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也不要恐慌,發熱不等於疑似病例,血常規、肺CT可以排查

自從去年12月來時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知道春節之前武漢的封城開始,人們才認識到疫情的可怕,後來嚴防嚴控逐漸傳播到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普通人的生活被徹底的打亂了,公共場所都在測溫,對於發熱的患者人們甚至談虎色變。今天還看到四川一個地方對於發熱主動就醫的獎勵1000元,對於舉報他人發熱的也有500元的獎勵。

非常時期也不要恐慌,發熱不等於疑似病例,血常規、肺CT可以排查


截止到今天,全國確診人數已經達到42747人,可以說,新型冠狀病毒藉著春運的便利,散播到了祖國各地。日漸增長的感染病例也繃緊了大家的緊張神經,甚至出現了有人因為炒辣椒咳嗽兩聲就被鄰居舉報疑似病例的情況。那麼究竟什麼樣算作疑似病例?是不是發熱就算疑似病例,就需要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其實很多時候是沒有必要的。

非常時期也不要恐慌,發熱不等於疑似病例,血常規、肺CT可以排查

關於疑似病例的標準,國家衛健委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中給出了明確的標準。比如對於疑似病例的要求,要滿足流行病學史中的1條以及滿足臨床表現中的任意2條。

所謂流行病學史,指的是:

  • 與疫區有旅遊史或居住史;
  • 或者與疫區返回的人員有接觸史;
  • 或者與已經確診的人員有過接觸史的。
非常時期也不要恐慌,發熱不等於疑似病例,血常規、肺CT可以排查

雖然第五版方案中的建議是發病前14天內有過接觸史,但終南山院士在最近的論文中曾經提到潛伏期最長的患者有24天之久,所以,超過14天的接觸史也是有必要注意的

至於臨床表現標準,當然包括大家說的發熱或是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但也不僅僅是如此的表現,甚至發熱以及呼吸道症狀,只能算臨床表現中的1條。真正的臨床表現包括:

  • 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
  • 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
  • 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非常時期也不要恐慌,發熱不等於疑似病例,血常規、肺CT可以排查

大家可以看到,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沒有特異性,也就是單獨的發熱咳嗽是不應該考慮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的,至少還要有肺部CT的典型特徵,比如感染早期通常表現為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多分佈在肺外帶,之後可表現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但一般很少出現胸腔積液。

非常時期也不要恐慌,發熱不等於疑似病例,血常規、肺CT可以排查


上面提到疑似病例要滿足流行病學史中的1條和臨床表現中的2條,流行病學史有的時候是未知的,因為你接觸的人,你也不知道是否感染。但相比較而言臨床表現更加有跡可循,但如果只是發熱和咳嗽,沒有血常規白細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減少,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等等一系列特徵性改變,沒有肺部CT的特徵性改變,就不應該懷疑新冠肺炎,當然也就不能算作疑似病例了。這樣的情況,去做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攪亂了我們平靜的生活,但所有的防控手段都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全國人民都不希望看到更大的感染規模。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期間,收到了和我同住一個小區的同學,明天要帶隊出發到湖北省孝感市支援的消息,囑咐了同學幾句,心中很是感慨。這場疫情何曾不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關乎到我們每一個人,作為醫生,我們義無反顧,前仆後繼,只為保人民平安,幫國家渡過難關,做每一個醫生都應該去做的事。

祝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平安歸來!

非常時期也不要恐慌,發熱不等於疑似病例,血常規、肺CT可以排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