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盗,背后目的让人勃然大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宜布无条件投降后,同盟军于第二年一月授权远东盟军最统帅麦克阿瑟颁布特别通告,宣告成立团际军事法庭。同年五月三日正式开庭,对日本主要战犯进行了两年多的审判,最后将东条英机等七名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1948年12月23日,在东京巢鸭监狱刑场,他们被押上绞架,结束了罪恶的一生,然而,从他们被判刑之日起,在日本,就有少数人为其不平,鸣冤叫屈,企图为他们的罪行翻案,这股暗流一直存在于日本社会之中。七名甲级战犯的骨灰被盗,就是最明显的一例。许多事实的真相正在逐步大白于世人面前。

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盗,背后目的让人勃然大怒

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被处绞刑后,当天拂晓,美军把他们的遗体用卡车运往横滨市久保山火葬场火化。早在一个月前宣布判决时,陆军大将小矶国昭的法庭律师三文字正平等人的密谋活动就已开始。

他们策动东条英机的美籍律师向麦克阿瑟提出把骨灰归还遗族的要求,遭到拒绝。他们又策划偷盗七名甲级战犯的骨灰,三文字等人从检察官中获悉:七名甲级战犯的尸体将在横滨久保山火葬场火化,于是,他们立即对周围的情况进行侦察,发现在火葬场附近有一座名为兴禅寺的寺院,而寺院的住持市川伊雄,过去曾经协助海军开展过精神教育。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战犯时,作曾多次出庭旁听,三文字决定找这个老朋友帮忙。

他根据来自检察官中的情报判断:处刑日期不会在圣诞节之后,也不会在圣诞节当天或前夕,很可能是二十三日这天。于是,三文宇私访兴禅寺,找市川进行商谈。他们把曾经是军人的火葬场场长飞田美善也找来,三人一起进行密谋。飞田听了他们的要求之后,表示愿意协助盗出骨灰。

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盗,背后目的让人勃然大怒

第二天,他们三人聚集在三文字家,进一步研究具体计划,并把一笔“经费”交给了飞田。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之后,12月23日凌晨,三文字和市川悄悄地来到兴禅寺,观察火葬场的动静。

早上7点左右,果然,一辆运送尸体的卡车出现在火葬场。接者,在美军警备森严的情况下进行了火化。飞田等人趁美军不注意的机会,把七名甲级战犯的骨灰偷出来,分别装入了七个小坛子内,立即藏在火葬场的一角,由于他们烧香时被美军发现,结果,把骨灰坛收回,放进了火葬场后院的“供养冢”中。

盗窃骨灰的阴谋失败后,他们并不死心,又想出了第二招,决定利用二十四日圣诞节前夕美军戒备松弛的时机,从供养冢里再次偷出骨灰。当晚十一时许,三文字和市川悄悄潜入火葬场内飞田的宿舍,由飞田带领从供养冢顶部的洞中偷出了骨灰坛,封在一个木箱里,表面贴上三文字在上海战死的外甥三文字正辅的名字,进行了伪装,由市川秘密供奉,伺机外运。后来,又有人协助转移到热海地区的伊豆山上兴亚观音里保存。

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盗,背后目的让人勃然大怒

1958年,在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故乡,爱知县前县议员三浦公山和爱知县幡豆町町长牧野健吉等人的支持下,在幡豆町三根山顶选定了修建墓碑的地址。1959年9月由清漱一郎、三文字正平、营原裕、林逸郎等人联名发出为甲级战犯修建墓碑的倡议。

翌年七月十七日在这里建成了座高约四米的墓碑,被判无期徒刑(后保释出狱)的甲级战犯荒木贞夫亲自为这块墓碑写了“殉国七士墓“五个大字。当地的“国七士奉赞会”印发的小册子说,这块纪念碑是在幡豆町和自卫队的协助下建成的。至此,这七名双手沾满亚洲各国人民鲜血的战犯变成了“殉国”英雄。

