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被65歲的陳道明帥到了。

有人驚奇地說,從八賢王開始,就覺得他沒變過樣子。不僅僅是身材,還有氣質。“我懷疑他74歲也是這個樣子!”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這與我們平時印象中的60幾歲,相去甚遠。畢竟,許多中年人早就與風度翩翩毫不沾邊。

為什麼陳道明可以做到?這讓我想起很久之前的一場酒局。

某文藝大佬們的聚會上,酒過三巡,陳道明自發地彈起鋼琴,女歌唱家也興致勃勃地唱起《絨花》。馮小剛酒酣,像是急於獻寶的家長一樣,向大家介紹《芳華》的女演員苗苗,可以跳一段舞。

周圍的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在起鬨叫好,陳道明卻說:“第一,人家丫頭作為演員,不便跳這個舞。其次,人家穿著高跟鞋呢,不方便。”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就像是公司聚會上,突然被叫起來表演節目、娛樂領導,哪個成年人都會感覺不適。

但是,喝上頭的中年男女們卻絲毫不覺,肆意施壓給年輕人。所以,即使陳道明好言相勸,還是有人不依不饒:“比劃比劃就行。”

以至於陳道明不得不嚴厲制止:“你tm沒看過跳舞啊?”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在油膩中年扎堆的聚會中,這幾句話實屬清流。

比起全場借酒撒潑的人,比起那些以指揮晚輩彰顯自己地位的人,陳道明幾分「不融入」的固執清高,是一種中年男人難得的「自律」。沒錯,這是一種難得的精神自律。畢竟,人一旦酒色沾身,是十分容易改變的。唯有精神自律的人,才能守住底線,保住初心。

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成年人最清楚,人都是一點一點喪失“自我”的,每次退一小步,不知不覺間自己就成了不那麼體面的大人。

而自律是,在遇到事的時候,不退這一小步。

在很多人強調社交、人脈的時候,陳道明則對低質量的社交深惡痛絕。拍完戲,別人都出去喝酒、吹牛,他只有一句“沒事別找我啊”,轉身回家。

反感沒有營養的採訪:“一生當中說的廢話就夠多了,不能再讓觀眾聽到這些化過妝的話。”

不上真人秀,不炒作自己的私生活:“臺上已經是在演了,臺下就免了吧。”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對待家庭,對待妻子的態度上,陳道明也是一股清流。

如今男人的面子,大多建立在聚會時炫耀自己如何有家庭地位。更有甚至,以家庭頂樑柱自居,卻對家裡的大小事從無付出,讓無數女人的婚姻淪為「喪偶式婚姻」。這其中,潛藏的是對妻子和女性的不尊重。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但是,陳道明一直沒有學會大多數人的「壞習慣」。他從不吝惜在公眾場合誇獎妻子,在他眼中妻子有大格局:

第一,她不以學識看人;第二,她不以金錢看人;第三,她不以地位看人;第四,她不以外表看人。

更是無時不刻將妻子的付出掛在嘴邊:別人都說杜憲幸運,他卻一再重申,是自己三生有幸娶到杜憲。

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杜憲看上我,說明我太太一點都不功利。只能說是她的偉大,不是我的光榮。

同樣是歲數漸長,同樣是人間煙火裡翻滾,有人越走越遠,漸漸迷失;有人滾得一身泥濘,卻依舊心中有丘壑,眼中無風霜。

和圓滑、不得罪人的社交主旋律不同,陳道明時常「發怒」。上一個關於中國文化的節目,現場他是評審,同時還有幾個較為年輕的評審。其中一個節目是幾十個來自山西的農村孩子,表演的高臺花鼓。

稷山的高臺花鼓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但是表演完後,幾位青年評委對舞蹈的評價是:傳統文化節目形式沒有變化,沒有創新。

另一位評論員說:孩子們擁有這項技能,能當飯吃嗎?

第三位評論員直指這種傳統舞蹈已經過時:一個個人英雄,才有助於推廣傳統文化。

原本只是一個綜藝節目的現場,大家完全可以插科打諢、隨波逐流評論兩句,但是陳道明發飆了:“有些藝術,就是以整齊劃一為美。你們(青年代表團)可能有很高的知識,但是對於有些傳統文化,你們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面對不認識的事情,他選擇發聲,而不是沉默融入。

不僅僅是一次節目而已。在央視的採訪中他直言。有些電視劇他絕對不會演,比如抗日神劇、偽歷史劇。因為他擔心,看著這些長大的孩子,會混淆真正的歷史。

即使批評的是自己的同行,他也會直言不諱。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而這種坦蕩直言,並非倚老賣老,也不是狂妄自大。事實上,陳道明是一個謙虛的人。

馬伊琍曾經說過和陳道明拍戲的經歷。當時他們在拍《我的前半生》,陳道明客串,戲份並不多。但是不論有沒有戲,他都喜歡站在旁邊看著他們演。

馬伊琍問陳道明為什麼,陳道明回答說:“我們這一輩的演員,一直在用自己那一代的方式演戲,我的表演是帶著那個年代的痕跡的。帶著那個痕跡到現在這個年代演,可能是脫節的,所以我今天抱著一個學習的心態,來看你們正當年的人怎麼演戲。我想要融入,但我不能讓自己的姿勢太難看。”

同樣是變老,同樣是逐漸成為老一輩,陳道明試圖守住體面也守住公眾人物的使命感。他不向歲月低頭的同時,也面對當今社會上的亂象巋然不動。

陳道明的「清高」,是一種自省,更是一種能力。能管好自己,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自我約束;能拒絕別人,則是他擁有拒絕的底氣。

我們常說,很多事情成年人「身不由己」。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因為自己沒有拒絕的權利,因為拒絕帶來的後果自己無法承受。

陳道明可以做到,不是因為無知無畏的勇氣,而是他擁有自己生活的話語權。數十年如一日演好戲,做好演員,所以「德高望重」。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馮小剛曾說:“陳道明是一個清高到只肯在戲裡低頭的男人。”

清高並不是嘴上說說,也不是硬扛到底,而是掌握選擇權後,去選擇做對的事。

其實我們都處於一個怪圈,堅持自己被說成清高,清高帶著幾分貶義;認真被說做矯情;自律被認作過於較真。任何一個人,你去較真都會被社會毒打,不合群是輕的,會說你不懂人情事故,不懂做人。

而不去做隨波逐流的大人,需要堅持、勇氣、和信念。

陳道明也曾被指責“清高”,他的回應是:「我不是故意躲著,我只是做到不想為而不為。」

65歲活成35歲,永遠的陳道明

我不敢說有多少人能夠成為陳道明這樣一生律己的人,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在學著做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不入我心者,不屑以敷衍。”

這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