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祕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呂布這個人兩個詞就可以概括,一為小人,二為勇武

。大家知道呂布能打,可沒想到的是呂布的為人卻是不義不中,呂布一生的經歷有很多,讓我們先看看把。

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秘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一、呂布其人

先說呂布這個人的小人之處,他多次易主之事已經是家喻戶曉了,在那個群雄格局的時代諸侯兵器,忠臣奸臣也是出了一大把,關於主臣關係的故事有很多,忠臣盡忠、奸臣背叛、賢主得才、昏君害賢,呂布易主之事算是其中不叫著名的。呂布先在丁原的麾下效力,拜為乾爸爸,兩人有父子之情,然而在人的唆使之下殺了丁原,後來又投靠了董卓再拜為乾爸爸,結果還是在他人的唆使之下殺了董卓。

多次易主,是為不忠,屢次易父,是為不限,更何況那人人的乾爸爸都是死於呂布之手呢,儘管不是親生父子,但是在非常注重情與義的古代,如此做法可謂真小人也。在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張遼,張遼曾在呂布麾下效力卻與呂布形成對比,他也是數次易主可為什麼沒人將他當作忠臣良將呢,這便是忠臣與奸臣的區別,同樣為擇主而事,

但忠臣不為利所動,凡得遇明主雖死猶事之,而小人則反之

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秘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再說呂布之勇武,呂布雖然不一定是大家口口相傳的三國第一將,但是他能勇武過人、能征慣戰確實是個不爭的事實。當年呂布在幷州就是因為弓馬嫻熟才在州里任職的,人稱“飛將”,先後曾在兗州、徐州等地進行征戰,也曾在濮陽險些生擒了曹操,儘管呂布最後還是敗了,但是這些經歷足以說明這個人有些武藝的。

二、下邳城審判的由來

當年呂布在司徒王允的說服下反叛董卓,將起殺死,當了朝廷的執政官,可以說這是呂布的第一個巔峰,本來如果按此發展下去身在長安的呂布和遠在兗州的曹操永遠不會發生交集,但是在長安巔峰了一個多月的呂布被董卓的舊部趕出了長安,無奈之下呂布去東邊尋找安身之處。

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秘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那時的兗州八十縣,只有範縣、鄄城縣和東阿縣支持曹操,其餘各縣反對聲音很大,大家覺得一個老宦官的孫子怎麼能掌州郡之事呢,曹操對反對者的鎮壓直接導致反對者在曹操東進徐州之際推舉呂布為領導者。後來呂布卻被曹操打敗了,他又往東去了徐州,呂布到徐州的時候陶謙把徐州交給了劉備,呂布反客為主奪得徐州。這時,本應該在曹操西面的呂布到了曹操的東面,與北面的袁紹、南邊的袁術、西邊的張繡把曹操不大的勢力範圍擠在中間,四面虎狼環伺,曹操的形勢危急。曹操先以朝廷的名義給呂布封了官,先把他餵飽了,這樣征討張繡之時他便不能從背後下手,打垮了張繡再揮師東進。

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秘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敗張繡以後曹操東進徐州,攻打彭城,很順利地將其拿下,本來陳宮建議呂布從下邳出兵合圍曹操的,但是他過於自信,致使曹操擊破彭城兵至下邳城下,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曹操水淹下邳城,呂布麾下軍心不穩出現內訌,內憂外患之際呂布投降了。

三、呂布一言既出或影響歷史

白門樓呂布殞命的情節大家記憶猶新,《三國演義》中有比較完整的還原,呂布投降曹操說是要為曹操統領騎兵征戰天下,到那時大事可成,曹操愛才之心按耐不住,要給呂布鬆綁,劉備一句提醒:你忘了丁建陽和董太師之事了嗎?曹操的多疑之心一下子蓋過了愛才之心,決意殺死呂布。

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秘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後漢書.呂布傳》:“〔曹操〕乃命緩布縛。劉備曰:‘不可!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操頷之。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

這句大耳兒最叵信成為很多人討論的焦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罵劉備是最沒信用的人,有一種觀點說這句話如果曹操信了殺了劉備,那麼就沒有三國鼎立了。個人覺得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是稍微有些誇大了,過度關注了這句話。

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秘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四、三國鼎立局面並無呂布有關

首先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絕不是劉備一人之力所為,得有時勢為背景吧,得有那些個文臣武將的輔佐吧,得有數不清的將士征戰吧,得有萬千百姓的扶助吧,認為一句話一個人就改變歷史那是唯心史論,一個人的作用只是影響歷史。其二,這個不涉及到曹操信與不信的問題,這只是呂布對劉備那句話不滿所出的謾罵,而不是向曹操陳述一個觀點,曹操只是當作一句罵街的話來聽,劉備說那句話也只是報呂布當年奪城之恨。畢竟當時劉備沒向呂布承諾什麼,曹操也不會往可信不可信那方面想,而劉備的這句提醒曹操突然改變主意,那是因為曹操覺得這句話非常對,對自己非常有利。

呂布看得明明白白,臨死吐出一個秘密,曹操不信導致三國鼎立


不過,呂布的那句罵街如果也讓曹操疑心大發,可能真的影響三國曆史,只不過可能性很小,不過這呂布的故事卻流傳到了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