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陝西是探秘古道的好地方,境內隱藏著許多千年古道——開闢於秦始皇時期的秦直道,溝通陝甘的關隴古道,秦巴大山裡的秦楚古道、秦蜀棧道等,每條古道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但要說人氣最高,非這條古道莫屬了——

韓城的司馬古道。

因為這條路就在司馬遷祠的坡下,現在已經成為景區的一部分,拜謁太史公司馬遷的必經之道,所以,每年都有數千萬人從這條千年古道上走過,堪稱陝西目前人流承載量最高的千年古道了。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根據韓城的地方誌記載,司馬古道始建於春秋時期,約公元前376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因為地處溝通芝川河谷和韓原的坡上,所以又叫“韓奕坡”。西晉年間,韓奕坡旁邊的土崖上修建了大名鼎鼎的司馬遷墓祠,於是這條路的名字漸漸變成了“司馬坡”“司馬古道”。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左邊司馬坡,右邊是去司馬遷祠的路

所以說,司馬遷墓祠雖然歷史悠久,但這條路的資歷比司馬遷墓祠還要老好幾百年呢!

司馬古道曾是韓城最重要的、最長也最寬的官方驛道的一部分,翻過司馬坡,可與韓原古道相接,自古以來就是韓城南下關中平原、通達合陽、前往京城長安的必經大道。

韓城一些舊史書曾記載,在過去交通憑藉驛傳的年代,從韓城縣城至合陽一路共設有4處驛站,“總鋪在縣治前,南十里陳村鎮,十里芝川鋪,十里馬林莊鋪,又南十里至合陽大棗鋪。”其中的芝川鋪就在司馬坡下。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司馬坡下的芝川

不止如此,從韓城縣城到合陽的這條路還是一條可以通馬車的大道。可以想象,當年的司馬坡上馬車、驢子、行人川流不息,是何等熱鬧的景象,而今依然熱鬧,只是往來於這裡的已經從行人變成了遊客,每年無數遊客踏過這條古道,登上司馬遷祠。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這條坡道據稱原長3裡,寬約3米,現在只剩下300來米,道路經過拓寬,兩行柏樹廕庇著古道,格外古香古色。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路上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巨大的鋪路石了。和很多地方用麻條石或青石板鋪路不一樣,司馬坡是用大塊大塊的巨石直接築路,這些巨石原本是四正四方的,寬度一致,約三十公分,長度各有不同,長的可達一米左右,短的也在三十來公分,大小巨石緊密拼接,一排一排向前延伸,形成了這條粗獷又敦實的古道。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這些石塊鋪築於北宋年間,石塊鋪筑後,原本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司馬坡變成了一條“晴天不揚塵、下雨不溼腳”的大道。

到今天,這些巨石已經歷了近千年風雨洗禮和人踏馬踩車軋,原本稜角分明的石塊邊邊角角都被磨成了圓弧形,緊密的石料被磨蝕掉了表層,露出裡面粗糙的顆粒和一圈圈的紋理,像被潮水千百遍沖刷過一樣。

陝西“最接地氣”古道:鋪路石一塊重百斤,每年走過的人數不清

石頭與石頭之間出現深深的縫隙,可見這些巨石不止很大塊,還很厚,更讓人感受到這條古道沉甸甸的分量,當年韓城的地方官吏不知組織了多少人力、資金,花費了多長時間才建成了這樣一條千年大道。

“韓奕坡前柏森森,河山長吊司馬魂”,你去過韓城司馬遷祠嗎?對走過的這條古道還有印象嗎?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情,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