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的老成都:牛市口


作者 :徐海濤
牛市口位於成都的東門外,(五,六十年代的成都無縫鋼管廠的信封上都印上:地址成都外東牛市口)。不曉得是牛市口因為有成都無縫鋼管廠更有名氣,還是因為,成都無縫鋼管廠在牛市口才有名氣的。換句話說 ,不曉得牛市口和成都無縫鋼管廠哪個更牛!


- 牛市口原來是成都到重慶的成渝公路上一個重要的一站。三,四十年代年成都到重慶的汽車始發站就是在牛市口。當時牛市口是與鹽市口齊名的交通中心,經濟中心。成都始發的汽車從牛市口出發,直接開到沙河鋪,然後龍泉驛,然後去重慶。從這點來說,牛市口牛。因為當時還沒有成都無縫鋼管廠!
五十年代,人民當家做主了,決定修建成都無縫鋼管廠,居然可以把成渝公路攔腰宰斷,在沙河鋪的東面另外修一條路通往九眼橋,把成渝公路的起點改成九眼橋。那條新修的公路因為通車的時候剛剛好是成都賽龍舟的時候,所以那條路就叫龍舟路。這個時候,應該是成都無縫鋼管廠牛!
我眼中的牛市口是70年代時候的牛市口。一個大轉盤,一個丁字路口往北是牛龍公路的起點,牛市口到龍潭寺的公路。往東是去鋼管廠的廠區一號門的大路,牛龍公路的對面是中國人民銀行的牛市口分理處,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是要對普通老百姓辦普通儲蓄業務的。中國當時有三個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對城市居民辦理城市裡面的業務的就是後來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是辦理小鎮上的和農民的業務的;建設銀行基本上不直接對老百姓,只辦對公業務。牛市口這個銀行的房子是老房子,比較講究,比較精緻。銀行旁邊往東方向,有一個理髮店,然後有幹雜店,肉架子,館子。理髮店的街對面是糖果店,糖果店往東走幾步有一個小巷子,好像是叫水巷子,巷子口子上就有一個水井,就在巷子的路中間,所以巷子裡的石板路經常都是交溼的。再往東走,南面有一個比較大的口子拐進去,有好幾家工廠:成都電池廠,成都空壓機廠,……

再往東走,靠南面還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沙河鋪,就是包到鋼管廠邊邊上轉到沙河鋪的小路,沿途除了農田菜地,農舍。還有成都罐頭廠,造紙廠,還有農機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過了這條小路,才是鋼管廠的廠區一號門。一號外面靠北邊有一個樓房,好像是叫《行(讀航的音)管》。我不曉得是為啥叫這個名字。
銀行的西邊,有一個老的院子,不曉得是哪個大戶人家的院子,裡面有好多的房子,都是平房 院子套院子,天井接天井。雕樑畫柱,庭院深深。人民當家做主以後這個院子被沒收了,改成了鋼管廠的老醫院。後來鋼管廠才在二福利區建了有五層樓房的住院部和兩層樓房的門診部的新的大醫院。老醫院的西邊還有一個牛市口派出所。
牛市口有好多家館子,麵店,因為我們一福利區有兩個食堂,一食堂和三食堂,所以我們基本上沒有到牛市口的館子吃飯。牛市口還有一個照相館,我們去拍過照片的。

走過的老成都:牛市口

走過的老成都:牛市口

牛市口交通方便,有兩路公交車從牛市口始發,一是3路電車,從牛市口到鹽市口,到牛王廟是4分錢,到紅星路是6分,到鹽市口8分錢。就是牛市口往西方向,經過大田坎,一心橋,芷泉街,東大街,可以用城區月票;還有一路是20路汽車,牛市口到龍潭寺,城區月票無效,坐攏龍潭寺是兩角。就是沿牛龍公路走的,要經過420廠,萬年場,跳蹬河,地質學院。路不太寬,路兩邊是高高的桉樹,從牛市口出來西邊是第一福利區,東邊是農田,菜地。農田走完是去鋼管廠二號門的大路,再往北是雙橋子,然後是420廠……
30年河東,30年河西。當年的牛市口以青磚,青瓦的平房為主,也有一點兩層樓房。吃的井水,自來水需要自己去水柱買水挑回家去。而一福利區裡面的房子有廚房衛生間自來水還有天然氣,以三,四層樓的紅磚紅瓦樓房為主。還有燈光球場,俱樂部,(放電影,演節目,開大會),圖書館,有洗澡堂,開水房,小學校,幼兒園,食堂……可以說是傲立牛市口。但是現在,廠沒有了,當時引以為豪的四根大煙囪垮了。第一福利區在牛市口周圍的高樓大廈的包圍下,顯得那麼衰老,那麼無奈。昔日的輝煌只能留在自己的記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