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盗,背后目的让人勃然大怒

曾经被关押在巢鸭监狱里的战犯、原大本营海军参谋实松让在他的著书中回忆说,当年,为了处决日本的主要战犯,巢鸭监狱里专门修建了五个绞刑架。东条英机等战犯都是在这里被处绞刑后,一批旧军人为了“安慰被判刑者的英灵”,策划要把这一地区作为日本的“史迹”而保存起来。

1952年11月,前陆军少将福岛久作和津田耕重等人同在押的一些甲级战犯协商之后,提出了一项计划。要求把判处战犯的刑场遗址同监狱分离开来,设成为一个“圣地”,以便日本“国民能够自由进行参拜”,“计划在五个绞刑架遗迹处修建坟墓或石碑”而且要求作为“国家的事业”,由一流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来完成。

这一计划获得了监狱负责人川上悍所长的同意,不久,在原刑场处修建了五个坟墓,还植上了树,当时川上考虑到外部的反应,未敢同意在外墙镶上纪念刑场的文字说明,认为“为时尚早”。但是内部的祭奠活动却早已开始。

1955年4月30日,甲级战犯的遗族首次前往刑场遗址进行参拜。当时在押的甲级战犯贺屋兴宣和前陆军中将佐藤贤了等人也曾和东条,土肥原、松井、板组,木村等甲级战犯的家属一起烧香参拜,祈祷战犯的“冥福”。

1959年2月,一批旧军人向法务大臣提出请愿书,要求在这里扩大合祭被判刑的全部战犯。

1964年6月22日,以贺屋兴宣为会长的日本遗族会等七个同旧军队有关的团体再次向日本政府提出陈情书,要求“保存战犯处刑场遗址,”建碑“记载审判概要”,并“修建一小祠堂记下七月三日正式获得内阁会议的同意。”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七团体于一九七一年二月正式向东京都知事提出了同样内容的陈情书。一九七六年九月三十日,“刑场遗址保存会”向丰岛区议会提出了“关于保存刑场遗址和建立纪念碑的请求”,要求把战犯作为“战争牺牲者”来祭祀。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六日,丰岛区议会建设委员会根据内阁会议的批示,公布了纪念碑的设计和碑文……这一系列的动向起了日本广大群众和部分在野党的强烈反对。掀起了反对修建战犯纪念碑的群众斗争,各界人士举行紧急集会、散发传单,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交涉,坚决反对修建这块美化战犯的纪念碑。

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盗,背后目的让人勃然大怒

尽管如此,丰岛区议会建设委员会依靠多数议员的投票通过了修建纪念碑及碑文的方案,终于在1980年6月17日在公园里建成了这块纪念碑。当地的群众团体向法院起诉,指出它是一块“战争纪念碑”,隐藏着把战犯美化为“战争牺牲者”把侵略战争粉饰为“圣战”的企图。

1982年5月50日,又有一块全面肯定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大东亚战争阵亡者之碑”公然在九州地区间世。这块耗资6600万日元修建的高七点三米、重一百三十吨的巨大石碑,坐落在福冈中央区。碑文这样写道: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遵为万世谋太平之诏书,吞饮万斛泪水迎终战。尔后,孜孜不倦三十六载,致力于祖国之再建,今已成为世界大国。此次大战乃一场为自存自亡不顾日本国之存亡,为解放受虐待之民众、谋求万邦共荣之圣战。虽沉沦于败战悲境,然亚洲民众相续羸得独立与自由之荣光,此乃世界史上未曾有之庄严历史事实。……我们要把对英灵的崇高精神与伟大业绩抱有的无限敬慕和感谢之情,永远传祭下去…。”

几乎同时,在福冈市内竖起了一个高约三米的广田弘毅的铜像,把这个甲级战犯奉为“伟大的先觉者”。

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盗,背后目的让人勃然大怒

总之,他们把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歪曲成日本为“自存自卫”和“解放”亚洲的“圣战”;把“战败”改成了“终战”;把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美化成“民族英雄”完全推翻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

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几十年了,在今日之日本仍然存在着这样一些动向,令人不禁感到“战后的处理”是不彻底的,也就不难了解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一于多名战犯的灵位也作为“昭和殉难者”放进靖神社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