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說到和親公主,總是讓自認為天朝上邦的我們有一絲羞恥感,因為她們都是國家實力不足下的犧牲品,譬如王昭君,是漢朝向匈奴妥協的禮物;又譬如文成公主,是唐帝國與吐蕃媾和的犧牲品。無論公主再美豔,無論隨行的禮物多麼貴重,都沒法掩飾其中的羞恥。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和親公主,是最具悲劇色彩的,她就是北周的千金公主宇文氏。

千金公主

千金公主宇文氏,她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父親趙王宇文招是北周的皇室重臣。

宇文氏從小受到父母的疼愛,不但長相美豔,還聰明伶俐。除了精通琴棋書畫,她還自幼愛好讀書,尤其喜歡歷史政治,據說,對建築工程設計,她也有一定的造詣,所以說,這是一個有頭腦的公主。

本來,千金公主在長輩們的庇護下,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帝都,她會在適當的年齡,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貴族公子,然後相夫教子,就這樣過完一生。

但是,命運很快向她招手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之後是宣帝宇文贇,這是個在歷史上出了名的昏君。宇文贇在位期間,突厥侵襲北周領地,宇文贇不擅長軍事對抗,選擇用和親的方法來息事寧人,至於人選,宇文贇選中了當時還在閨中的堂妹,也就是千金公主宇文氏。

消息傳來,宇文氏傷心欲絕,她可不想去什麼塞外,跟那些茹毛飲血的野蠻韃子生活在一起,還要給這樣的蠻人生孩子,想想都覺得難受。但是宇文氏再鬧也沒有用,因為君命如山。

不過好在突厥的佗缽可汗還沒迎娶她就死了。

本以為躲過一劫的千金公主,還沒喘口氣,新的消息又傳來,新上任的沙缽略可汗已經派遣使者來求婚了。

這裡要說一說這和親背後的小插曲。

本來北周宣帝宇文贇想將千金公主下嫁給佗缽可汗,但是當時突厥人兵鋒正盛,沒打算和談,所以佗缽可汗一邊和北周周旋,一邊繼續在北周境內燒殺搶掠,等到突厥人搶劫的目的達到了,佗缽可汗正打算帶走千金公主的時候,他病死了。新上任的沙缽略可汗為了能夠站穩腳跟,壓制國中的反對派,馬上轉變對北周的態度,拉攏北周,主動派人來提親,以便專注處理自己國中的事務。

所以,這和親政策,也不是百分百靈驗,也要看雙方當時的形勢,像這時候,北周打不過突厥,但是突厥新換了領導人,內部不穩,需要拉攏北周作為外援,於是雙方結成姻親,互取所需,和親就水到渠成了。

於是,千金公主嫁到了突厥,成為了沙缽略可汗的女人。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影視劇中的千金公主形象


風雲突變

這個千金公主真是點背的一個女人,從宇文贇選中她去和親開始,她就一直走背運。

她有多不幸?

她的家沒了,她的國也沒了。

怎麼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

北周宣帝宇文贇沉迷酒色,過度透支身體,在千金公主和親的第二年,就早早地去地下向他英明的老爹做檢討去了。

宇文贇的兒子宇文闡尚且年幼,繼位後由隨國公楊堅作為輔政大臣來輔佐朝政。但是楊堅是個有野心的人,從輔政那天開始,便一步步將權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

千金公主的父親宇文護,作為皇室的貴胄,曾設計請楊堅到家中用餐,本計劃在席間除去楊堅,結果沒能成功,反而找來了楊堅的記恨。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然後展開了對北周宇文氏的趕盡殺絕,千金公主的父親宇文護自然也沒能躲過,宇文護一家被誅九族,全族除了在塞外的千金公主,都被楊堅殺掉了。

收到消息的千金公主,悲痛欲絕,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才下嫁突厥沒幾年,她的家人就沒了,連她的國家也沒了。她成了一個沒有孃家,甚至沒有故國的女人。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影視劇中的隋文帝楊堅形象


大隋與突厥爆發戰爭

對於造成自己國破家亡的隋文帝楊堅,千金公主自然是滿懷仇恨,殺之而後快。

於是,千金公主開始向自己的丈夫沙缽略可汗吹起了枕邊風,不斷鼓動沙缽略可汗去攻打隋朝。

這裡我們要拉開去講一下突厥這個民族。

突厥對中原的威脅,早在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魏的時候,就存在了。後來東西兩魏又變成了北周和北齊,兩國之間經常交戰,又都去拉攏突厥站在自己一邊,去助攻另一邊。但是突厥人生性狡猾,每次都是出人不出力,藉助攻的機會,在中原大肆劫掠。就這樣,突厥總是不戰而勝,通過不斷地索賄受賄,變得日益強大起來。

