深,以至於他愛屋及烏,對皇太孫也格外喜愛。尤其是他見皇太孫像他父親一樣,有著寬厚仁慈的心,同時又聰明好學。於是他轉移了目光,將心血都放在了朱允炆身上,打算將其培養成下一任帝王。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太祖是草莽出身,他比其他帝王要更為看重親情一些。當年冊封皇太孫之時,太祖還有九個兒子在世,這些兒子都被封為了藩王,掌管一方勢力。太祖怕他去世過後,朱允炆容不下這些藩王,同時他又怕,這些藩王有異心的時候,朱允炆不知如何應對。所以,有一天朱元璋突然召見了朱允炆,問了他一個問題:我將這些番王派去鎮守邊疆,他們能夠幫你安定四方,這樣你就能做一位掌控全局的太平天子。可是,敵國來犯,有這些藩王應對,可若藩王有了異心,又該由誰來對付他們呢?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聽到這一個問題,朱允炆知道這是爺爺在考他。他沉思了一番,心中暗自嘀咕。如果說的太狠,爺爺恐怕覺得他沒有仁義之心,對親人都能痛下狠手。但若說得太輕,又顯得他沒有魄力,沒有帝王該有的自信。所以他暗自思量了一番,然後才回答:應以德服人,以理約束。如果這樣沒有用,那麼就削掉他的藩地,削弱他的勢力。若這樣都還沒用,那就將他調到其他地方,這樣他就需要花時間重新適應,重新積累勢力。若到這一步都還不知悔改,那就只能帶兵討伐他了。這一番回答,太祖聽了還是覺得滿意,於是他笑著對皇太孫說,這是絕佳的法子。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不過,說容易,做卻難。嘴巴一張,想要說什麼樣的話都可以。可真的在實際行動中,做的事情卻不一定就是說的事情。當年朱允炆這一番話,也算是頗具有魄力,不失為一種好方式。但朱元璋去世以後,他卻優柔寡斷,做事情瞻前顧後,完全不像一位說一不二的皇帝。就是因為他這樣的猶豫不決,以至於他後來敗給了自己的叔叔——朱棣。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不可否認,朱允炆的確有一顆仁愛之心,如若他接手的是一個太平盛世,沒有太多藩王做亂的話,他會是一位好帝王,能夠統治好天下。但是,在當時有這麼多藩王對天下虎視眈眈的前提下,他的仁慈就是一種錯。更何況朱允炆這個人耳根子軟,喜歡聽別人的建議,缺少了自己的主見。他若是依靠了一位能力出眾、衷心對他的大臣,那也算是一種好事。可問題他信了一位能力並不出眾的人,也就是黃子澄。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建文帝坐上皇位,便大肆削藩,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舉動,無疑太過於莽撞。他這樣的行為,是逼著各路藩王造反,畢竟很多人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時,常常會做出過激的行為。朱棣當時就是因為看到了朱允炆的這一切行動,覺得自己處境不妙,因而才想到了先下手為強,打算奪得皇位。但是,朱棣當時還是有所顧慮,因為他的三個兒子在太祖去世後去京城奔喪,人還在京城。若是他發動叛變,這三個兒子的生命必然受到威脅。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正當他猶豫不決時,建文帝的"豬隊友"黃子澄幫了他一把。當時黃子澄向建文帝建議,將朱棣的三個兒子放了,讓燕王不起疑心,從而放鬆警惕,之後派兵突襲,定能取得大勝。他以為這是一個妙計,卻不知是將籌碼送給了敵人。朱棣當時將局勢看得一清二楚,怎麼可能被這樣的小伎倆給矇騙?兒子們一回到他身邊,他的顧慮盡消,可以放手一搏。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所以建文帝這次就是因為聽信了黃子澄的建議,從而賠了夫人有折兵,損失巨大。從這也能看出,建文帝沒有發現能人的眼光,這和他見識短淺也有一定的關係。除了這一個弱點,他還重名聲,受外人的眼光束縛。在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時,他應該積極對敵,並且要下令誅殺朱棣,以此震懾天下。但他為了名聲,卻下了一個讓人無語的命令:不準傷燕王朱棣,別讓朕背上殺叔父的名頭。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就是因為他下了這樣一個命令,軍隊在對敵叛軍之時,總是束手束腳。因為一到關鍵時刻,朱棣就站出來擋在前面,戰士們為了不傷及燕王,只得暫緩攻擊。藉此機會,叛軍卻反而加大了進攻力度。一方面肆無忌憚,一方面有所保留,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朱棣一方取得了勝利。眼見大勢已去,朱允炆又打起了感情牌,希望對方能與之議和。他派出了慶成郡主去當說客,希望她勸說燕王,讓他以天下百姓為重,接受和親的提議。

眼看打不過,建文帝主動向朱棣求和,對方一封回信足見帝王像

朱棣看到了求和請求之後,寫了一封回信。表示:我之所以興兵,只是為了替父皇報仇,清理亂臣賊子。如果朝廷能看在我忠孝兩全的份上,讓我做攝政王,我便退兵,輔佐帝王,安天下蒼生。若是不然,那麼破城之日,就是屠城之時,除非各位兄弟姐妹退居孝陵,才能免於一難。從這封回信中就能看出,朱棣霸氣十足,為了奪得天下,兄弟姐妹他也敢殺。和朱允炆的優柔寡斷對比,這樣的人更像是一位上位者,更有帝王像,所以最終朱棣能夠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