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空中橋樑”——伊爾-76運輸機在阿富汗(六)

1989年2月6日,就在大部分蘇軍都在從阿富汗撤出之時,卻有一個人乘坐著伊爾-76沿相反的方向飛往喀布爾,他就是阿富汗共和國的新任軍事總顧問加列耶夫大將。他的任務是協助阿軍繼續戰鬥下去。蘇軍雖然撤出了阿富汗,蘇聯領導人卻不想徹底拋棄人民民主黨政府。

建起“空中橋樑”——伊爾-76運輸機在阿富汗(六)

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爾巴喬夫意識到了蘇軍在阿富汗繼續戰鬥下去也不會取得勝利,只能白白犧牲,最終決定撤軍。他希望通過撤軍換取其他國家停止對阿富汗反對派的援助,促進阿富汗問題政治解決。也就是說,阿富汗依然保持一個相對中立的狀態,不會威脅蘇聯的安全。然而,西方國家故意無視這一條,繼續向阿富汗反對派提供大量援助,意圖讓反對派武裝推翻納吉布拉政權,徹底奪取戰爭的勝利。

這樣一來,蘇聯單方面從阿富汗撤軍什麼也沒換來,中亞地區的安全依然受到嚴重威脅。在1989年,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已經愈演愈烈。如果讓激進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在阿富汗掌權,對中亞的衝擊可想而知。所以,蘇聯不能徹底放棄納吉布拉政權。

於是,為了保證納吉布拉繼續在阿富汗執政,蘇聯繼續向阿富汗提供鉅額軍援直到自身解體。而伊爾-76則一直扮演著向阿富汗提供援助的空中橋樑這一角色。1989年2月15日至年底,一共有5280架次的運輸機載運71027噸不同種類的貨物飛抵喀布爾,其中一半以上的貨物的伊爾-76運輸的。這些物資使得阿軍得以守住賈拉拉巴德和霍斯特等省城,在蘇軍撤離後的第一年堅持了下來。

當時,伊爾-76駐紮在烏茲別克斯坦加盟共和國境內的機場上。每個機場配備4-5架伊爾-76運輸機分隊。執行空運任務一般是從塔什干機場、卡爾希機場起飛,飛往喀布爾。執行任務的軍事運輸航空兵部隊都是從烏克蘭抽調的,來自扎波羅熱、梅利托波爾、克里沃羅格等機場。每支部隊只執行一個月的任務,就實施輪換。

建起“空中橋樑”——伊爾-76運輸機在阿富汗(六)

1990年初,輪到駐紮在梅利托波爾的軍事運輸航空兵第25團(隸屬於軍事運輸航空兵第7師)執行空運任務。該團於1月剛剛接受了新的伊爾-76МД運輸機。1月8日上午,第一批5架伊爾-76МД運輸機在瓦列裡.贊莫尼特中校的指揮下從從梅利托波爾飛往卡爾希機場。這時由於日內瓦協定的限制,蘇聯軍用飛機不能出現在阿富汗上空。

因此,在卡爾希機場,這些伊爾-76МД運輸機都經過了特殊的改裝,拆除了軍事設施,飛機也塗上了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的標誌。不過,伊爾-76МД上的電子干擾設備和紅外干擾彈發射裝置並未拆除,以抵禦便攜式防空導彈的威脅。尾炮雖然拆除了,但是尾炮手還是坐在尾炮艙,以觀察飛機後半球的情況。

此時,阿富汗政府軍最重要的作戰力量是戰術導彈兵和炮兵。通過它們,阿軍可以遠程打擊”聖戰者”。火箭炮兵齊射也是阿軍火力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伊爾-76МД運輸的主要是炮彈、戰術導彈,包括“颶風”、“冰雹”、“旋風”火箭彈,各種地雷,迫擊炮彈以及“飛毛腿”導彈和“月亮”導彈。

軍事運輸航空兵 團的機組一般每天凌晨3點起床,完成起飛前的準備工作。在這些準備工作中,檢修並開啟惰性氣體發生器,讓惰性氣體為油箱增壓是極重要的一件,它可以避免油箱被擊中後爆炸,是飛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清楚5:00,伊爾-76МД從卡爾希機場起飛。為防不測,每個機組成員隨身都帶有槍支。飛機在喀布爾卸貨之後返回,一般當天中午能返回卡爾希機場。

建起“空中橋樑”——伊爾-76運輸機在阿富汗(六)

中午時分,運載新的一批彈藥的卡車已經來到了卡爾希機場。機組人員稍事休息就得開始給飛機裝載彈藥,準備明天的飛行。整個機組齊上陣,和地勤人員一起把貨物裝上伊爾-76.隨後,就要填充紅外干擾彈和雷達干擾彈了。伊爾-76МД運輸機裝備的是АПП-50干擾彈發射裝置。АПП-50裝置可以同時填充3種類型的干擾彈。干擾彈可以1~4發齊射,也可以間隔發射。

АПП-50裝置能裝載24枚干擾彈,總重53 - 56.5千克。АПП-50裝置被安放在起落架整流罩內(也有的型號位於機身後部),一共4個,總共可容納96枚干擾彈。為保安全,在阿富汗伊爾-76МД每次起降不管有無防空導彈都放干擾彈,所以機組成員每天都得重新裝滿96枚干擾彈。

此外,高強度地執行任務對伊爾-76的磨損不小,這就需要卡爾希機場的地勤人員對伊爾-76進行維修。首先,要更換磨損的起落架輪胎。如果不及時更換磨損的輪胎,飛機著陸時就有可能爆胎,1990年軍事運輸航空兵的1架伊爾-76МД就出現過這種情況。還要給液壓系統補充液壓油,清潔飛機的空氣過濾器。由於阿富汗揚塵很厲害,空氣過濾器經常塞滿了灰塵,無法使用,地勤人員不得不經常清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