前文提到的那個佗缽可汗曾經說過"南方有兩個兒子孝順我,可保我衣食無憂了"這樣的話,充分說明了當時突厥人與中原北方兩國的關係,

而突厥的強大,其實就是北周和北齊共同給餵養壯大的。

但是到了隋文帝楊堅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

楊堅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不願意繼續對突厥人奴顏婢膝,在他的統治下,隋開始對突厥人進行疏遠,突厥人從隋朝再也得不到任何的好處了。

楊堅曾經對大臣們說,我用本來要進貢給突厥人的錢財,分發給我的將士們,用我的將士們去抵抗那些貪得無厭的突厥人。

而突厥作為一個遊牧民族,本身生活資料就比較匱乏,每每到了缺衣少食的時候,就一個辦法,那就是去中原搶掠,所以突厥對中原的城池倒是沒什麼興趣,每次都是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在中原往來馳騁,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洗劫一空。,

隨著大隋對突厥開始冷遇,沙缽略可汗早已心生不滿,千金公主的枕邊風只不過正好給了他一個冠冕堂皇的出兵理由,其實不管有沒有千金公主,突厥這時候都是要南下了,不然突厥人就會因為缺乏必要物資而爆發內亂,這會直接影響到沙缽略可汗的地位。

沙缽略可汗對隋朝使節撂下狠話:"我本來是北周宇文家的親戚,現在楊堅滅了北周,自己當上皇帝,殺光了我的親戚,如果我袖手旁觀,不是太無能了嗎?"

於是,戰爭爆發,突厥集結40萬大軍南下。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隋的詭計

公元582年,沙缽略可汗正式向隋宣戰,40萬突厥大軍勢如破竹,先後攻下延安、天水等6城,長安震動。

當時大隋的柱國馮昱率軍駐紮乙弗泊,蘭州總管叱列長叉率軍鎮守臨洮,上柱國李崇率軍駐紮幽州。這幾位在與突厥交手時候都打了敗仗。突厥縱兵馳騁,所過之處,人口、牲畜等都被劫掠一空。

關鍵時刻,一個人物浮上臺面,這個人就是長孫晟,一個非常有能力的陰謀家。

為了將這個事情說完整,我們要從突厥南下以前說起。

其實,隋對突厥的侵襲不是完全沒有準備的,反而是很早就開始了暗箱操作,而整個計劃的操盤手,就是長孫晟。

這個長孫晟真是了不得,當年,就是他帶團送千金公主去突厥和親,因為善於搞人際關係,突厥人被他弄的服服帖帖,和親之後硬留著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多。

這一年多里,長孫晟做了兩件事,交朋友和察地貌。

長孫晟在突厥內部廣交朋友,弄清了突厥其實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內部勢力盤根錯節,明爭暗鬥。

長孫晟又借拜訪突厥顯貴的機會,到處遊走,查看突厥各地的風土地貌,這一切,都被長孫晟用心的記了下來。

楊堅稱帝后,已經回到中原的長孫晟,便向楊堅提出了自己分化突厥的妙策,在楊堅面前,長孫晟一邊分析隋朝和突厥兩國的形勢,一邊用手比劃著突厥的山川地理,包括突厥兵力的分佈情況。

當時統治突厥的是沙缽略可汗,另外有一個達頭可汗兵力比沙缽略多,但因為地位低下,而屈服於沙缽略,在這兩個可汗之間,還有一個勢力更小的阿波可汗,迫於沙缽略的威脅,暫時屈服於沙缽略。

長孫晟派出了使節,勸說達頭可汗和阿波可汗暗中聯合,共同對付沙缽略可汗。

而沙缽略可汗有個弟弟叫處羅侯,因為能力較強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因此遭到了沙缽略的猜忌。長孫晟在突厥的時候,就和處羅侯成為了好朋友,長孫晟也向處羅侯派出使節,告訴他大隋希望和他成為朋友,會在必要的時候向他伸出援手。

大隋明裡暗裡的一系列外交行動,讓沙缽略可汗對其他部落產生了猜忌。

長孫晟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活動,達到了遠交近攻,離間強大勢力,聯合弱小力量的目的。

長孫晟對楊堅說:"使突厥國內互相猜忌,上下離心。十多年後,我們再乘機出兵討伐,必定能一舉滅掉突厥。"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以一人之力分化瓦解突厥的長孫晟


當突厥40萬大軍取得了優勢的時候,長孫晟出手了。先是達頭可汗帶頭唱了反調,不支持沙缽略可汗繼續南侵的計劃,帶著自己的人馬返回了。

然後長孫晟又遊說沙缽略可汗的兒子染干,讓他想辦法阻止沙缽略的行動。於是染干謊稱鐵勒各部準備起兵造反,聞言擔心後方大亂的沙缽略可汗便率軍回國了。

於是,隋與突厥之間的這場戰爭便結束,不,其實只是發生在隋朝境內的戰爭結束了,而長孫晟挑起的戰爭仍在繼續。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突厥騎兵


