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小兒子用30年前蟲蛀棺材安葬,兒孫拒絕:豈能如此從簡?

老人去世小兒子用30年前蟲蛀棺材安葬,兒孫拒絕:豈能如此從簡?

01

93歲的爺爺在今年的正月18日去世了。按家鄉習俗,這個年紀離世的老人,兒孫滿堂,會在喪事上辦的風風光光。其實,在農村,年紀上了80歲的老人,那不叫喪事,也不是白喜事,而是以“紅喜事”來操辦了。

高齡老人去世,雖然也要披麻戴孝,但都是身穿紅衣、頭披紅布,逝者的棺材上扎一些紅豔豔的紙花,一隻紙做的仙鶴佇立在紅紙花中央,欲飛欲駐的姿態,令人哀而不傷。

老人去世一般會請來洋鼓洋號載歌載舞,陪老人三天三夜,也有的甚至十天八天近半個月將屍體擺放在家裡,大辦特辦。還請來一組人專門唱孝歌辭別,送老人一程又程,從早晨到黃昏,從黃昏到午夜,從午夜至清晨,直到送老人走過“奈何橋”。老人去世,弄的喜氣洋洋,比婚禮還隆重。

老人去世小兒子用30年前蟲蛀棺材安葬,兒孫拒絕:豈能如此從簡?

02

如今在疫情期間,爺爺的小兒子,我那小叔說,鄰村許多老人去世幾乎都不請客,不請洋鼓洋號組等買辦人員,一切從簡。

我爺爺的喪事當然是如此。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都有防控意識,我們如果請客,至少有40桌的宴席,但在疫情非常時期,只請了16個行殯抬棺的人,其餘都是至親的人,人員壓縮再壓縮,最後也有6桌,包括家人在內。

爺爺生前,他給自己買了一口棺材放在老屋裡,一放就是近30年,棺材狹窄、陳舊、積滿灰塵,也不時尚,早已過時不說,可棺材的底部木板被蟲蛀的千瘡百孔,洞裡爬行的小蟲伸出頭來張望,似乎在訴說歲月的滄桑,如同爺爺臉上爬滿的皺紋溝溝壑壑盡收眼底。

我們商量著給爺爺買一口新棺材,別讓他老人家太寒磣走。

哪知小叔卻說,就用那口蟲蛀的放了30年的舊棺材吧。辦那麼體面幹啥?浪費錢!

小叔的話讓人太無語了,爺爺生前,小叔作為他的小兒子,是最心疼他的了,省吃儉用供他念書(我父親和姑姑們連學校門都沒進過),為他建房子、娶媳婦,常常在農忙季節裡,為不會犁田耙地的小叔做這做那。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用在爺爺身上,這話一點不假。

老人去世小兒子用30年前蟲蛀棺材安葬,兒孫拒絕:豈能如此從簡?

03

小叔呢,鼠肚雞腸,因一點疙瘩事情,雞毛蒜皮的,卻和爺爺斤斤計較,對臥病在床的爺爺不聞不問,沒盡半點孝心。即使是爺爺臨終前,小叔都沒出現在他面前,爺爺白疼了他的小兒子!

爺爺生病期間,都是二叔、姑媽、姑父和孫子及孫媳婦們照顧他,小叔每天東遊西逛的閒著,不要說去給爺爺端茶倒水伺候一天,即使去看望爺爺一眼也是成了 奢望,養育這樣的小兒子,我們都替爺爺心酸。

如今爺爺死了,小叔竟然說就用爺爺生前買的那口放了近30年蟲蛀過的舊棺材安葬!真讓人無語。

爺爺生前勤儉持家,苦了一輩子,死了小兒子連口好棺材也不讓買,也不是讓他出錢買,爺爺有些積蓄存著養老的。我們在疫情期間雖然一切從簡,但也不至於連一口好棺材都不買吧?

爺爺養育小叔這樣的不孝之子,若在天之靈,他會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小兒子一巴掌:白疼了!

老人去世小兒子用30年前蟲蛀棺材安葬,兒孫拒絕:豈能如此從簡?

04

我和二叔、姑媽及姑父堅決不同意小叔這麼做。小叔就在一邊有一搭沒一搭跟我們吵,說我們的不是。我們不理會他,讓他一人在一邊嘟嘟囔囔。我和二叔、姑媽及姑父商量之後,去鎮上的棺材鋪為爺爺選一口像樣的棺材。

爺爺臨死前的那一天早上,我打電話給爺爺的小兒子,告訴我那吊兒郎當的小叔,爺爺兩天吃不下東西,如今奄奄一息了,快回來看望他老人家最後一眼吧!

誰知小叔卻說,老頭子又沒死,是裝的,瞎折騰啥?等他嚥氣了我再回來,我現在在外有事情,沒空回來!

整天遊手好閒的小叔這麼說,令二叔和姑姑們都很氣憤,哪有什麼事?分明是藉口!他也有老的一天,希望屋簷水,點點滴!

作為爺爺的小兒子,卻說出這樣的話來,氣的二叔想將小叔找回來,狠狠地給他兩耳刮子才解心頭之恨,思來想去,二叔忍了,說想到會傷了兄弟感情不說,也讓小叔和自己都沒面子。

老人去世小兒子用30年前蟲蛀棺材安葬,兒孫拒絕:豈能如此從簡?

05

晚上,爺爺去世那一刻,也沒見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在身邊為他送終。最後,還是二叔的兒子再三打電話給小叔,他才醉醺醺的過來。

此刻,二叔已經為爺爺清潔好有餘溫的身子,趁屍體還沒冰涼僵硬,迅速為爺爺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然後將爺爺放在新買的棺材裡。

爺爺生前節衣縮食,捨不得花錢,有些積蓄總是留著,爺爺常說小叔是二流子,吊兒郎當的,老婆離了,育有一個兒子娶妻生子,也沒讓他操半點心,自己做村裡防衛工,每月有工資,卻不懂理財,一日三餐就知道喝酒,喝的東倒西歪之後,就邀人去打牌賭錢,每個月工資發下來,在口袋裡沒揣熱,就“送”給了別人,幾乎月月都是“月光族”,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

爺爺心疼小叔唯一的兒子,說堂弟命苦,父母離異,都不管他了,沒依靠,將來他自己老了,小叔沒錢為他辦喪事,而這“擔子”會落在小叔的兒子身上,我那堂弟一家四口,堂弟媳在家帶兩孩子,只靠他一人在外打工掙錢,生活不堪重負……因此,

爺爺省吃儉用,存錢為孫子著想,將來老了,小兒子沒錢為他辦喪事以免由孫子出。

老人去世小兒子用30年前蟲蛀棺材安葬,兒孫拒絕:豈能如此從簡?

06

爺爺93歲去世,子孫滿堂。今年下半年,侄兒打算結婚,這個大家庭,都快五世同堂了,爺爺沒來得及參加曾孫的婚禮就走了。爺爺的白喜事一切從簡,但簡單得不至於連一口像樣的棺材也捨不得買吧?

倘若,聽從爺爺他老人家小兒子的話,用那口放了30年蟲蛀過的舊棺材,不僅是對爺爺他老人家不敬,也是讓全村人嗤笑、背上兒孫個個不孝的罵名!

爺爺的遺體在家放了三天就下葬了,疫情期間,一切從簡,就連親人為他送葬的那一天,因口罩緊缺沒買到多少,送他老人家上山的親人,也屈指可數。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為爺爺買的那口新棺材,我們花了3680元,這,是爺爺這一生帶走的全部“家當”,也是我們身為晚輩,為去世的爺爺做的最體面的一件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