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前幾天,陪老表到濮陽辦事,時近中午,老表問:“濮陽有啥好吃的?”

“濮陽啊!壯饃吧!”

“哪家的壯饃正宗?”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

作為一名吃貨,許言君只知道濮陽壯饃是濮陽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但哪家的最正宗,最好吃,因為第一次涉足這個城市,還真沒有研究過。

不過,現在的網絡真的是為大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拿出手機搜索,很快就搜到了一家叫做烽火壯饃的店,針對這家壯饃的味道,後面好評如潮。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開啟導航,很快就將我們指引到了烽火壯饃的門前。這家店的招牌是烽火酒家,售賣壯饃的窗口在酒家的店門口。此時雖然剛剛11點多一點兒,售賣壯饃的窗口前已然排起了長隊。

“就這吧,看這人氣,味道肯定差不了!”

把車停好,老表排在隊伍的末尾,我則拿著手機一邊觀察一邊拍照。嘿,這家壯饃店的門上貼這一個提示牌,標註著除了豬肉餡的壯饃不需要預定,其餘羊肉餡和牛肉餡以及素餡的均需提前預定,看來這家的壯饃味道真的很特別。

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裡面有4口平底鍋在循環不斷地煎制著壯饃,多個製作壯饃的工人不停地忙碌著。售賣窗口前,一身著繡有烽火標誌的美女在不停地切饃、稱重、包裝、收錢……一系列動作乾脆利索,一個個食客手提飄香的壯饃離去,隊伍剛剛縮短,後面又有人不怕炎熱地續上。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推開玻璃門走進烽火酒家店內,呵,酒家與壯饃的製作廚房連著呢!

“我們在這裡吃飯,壯饃還需要排隊嗎?”

“在此就餐,可以店內點壯饃的!”

聞聽此言,心中大喜。連忙將老表叫進店內,點了兩個小菜,二斤壯饃,一碗蛋湯。坐在店內邊喝水乘涼,邊期待飄香的美食。

很快,服務員從將我們點的飯菜一一端上餐桌,最後才將色澤焦黃、飄著清香的壯饃端了過來。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迫不及待地品嚐一口冒著熱氣的壯饃,面皮焦黃吃起來焦香,裡面的餡有肉有蛋有粉皮有洋蔥等多種餡料,混合著多種香料的香味,那種香有點難以形容。

從櫥窗裡可以看出,一個完整的壯饃形如圓月,直徑約30公分左右,皮分4層,麵皮肉餡、餡以鮮羊肉為主,以蔥、姜、菜蔬、香油等多種祖傳佐料攪拌而成。皮為小麥精粉,經過面板面、餡包裝成形後,放在特製工具平底煎盤(鐵製)中進行烤制加工,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經幾次翻動即成。熟後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食之鮮而不羶,香而不膩。

自古美食和傳說不分家,有美食必然有傳說。

相傳,明洪武年間,開州之地有一位父母雙亡,家道中落的書生寄宿在岳丈家中,備受岳丈嫌棄,其妻卻對書生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恰逢皇帝恩科,書生欲進京趕考,與岳丈商量。岳丈吝嗇,只許與死麵烙餅帶於身側作為路上充飢之用。妻子不忍,偷偷於餅內摻入肉餡,外皮於尋常烙餅無異。

後書生得中狀元,御街誇官之時,朱元璋詢問其有何願望。狀元說:“願再嘗拙荊所做之烙餅足矣。”朱元璋好奇身為狀元,什麼山珍海味吃不到,為何單喜歡這粗糧烙餅?問之,狀元答:“此間滋味陛下一嘗便知。”於是朱元璋下旨快馬加鞭將狀元夫人接入京城,擇日獻上此餅。

狀元的巧夫人得知皇帝要吃她做的餅,怕做不好皇帝怪罪,則改良用小麥面,酵母半發麵包裹肉餡,肉餡輔以大蔥、粉皮去膩,包好後用鏊子煎炸至外表焦黃、內裡爽滑脆彈。朱元璋食後龍顏大悅,問夫人此為何名,夫人膽小:“尚未取名,是油炸的饃(地區叫法)”朱元璋說:“既尚未取名,又是狀元舉薦的美食,就叫狀元饃吧!”

自此,狀元饃流傳開來。但人們覺得對狀元饃聽著拗口就叫狀饃,後因平民不識字,就演變成了強壯的壯。取其吃了可以強身健體等功效謂之“壯饃”。

還有一傳說,說壯饃始於隋末。之所以叫壯饃,一是因其用途。古代濮陽多戰事,壯饃原是為戰士上陣殺敵壯行之食物,故名“壯饃”。二是因其形狀。一般壯饃的直徑都在50公分左右,厚度5至7公分不等,每個壯饃重達10斤以上,是乾糧中的“巨無霸”,烤制食品中的“大將軍”。

烽火壯饃起源於濮陽縣城,這家烽火壯饃的招牌上打著“百年老店”的字樣,聽店主人說,這家店比濮陽市建市的歷史都長。他們家的壯饃是祖傳的,不僅大餡的配方保密,就連製作工藝和流程都十分保密。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其實在濮陽的大街小巷有很多製作壯饃的門店,唯獨濮陽縣的烽火壯饃銷量旺盛,客人絡繹不絕。

製作壯饃的師傅說,烽火壯饃與其他壯饃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選料和製作流程。他們的壯饃選用精緻的麵粉和後腿肉、純正的綠豆粉皮、配上香料、香蔥等輔料,最後加入雞蛋,就過不同火候的煎制就做成了這種與眾不同的烽火壯饃。

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顓頊遺都之譽。而在濮陽西水坡又發掘出三組蚌殼龍、虎圖墓葬。蚌殼龍被考古界公認為“中華第一龍”,濮陽因此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命名為“中華龍鄉”。

美食也是城市的文化符號,它見證了城市的滄桑鉅變,也養育了城市的千萬兒女。

而今,美食的味道就像人們旅行的腳步一樣,穿越黃河,走向了全國各地。

在許昌,除了集納全省各地小吃為一隅的建業大食堂外,在許昌市區曹魏古城老街內也可以品嚐到外焦裡嫩的濮陽壯饃。

美女在濮陽賣壯饃,食客不怕酷暑排隊,是買壯饃還是?

這家店裡的牌匾,你認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