千金公主變成了大義公主

長孫晟的離間計,在突厥軍隊撤回後,開始顯示出了威力。

沙缽略可汗在回國的途中,因為猜忌阿波可汗,便率軍襲擊了阿波可汗的地盤,並殺死了阿波可汗的母親。

阿波可汗回國後,沒有了容身之所,便去投靠達頭可汗,達頭可汗幫他重新收攏起舊部,達十萬之眾,讓阿波可汗率領軍隊向沙缽略可汗發起攻擊,接連擊敗了沙缽略可汗。

此外,沙缽略可汗打敗了與阿波可汗一向交好的貪汗可汗,貪汗可汗於是也去投奔了達頭可汗。而沙缽略可汗的堂弟地欽察,因為不滿沙缽略可汗,就率領部歸降了阿波可汗。

突厥內部戰火四起,沙缽略可汗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沙缽略可汗急需外援來壓陣,於是,千金公主便被搬上了檯面,儘管她痛恨楊堅,但她明白如果沙缽略可汗倒了,她的一切希望也就付諸流水了,所以儘管心中無比憤怒,千金公主仍然給楊堅寫了一封信。

千金公主在信中表明,自己雖是北周公主,卻十分欽佩楊堅的聖明,請求做大隋皇帝之女。

楊堅很快做出了回應,賜千金公主楊姓,收作養女,為嘉獎她深明大義,改封"千金公主"為"大義公主"。

因為這時候的隋朝,正準備南下滅掉陳朝,所以願意接受突厥伸出來的橄欖枝。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千金公主是有政治頭腦的人,而不像一般女人那樣,一旦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便不顧一切後果。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隋滅陳後的形勢圖


結局

雖然千金公主變成了大義公主,但是無論是楊堅,還是大義公主,兩個人都沒有真正選擇和平,兩個人都是在等待機會。

機會最終沒有垂青大義公主。

沙缽略可汗在那幾年之後,就死去了。大義公主按照突厥的習俗,嫁給了沙缽略可汗的兒子都藍可汗。

由於內部連續混戰,突厥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各大可汗都爭相派遣使節出使大隋,希望與大隋結盟。但是隋朝一個也沒有答應,隋朝就是要看著突厥陷於內戰無法自拔,一天天衰落下去。

突厥對大隋已經無法構成威脅,於是,大義公主的生死,無論對於隋朝還是突厥來說,都顯得無關緊要了。

楊堅先是藉口大義公主說服了都藍可汗聯合隋境內的叛軍,要進攻大隋,儘管大義公主否認了這個指控,楊堅仍然下詔廢除了大義公主的公主封號。

失去了封號的公主,在突厥的地位一落千丈。

這時候,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也派來了使者,想要與隋朝聯姻,隋的官員告訴使者,只要除掉了大義公主,大隋就會答應突利可汗的結親請求。

這對突利可汗不是難事,他買通了大義公主身邊的人,知道了大義公主與一個小官員安遂迦有私情,而在突厥,通姦是死罪。於是,突利可汗讓人把消息散佈了出去,安遂迦被都藍可汗抓起來,嚴刑拷打下將一切都交待了。

於是都藍可汗衝進大義公主的帳中,一劍刺死了她。

千金公主的私怨背後,是大隋王朝與突厥之間的國家博弈


結語

在歷史上眾多的和親公主中,我認為千金公主是命運最為悲慘的一個。別的公主,雖然不幸遠嫁蠻藩,但背後至少都還有國家在做支撐,既保證她們在國外的地位,也能讓她們存有一絲念想。而千金公主不僅家亡了,而且國也破了,成了真正流浪在外的孤家寡人。

她聰明機智,性格堅毅,還頗有謀略,本該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女子,卻因為命運的安排,成為了一個悲劇的人物,儘管身懷國仇家恨,她卻無力左右局勢。失去了後臺的千金公主,等於失去了一切談判的權力,只是徒然的淪為發起戰爭的工具,而一旦失去了價值,又很快被剝奪了生命。

這個可憐的女人,雖然先後嫁了兩任丈夫,卻連愛情都沒有得到,需要淪落到與小官去私通,並最終以這種不光彩的方式消散於歷史的長河中。

本文的最後,分享一首千金公主所作的詩,從中也許你會體會到她的憤怒和鬱悶,以及她那沉重的人生負擔。

楊堅在討平陳朝,一統天下後,將後主陳叔寶的一面華貴的屏風賜給大義公主,以告訴公主大隋已經一統天下,再想要慫恿突厥滅隋復國,不過是做春秋大夢。

大義公主收到這份禮物後,在屏風上寫下了如下的詩句: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榮華實難守,池臺終自平。

富貴今何在?空事寫丹青。

杯酒恆無樂,絃歌詎有聲。

餘本皇家子,漂流入虜廷。

一朝睹成敗,懷抱忽縱橫。

古來共如此,非我獨中名。

惟有明君曲,偏傷遠嫁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