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相信看完《陳情令》的人,都有點意難平。

這個大結局被改編得過於開放,明明知道是為了過審,可心裡還是放不下。總想著像別的影視劇一樣,給它來個大圓滿。

特別是在前段時間,《陳情令》特別版在泰國播出時,裡面替換了很多國內沒有的畫面,其中直白的忘羨結局,在網上得到一致好評。

相比之下,很多人覺得國內開放式的結局,不管事後觀眾怎麼剪輯,大家在看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淡淡憂傷的感覺。畢竟首播的時候,我們已經先入為主了,因此很多網友吐槽鵝廠寵妾滅妻。

但經我多次重溫發現,鵝廠對我們華妃還是非常偏愛的。因為它把書裡的結局分成了三部分,並且都給我們播放出來了。

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結局一:騎驢問名

騎驢這個是原著正文的結局,忘羨倆人在解決金光瑤事件之後,雲遊四方之後覺得太無聊,因此決定回雲深不知處去看看,而這個場景正是回去的路上。

在劇中騎驢這個場景出現在43集,並且設定的非常討巧。

首先,劇中場景是發生在遇到綿綿之前,這個名場面和其他的不一樣,這是正文最後的結局。編劇不可能不知道,還原也不可能只還原一半。所以我才肯定,導演他就是把原著正文結局拍了出來,只是沒有那麼高調,原因是什麼想必大家都知道。

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其次,拍攝方法是從近景慢慢拉遠至模糊,這是很多大結局才有的拍攝方法。其中還有在魏無羨吹忘羨的時候,鏡頭給了牽繩幾秒鐘特寫。想想如果導演不是看過結局,為何會知道牽繩的梗,為什麼還在這個點給特寫,這年頭有如此用心的劇組,真是挺難得的。

最後,呼應開頭父母的故事,十六年前雲深不知處聽學時,魏無羨曾經對藍湛說過自己父母小時候,騎驢遊歷的故事。

而這裡剛好就是,魏無羨坐在驢子上吹笛,藍湛在下面牽著走,兩個人一靜一動的相伴相隨,這不正是魏無羨記憶中父母的相處模式麼。

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劇中結尾的順序是,魏無羨和和思追相認,隨後和藍湛回到雲深不知處,之後在山頂分別,最後開放式結局。

這是編劇為了電視劇審核原創的劇情,但其實經過我多次重溫發現,這個順序是顛倒的。按照編劇原來的設定,忘羨兩個人就是分離收尾。

魏無羨和思追相認以後,藍湛因為藍曦臣大受打擊需要閉關休養,家中無人主事,必須要回到雲深不知處去主持大局。此時的藍湛即便是對魏無羨百般不捨,但也不得不暫時擱置私人情感,去承擔起他身為藍氏子弟的責任。

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而作為藍湛最知心的魏無羨,雖然剛開始知道藍湛選擇的時候,有過片刻的詫異和失落。但最終還是支持他的選擇,獨自一人去雲遊。

關於劇情為什麼這樣設定,除去審核問題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忘羨兩個人那層窗戶紙沒有捅破,因此魏無羨要是在和藍湛相伴一起,會有一種妾身未明的感覺。

剛開始有查案的由頭,可以和藍湛在一起。但現在所有的事情都真相大白,這意味著兩個人之間的外在聯繫也到頭了。剩下的就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情,不是在一起就是各自安好。

顯然結局是各自安好,要知道當時的情形並不適合談情說愛。藍曦臣因為金光瑤的事情,閉關不出,藍啟仁年紀大也不會再管家中事務,而一眾仙門世家也需要有人主持大局,這時於公於私都需要藍湛出來掌握全局。

而魏無羨雖然洗脫了罪名,但他脫離雲夢江氏開山創派是事實,並且又遠離世俗十六年之久,身份仍舊處於尷尬階段,為今之計能做的也就是低調雲遊遠離是非。

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結局三:皆大歡喜

這個最後的皆大歡喜,就是雲深不知處的結局,這也是大家公認的結局。

文章上段我提到剪輯順序是顛倒的,在這裡的正確順序應該是,魏無羨在和藍湛分別後,出門雲遊一段時間以後,最終還是意識到了自己對藍湛的思念,情難自禁的在山頂吹笛等待藍湛。

而藍湛最終也如他所願,在處理好所有事情,第一時間來到他的身後。用他特有的聲調喊著魏無羨的名字,而魏無羨也用自己最期盼的笑容回首望向身後人。

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忘羨一詞,自此圓滿。

總的來說三個結局,我最喜歡第三個,情感流露由深到淺,真的讓人感覺到一段美好愛情的不容易感。

《陳情令》作為耽改劇,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太直接的給到大家想要的畫面,所以只能採用這種迂迴的手法來呈現。

雖然在視覺上有點遺憾,但情感上的飽滿卻是十分的完美。

看完《陳情令》意難平?魏無羨藍湛這三種結局,你喜歡哪一個?

導演組把東方那種獨有的含蓄感,發揮到極致。劇中忘羨兩個人,沒有一句直白的話,但你看他們的眼神流轉,就知道他們一定很相愛。

琴心相挑兩相知,眉眼流轉情意綿。這樣的詩詞,也就只有忘羨才能匹配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